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ADHD孩子承受着,远超外界想象的多重压力:被嫌弃、被打压、被批判。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ADHD孩子承受着,远超外界想象的多重压力:被嫌弃、被打压、被批判。
外界尖锐的批评像钉子一样,日复一日地钉进那个无法安静坐着的ADHD孩子的心灵。
社会对ADHD孩子存在一定的误解,使ADHD孩子常常被贴上“懒”“不认真”甚至“调皮捣蛋”的标签,这些负面标签,如同沉重的枷锁,成为ADHD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阻力。
但这并不是ADHD孩子故意为之,而是他们的大脑在情绪和行为控制方面存在障碍。
神经科学研究显示:ADHD儿童前额叶皮质的发育比同龄人晚30%,这个负责执行功能、自我控制的脑区无法有效过滤干扰、抑制冲动。
很多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往往聚焦在ADHD孩子的行为问题上,却忽略了他们内心正在经历的心理痛苦。
ADHD孩子,其实正在默默忍受着3种心理痛苦。
01ADHD孩子,正在默默忍受3种心理痛苦!
01情绪调节障碍
情绪调节困难,是ADHD孩子最痛苦却最少被认识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情绪转换剧烈、挫折耐受度低、面对批评反应过度、可能伴随焦虑抑郁。
A娃的情绪,往往没有中间地带,要么极度兴奋,要么极度低落,他的情绪总是大起大落。
正如一位ADHD患者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情绪变化:“仿佛一秒就从平静到爆发。”
这种剧烈的情绪波动,给他们带来了内心的痛苦,使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情绪的波动之中,但这种情绪波动,并不会让人感到快乐。
临床中,约30%青少年及成人ADHD患者认为,情绪不稳定是他们最痛苦的体验。
ADHD孩子的大脑,处理感知的神经系统有别于普通人,导致他们的所有感觉都会被放大,们对外部刺激所带来的感受会比一般人还强烈。
ADHD孩子的这种高敏感特质,会让周围人感到不适,同时也会影响ADHD孩子的自尊心与心理状态。
02挫败感和负面反馈
研究推测:ADHD孩子到10岁时,可能收到超过2万条批评或指正——远多于非ADHD儿童。
长期负面评价严重影响了ADHD孩子的自我认同和价值感。
因注意力不集中在学校被批评、被父母与他人比较、经常听到 “你怎么总做不好” ,或是因社交行为不当被同伴疏远。
多数ADHD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陷入“我不行”的深层自卑。这种羞耻感常覆盖其他情绪,成为情绪世界的主宰。
面对一个数学题,普通孩子可能思考几分钟就能解决。但ADHD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无法完成,放弃任务。
(儿童与普通儿童处理不同类型干扰时的正确率与反应时)
当ADHD孩子因学习困难无法达到父母和老师的预期时,往往会受到批评和指责,这种负面反馈,会让ADHD孩子感到自己被否定,进一步加重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会内化这些负面评价,认为自己真的“不行”,从而陷入更深的自卑和无助之中。
03反复的焦虑情绪
A娃本身患焦虑抑郁比例,就比普娃高很多倍。
ADHD儿童往往情绪管理能力较弱,容易被焦虑、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困扰。
加上ADHD儿童的前额叶对边缘系统的刹车功能较弱,很难控制突然冒出来的焦虑情绪,只能眼睁睁看着情绪狂飙。
很多时候,你觉得ADHD孩子不认真、懒、臭脾气的坏习惯,实际上是ADHD孩子长期焦虑的表现。
这种长期的焦虑状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02如何减轻ADHD孩子的心理痛苦?
如果家长任由这种自我伤害的情况发展下去,长期的强迫性皮肤剥离行为,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心理。
他们会因为皮肤上的伤痕而害怕被别人看到,不敢穿短袖、短裤等暴露皮肤的衣服,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内向。
同时,这种行为还可能加重ADHD孩子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01专业的干预与支持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一项基于神经科学原理的非侵入式干预技术。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的核心优势,在于构建了多维能力发展体系,通过精准定位情绪相关脑电频段的靶向训练,同步提升情绪调节效能、自我调控能力等关键神经认知维度,实现儿童心的综合性发展。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遵循循证医学框架,以实时脑电图(EEG)监测为基础,通过动态反馈机制引导孩子主动调控脑功能活动。
02家长以身作则,做好情绪管理
少贴标签多描述,不说 “你怎么这么胆小”,而是 “妈妈看到你刚才手在发抖,是不是有点紧张呀?”
示范情绪管理,当自己焦虑时,不妨告诉孩子:“妈妈今天要在很多人面前讲话,现在也有点紧张,我打算先做几次深呼吸,你要不要和我一起试试?”
不代替不包办,孩子说“不想参加运动会”时,别急着帮他拒绝,可以问:“你是担心跑步会摔倒吗?我们可以先在小区练习一下,妈妈陪着你。”
03找出ADHD孩子的优势
现实生活中,不仅是家长,很多ADHD孩子都太关注自身不足,而看不到优点。
可以带着孩子列一个 “我擅长这些事情” 的清单,帮ADHD孩子发现自己的小优势和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04让孩子多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替代消极想法” ,帮ADHD孩子找到积极的自我暗示,而且这个暗示得是他们能相信的、真实的积极话语,不需要完全否定他们的消极。
比如当他们说 “我很笨” 时,可以换成 “虽然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笨,但我还是坚持把作业做完,直到学会为止”,或者 “虽然我觉得自己笨,但数学考试我也取得了好成绩”。
多进行这样的练习,ADHD孩子的心态和自我认知就会慢慢改变。
来源:注意力训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