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八届中韩教科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研讨会以“文化浸润的教材编写研究”为主题,聚焦如何将优秀文化科学、系统、生动地融入教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展开研讨。人教社总编辑马嘉宾
9月23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韩国学中央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八届中韩教科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届研讨会以“文化浸润的教材编写研究”为主题,聚焦如何将优秀文化科学、系统、生动地融入教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展开研讨。人教社总编辑马嘉宾、副社长陈涓,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国际交流处室长李大和等出席会议。
马嘉宾在欢迎辞中表示,中韩教科书研讨会作为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多届,成果丰硕。双方通过坦诚对话、案例共享与思想碰撞,在教材研究领域形成了诸多富有价值的共识,也增进了相互理解,结下了深厚友谊。他表示,教材是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核心价值、培育健全人格的“铸魂工程”和关键载体,本次研讨会聚焦“文化浸润”,正是双方共同回应时代之问、教育之需的积极行动。期待双方学者深入探讨如何将优秀文化基因更加系统、科学、生动地融入教材编写实践,共同助力青少年厚植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培养其面向世界的胸襟与担当。
李大和在致辞中表示,在科技日新月异、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如何使宝贵的传统文化在适应时代变迁中焕发新生机、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亟需深入研究的共同课题。本次研讨会聚焦“文化融入教科书”,正是对这一时代命题的及时回应与有益探索。他期待双方学者贡献真知灼见,产出丰硕成果,并希望未来中韩双方的教育文化交流更加活跃深入,为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区域文明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研讨会上,来自双方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专业交流。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三位研究者分别以我国中小学德育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初中生物学教材为例,系统、生动地介绍了文化融入教材的内容、形式与路径,展示了中国教材建设在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来自韩国首尔大学伦理教育系、首尔教育大学国语教育系及同德女子大学科学教育系的三位研究者,则详细介绍了韩国在中学道德课教材、小学国语教材和科学教材中融入本国文化元素与价值理念的经验与做法。在自由研讨环节,双方还就教科书有机融入科学伦理教育的路径,以及数字教材的研发使用等展开了深入交流。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巩固和拓展了中韩教科书研讨会的品牌效应与平台价值,而且坦诚深入地开展了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展现了双方共同面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眼光。
人教研究院 供稿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