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肿瘤医院CoE中心正式启动,共绘前列腺癌核素诊疗一体化全新蓝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21:32 1

摘要:为应对前列腺癌患者诊疗中的诸多挑战,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牵头启动“白求恩·前列腺癌核素诊疗一体化中心项目”,致力于构建前列腺癌核素诊疗专属路径,拟在全国头部医院建立前列腺癌核素诊疗一体化示范中心(CoE)。2025年9月22日,“浙江省肿瘤医院CoE中心建设启

为应对前列腺癌患者诊疗中的诸多挑战,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牵头启动“白求恩·前列腺癌核素诊疗一体化中心项目”,致力于构建前列腺癌核素诊疗专属路径,拟在全国头部医院建立前列腺癌核素诊疗一体化示范中心(CoE)。2025年9月22日,“浙江省肿瘤医院CoE中心建设启动会”在浙江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伊始由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汪静主委和浙江省肿瘤医院程向东书记做大会致辞,最后由浙江省肿瘤医院张宏副书记、副院长做大会总结。浙江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泌尿外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启项目新程,会议围绕核素治疗前列腺癌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展望,标志着医院在前列腺癌精准诊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浙江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易贺庆主持会议。

智汇前沿:聚焦诊疗一体化转型,共绘核素治疗新篇章

会议伊始,程向东书记在致辞中介绍道,浙江省肿瘤医院历史悠久,作为全国最早的四家肿瘤专科医院之一,医院正积极推动从传统诊疗模式向多元化、研究型肿瘤中心的战略转型。近年来,医院科研实力显著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已跃升至全国肿瘤医院第三位,彰显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治疗领域,程书记高度肯定了放射配体疗法(RLT)的创新价值,并指出外科治疗已超越“手术刀时代”,正经历从药物治疗到放射配体治疗的重大突破,这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汪静主委代表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对中心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祝贺。当前,国际核医学正迈向以诊疗一体化为核心的精准医疗新时代。以¹⁷⁷Lu-PSMA为代表的RLT的应用,实现了对肿瘤的精准诊断与靶向治疗,是全球前沿的重要突破。与此同时,国内核医学也迎来政策利好与技术发展的“黄金期”。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浙江省肿瘤医院核医学学科建设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惠及广大患者,并为推动中国核医学与肿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程向东书记致辞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汪静主委致辞

浙江省肿瘤医院CoE中心启航,打造前列腺癌“诊疗一体化”标杆

全体与会专家共同见证浙江省肿瘤医院CoE中心建设正式启动!该中心积极响应国际“诊疗一体化”趋势,依托国家《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致力于将前沿核素技术引入临床,推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落地。中心“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从筛查、诊断到治疗、随访的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切实提升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同时,中心将助力核医学科实现从辅助诊断到核心治疗的角色转型,为我国同类中心建设树立标杆。该中心的成立,不仅是对前列腺癌精准诊疗体系的重要完善,更通过构建可推广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为我国前列腺癌领域的临床实践与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引领新风向。

夯实硬件与人才基础,构建核医学创新生态链

浙江省肿瘤医院易贺庆教授分享了主题为《浙江省肿瘤医院核素治疗展望》的精彩报告。浙江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历经50余年发展,已成为集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与现代化诊疗为一体的综合性核医学中心。科室依托医院“三院区、多院点”的战略布局,积极参与构建覆盖环浙皖赣闽区域的肿瘤诊治网络,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区域协同发展。

核医学科室硬件设施先进,半山院区建筑面积超3000平方米,设20张床位(含18张核素治疗床位),具备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第四类证,涵盖药物研发、影像检查、核素治疗、临床前研究等七大功能分区。绍兴院区规划更为突出,建筑面积达7000平方米,预留52张床位,配备回旋加速器2台、多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设备,致力于打造全景智能、全域物联、全周期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的核医疗中心。

科室团队实力雄厚,现有成员50余人,含高级职称8人、博士13人,拥有院士、国家杰青等多学科领军人才,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临床服务能力显著,年门诊量约9000人次,PET-CT检查量15000人次,累计核素治疗近15000人次。重点开展甲状腺癌131I治疗、骨转移瘤核素治疗等项目,并积极推进¹⁷⁷Lu-PSMA、¹⁷⁷Lu-DOTATATE等前沿诊疗一体化临床试验。

科室具备多类核素药物研发资质,拥有临床前研究平台及小动物影像设备,与中科院杭州医学所等院所融合发展,推动核药研发与临床转化。未来,科室将持续整合资源,聚力创新,为将医院建设成为“国内标杆、国际知名、患者首选的研究型肿瘤中心”贡献力量。

易贺庆教授精彩汇报

RLT研究进展引领前列腺癌精准治疗新方向

接下来,浙江省肿瘤医院徐一鹏教授以《核素治疗前列腺癌进展与探索》为题进行了详细分享并发表了独到见解。近年来,以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为靶点的RLT在前列腺癌治疗领域取得显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2024-2025年国际会议中争先亮相。其中,¹⁷⁷Lu-PSMA RLT作为代表性药物,通过靶向递送放射性核素至肿瘤细胞,实现“诊疗一体化”的精准治疗模式,已成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重要治疗选择。

多项国际多中心研究证实了¹⁷⁷Lu-PSMA RLT的临床价值。VISION研究显示,对于既往接受过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和紫杉类化疗的mCRPC患者,¹⁷⁷Lu-PSMA RLT联合标准治疗第六周实现PSA下降的mCRPC患者比例达65.2%,相较标准治疗,联合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提高(51% vs 3%),并延缓至疼痛恶化时间(14.3个月 vs 2.9个月)。此外,¹⁷⁷Lu-PSMA RLT联合标准治疗可显著延长中位总生存期(mOS)和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至15.3个月和8.7个月,死亡和进展风险分别降低38%和60%。PSMAfore研究进一步将适应证前移,证明在未接受化疗的mCRPC患者中,¹⁷⁷Lu-PSMA RLT相较于换用ARPI可延长中位rPFS至11.60个月,且≥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35.2% vs 49.1%),安全性可控。基于此,¹⁷⁷Lu-PSMA RLT已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用于治疗mCRPC,并已在中国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先审批通道。

在临床实践中,患者筛选依赖于PSMA PET-CT显像,确保病灶具有足够PSMA阳性表达。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及早使用¹⁷⁷Lu-PSMA RLT(仅经1次ARPI和化疗后)可带来更优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缓解和生存获益。此外,治疗顺序亦影响疗效。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前使用¹⁷⁷Lu-PSMA RLT,尤其对BRCA2突变患者,相较未使用¹⁷⁷Lu-PSMA RLT的患者可显著延长PFS。

未来,¹⁷⁷Lu-PSMA RLT的探索正逐步拓展至早线治疗、联合用药及个体化疗程等方向,有望进一步优化前列腺癌的治疗格局。随着核素药物研发、配体结构优化及给药策略的不断完善,RLT有望在前列腺癌全程管理中发挥更核心的作用。

徐一鹏教授精彩汇报

从临床实践到MDT协同,优化mCRPC患者全程管理路径

浙江省肿瘤医院李林法教授、龙斌教授、徐一鹏教授、叶雪梅教授、陈锦超教授围绕“mCRPC患者治疗过程中比较关注的症状及指标”、“优先考虑使用¹⁷⁷Lu-PSMA RLT的患者类型”、“对于考虑使用RLT进行治疗的患者,是否有必要开展MDT讨论”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专家们一致强调,在mCRPC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建立以PSA动态监测、影像学评估和症状管理为核心的综合评估体系。PSA水平变化是基础指标,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靶病灶及骨转移灶的进展,而骨痛等症状直接影响治疗方案调整。当出现明确疾病进展征象时,需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在治疗选择方面,¹⁷⁷Lu-PSMA RLT靶向治疗特别适用于伴有明显骨痛、高龄或不耐受化疗,且经PSMA PET-CT确认病灶为阳性的患者。该疗法在缓解症状方面效果显著,且整体安全性良好。总体而言,整体治疗策略需兼顾症状控制、影像与生化指标监测以及个体化评估。

此外,MDT模式能有效整合泌尿外科、核医学科等多方资源,实现从诊断到治疗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目前我院已建立成熟的MDT团队,建议以本次中心启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前列腺癌专病门诊建设,强化PSMA阳性患者的MDT协同诊疗机制,同时建立可持续的培训推广体系,提升区域诊疗水平。

治疗过程中需重视影像学评估,建议每两个周期(约三个月)进行PSMA PET-CT复查,动态监测病灶摄取值变化。并重点关注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明确PSMA阳性患者的筛选标准,建立疗效相关的摄取值阈值(靶本比),以及开发针对¹⁷⁷Lu-PSMA RLT的专用剂量学评估系统。建议联合开发专用评估工具,通过完善剂量学支持来优化治疗策略,推动精准治疗发展。

讨论环节专家精彩发言

科研、规范、学科三轮驱动,助力中心可持续发展

会议尾声,张宏副院长的总结为本次会议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浙江省肿瘤医院CoE中心的启动只是医院核素诊疗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小步,医院未来核素的相关工作将聚焦于三个核心方向:第一,推动科研与临床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真实世界研究,持续积累本土数据,为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循证依据;第二,着力探索并建立RLT的标准化诊疗路径与专家共识,逐步形成规范化的临床实践指南;第三,以本项目为契机,加速核医学科作为重点学科的整体能力建设,强化其在医院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助力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张宏副院长总结发言

审校:Nobody

执行:Ly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泌尿外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