摘要:2015年那波大古灾中,爆掉的主要是配姿,那是动辄十倍杠杆,与我们常说的融资融券有本质区别。
炒股爆仓,比买房爆仓要难得多。
近十年里,我见过真正炒股爆仓的,寥寥无几。
2015年那波大古灾中,爆掉的主要是配姿,那是动辄十倍杠杆,与我们常说的融资融券有本质区别。
2018年的小古灾,最后有些券商确实给出了质押盘的预警,但那个属于券商的另一种“信用业务”,股权质押融资,是大股东拿着自己持有的股票,找券商质押借钱,大量的钱被投入了生产经营和其他生意,与我们说的融资融券关系也不大。
[衰]
其实用大脚趾头想想都能理解。
目前两融余额不过区区2.3万亿,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只有2%。去掉机构借的钱,散户借的估计在1.5万亿以下。
作为对比,我国居民总负债98万亿,其中真正的消费贷少得可怜,大头都投入了房贷。
98万亿对2.3万亿,谁的绝对风险更大?
胆小的人借钱炒股,每100万自有资金,只敢借20万到30万。
胆子大的,即使满仓满融,也最多借60万到70万,大多数人总仓位(总资产除以净资产)在130%以下,特别高的也在160%以下。
但炒房借钱,按30%的首付比例算,自有资金100万,敢向银行借230万,总仓位高达330%!(330万的房价除以100万自由资金)
按20%的首付比例算,敢借400万,相当于总仓位500%!
330%到500%的总仓位,对比我们130%到160%的总仓位,谁的相对风险更大?
结果一目了然。
[尬笑]
但大多数人,对我们这种借得又少,风险又可控的股市融资客是追着骂,对那些借钱买房的人,却极尽宽容。
是的,我基本没见过骂加杠杆炒房的。
除了这位庄志明律师在微博的图,有一点儿传播度,有一点影响力以外:
他的观点更尖锐,言辞更犀利,估计后台没少被喷。
我没他这么偏激,我的态度要温和许多。
我认为高位接盘房子的朋友,也是事实上的受害者,对受害者要施以基本的同情和人道主义关怀,即使我非常不认同他们加大杠杆去炒房的做法。
而且我极度反对普通人,给自己打上“刚需”的标签,一个破标签,值得你用几十万、上百万、几百万,甚至一辈子的代价去维护吗?
房子从200,涨到300,你骗自己是刚需,那房子从300跌到150,还骗自己是刚需,那不自欺欺人吗?还刚得起来吗?
这两年房子价格塌了,好多人才逐渐清醒过来,才逐渐理解了房子的“消费品”本质,这压根儿算不上什么“投资品”。
[衰]
比股票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
随便买个基本面一般的股,比如中石油,也比99%的房子要强得多的多的多。
买中石油亏钱的人,本质是因为买的价格过高,和人家公司本身没什么关系,公司还是赚钱的。
我看了一下,中石油近十年的平均ROE是5.5%,这在全部A股股票里属于是比较差的存在,属于是那种选股水平很差的人,才会选到的股,但即使是这样股,只要买在1倍PB以下,也是很难亏钱的。
很简单啊,我们买股票,至少要追求8%以上的年化投资回报率吧?
那1倍PB的中石油,事实上就是不值得买的,以1倍PB长期持有,未来十年,拿到的估计依然是5%左右的年化收益。
2020年到2023年,中石油都出现过0.7倍PB以下的价格,在这些价格买入的朋友,都赚钱了。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算术题。
那即使这么差的股(我认为的差,实际也还好),比房子强得也不是一点半点。
从现在算起,20年以后,中石油还能继续采油、炼油、卖油,油不做燃料了,还能炼烯烃,做化工原料,属于是永续经营,一年再用净资产赚个5%问题不大。
但20年以后,现在的房子,不是变成老破小,就是变成老破大,人见人嫌。
[衰]
没有可比性。
这个社会上的很多现象,都非常反常识。
真相可能是,以上我说的这些,我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在大多数普通人眼里根本就看不见,属于认知盲区。
今天和一位好友聊天,他自有本金1000,借了300,也是高度认同股市的投资价值,同时他否定楼市的价值。
但是他的“真知灼见”,在生活中也是屡屡不受待见,被亲友排斥。
我和他的经历类似,即使在2017年楼市烈火烹油的时候,也是极力反对加杠杆炒楼。
跟随大众思潮去炒泡沫,大部分时候都非常危险!且危害程度远远比普通人想象得更大。
[吐血]
2019年以后高位接盘的朋友,如果按20%的首付比例算,房价20%的跌幅就事实上爆仓了,按30%的首付比例,30%的跌幅也是爆仓。
大家可以自己算算,你周边的房价(实际成交价),距离高点跌了多少?部分冷门区域,50%的跌幅已不在少数。
融资炒股的爆仓了,最多折损本金,因为券商的平仓线保护,还能给你剩点儿。
但炒房爆仓,都是“隐性爆仓”,没人兜底,没人警示风险,没人来做“强平”操作,真正是“雨天驼稻草”,越驼越重,压力越来越大。
最近几年中产消费崩塌,有很大原因就是来自房贷的压力,这边儿负债端是刚性的,不还不行,资产端又在持续的折旧、贬值、亏损,最后资不抵债。
一根筋,两头儿堵。
[衰]
所以我非常不能理解那些,每次在讨论股市杠杆时候,跑出来骂我的人。
好像一提杠杆,就自然有人跟着使用杠杆,然后就会导致爆仓、破产,一整个无缝衔接。
事实上这么鲁莽行事的人,早就在社会上被收割了一万遍了,根本轮不到他跑到股市上被收割。
我在股市里看到的融资客,确实有一些是真赌徒,但这个属于绝对少数。
大部分都是家境殷实,场外有产业,有不错的现金流,有远超普通人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
他们更认同股市本身的价值,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很重要。
人群中能理解房子这个实物的很多,老幼妇孺都懂,因为看得见摸得着,只需要“具象思维”。
但要理解股票,把股票这个概念讲明白的,屈指可数,需要强大的“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远比具象思维高级。
股票本来就是少数人发明的概念,是商业社会的共识,而大部分普通人,是“游离于”商业社会之外的,没做过生意,没开过公司,没拥有过股票。
能认同股票这个抽象的概念,能认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是少数中的少数。
相关原创:
来源:夏至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