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时节的河西走廊,风里带着戈壁的辽阔与历史的厚重。9月23日至24日,参加“丝路IP 机遇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外国网红博主们走进武威——这座镶嵌在河西走廊东端的千年丝路重镇,触摸凉州古今交织的肌理,探访民勤沙海植绿的传奇,用镜头定格丝路之上生态与产业共生
金秋时节的河西走廊,风里带着戈壁的辽阔与历史的厚重。9月23日至24日,参加“丝路IP 机遇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外国网红博主们走进武威——这座镶嵌在河西走廊东端的千年丝路重镇,触摸凉州古今交织的肌理,探访民勤沙海植绿的传奇,用镜头定格丝路之上生态与产业共生的鲜活答卷。
博物馆里的时光隧道:从文物见丝路繁华
“武功军威,故曰武威。”当网红博主们踏入武威市博物馆,穿过“天下文明”的文庙牌楼,飞檐翘角间,仿佛还能听见千年前文人雅士的凉州词赋。展厅内,5000年前的舞蹈纹彩陶盆静静陈列,内壁9个手拉手的舞者姿态鲜活,恍惚间,好像回到某个远古的夜晚,先民们围着熊熊篝火载歌载舞,或是在庆祝丰收的喜悦,亦或是在祈求风调雨顺。这生动的画面打破了人们对“远古野蛮人”的刻板印象,更让网红博主们真切感受到中国祖先生活的诗意与温情。
泰国博主分享马踏飞燕 摄影 王雄
谈及武威,“河西都会 天马故乡”的印记随处可寻。展厅中一比一复制的“马踏飞燕”昂首挺立,铜马奔腾,仿佛下一秒就要踏燕而去。网红博主们纷纷驻足,争相与这一丝路文化符号合影。“你们看它多么鲜活逼真,就像真的在空中飞驰一样!”印度尼西亚博主兴奋地与她的粉丝朋友们分享。
幕布之上,大唐凉州的繁华景象徐徐展开。“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的诗意景象与白日里车水马龙的市井画面交织,“盛唐时期的凉州,是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都城,堪称西北的繁华枢纽。”讲解员说道。而作为“葡萄酒之乡”,凉州的美酒香气芬馥久远,好似萦绕在展厅之中,让网红博主们对这座丝路古城的多元魅力更添向往。
种林生态公益林基地:从“春风不度”到绿洲新生
怀揣着对凉州历史的感慨,网红博主一行人驱车前往民勤县种林生态公益林基地。车窗外,戈壁的苍茫与绿洲的零星绿意交替浮现,当车辆行至腾格里沙漠边缘,180万株梭梭、花棒、柠条组成的固沙林海与周遭寸草不生的荒漠形成强烈对比,网红博主们不住地发出惊叹声,满心震撼与动容。
网红博主们在公益林基地合影留念 摄影 王雄
网红博主给梭梭树浇水中 摄影 王雄
民勤,这座被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紧紧环抱的小城,曾因“十年九旱、沙进人退”的窘境,被称作“沙漠边缘的孤城”。而今,一代代治沙人的接续奋斗,在此孕育出震撼人心的绿色奇迹。“每个民勤的孩子都有一个想让我们家乡环境变好的愿望。”基地负责人动情地说道。基地墙壁上,贴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机票、高铁票根,每一张票据背后都是一份跨越山海的牵挂与坚守;沙地里,梭梭树从最初的寥寥数棵,逐渐繁衍成十万、百万株,“沙漠变绿洲”“沙退绿进 我们在行动”……它们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无数双手凝聚成的强大合力,将曾经在沙海中飘摇的民勤,稳稳托举在生机盎然的绿意中。
网红博主们留下美好祝福 摄影 王雄
“这里让我有一种熟悉感。”来自埃及的博主深有感触,他将水枪小心倾斜,让水流浸润梭梭树的根部。“开心之余,更多的是感动。”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博主真挚感慨道,“这种项目很有意义,我看到有好多志愿者特意赶过来做这件事,真的让我打心眼儿里佩服。”说话间,她举起刚刚画好的木牌,明黄、暖橙、新绿、湛蓝拼凑在一起,共同诉说着人类对“绿色地球村”的约定。“我们共享同一片天空,就该一起守护同一片绿色。”俄罗斯博主表示。
天祝菌菇:2400米海拔上的“菇”往今来
当天祝的菌菇冲破菌棒的塑料薄膜,一簇簇撑起的不仅是鲜嫩的伞盖,更是一幅乡村振兴的产业蓝图。在天祝县高原食用菌示范基地,3000余座食用菌大棚在2400米海拔的高原阳光下铺展开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也让网红博主们看到了武威在农业产业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网红博主们在天祝县高原食用菌示范基地合影 摄影 王雄
掀帘走进香菇大棚,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浓郁的菌香扑面而来,菌棒上的香菇饱满成熟,褐色的伞盖舒展挺拔。网红博主们穿梭在棚间的步道上,镜头对准、聚焦,“大家快看这香菇!伞盖比我手掌还大,摸起来滑溜溜的。”泰国博主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托起一朵香菇。网红博主们学着农户的手法将朵朵成熟的香菇“收入囊中”。天祝香菇借低温之势错峰上市,采收后或鲜销,或制成酱、冻干品,更延伸出食用菌面膜,一条产业链在因地制宜的发展实践中逐渐绵长且多元。
网红博主们欣赏凉州攻鼓子表演 摄影 王雄
凉州十七巷里,攻鼓子敲得气势恢宏、火热滚烫;网红博主镜头下,武威的故事鲜活生长、满是力量。此次武威之行,外国网红博主们不仅见证了武威的历史底蕴,更看到了这座古城的现代活力。武威,正以历史为笔、生态为墨、产业为纸,在共建“一带一路”的画卷上,书写着新的丝路传奇。
来源:观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