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小羊”成爆梗,拒绝长大的00后集体沉迷动画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21:12 1

摘要:最近,“勇敢小羊”文学在多平台走红。配上《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自称“勇敢小羊”的年轻人们,将克服现实困难视作“走出羊村”,用童话为成人世界保驾护航。

文 | 李果果

文章来源 | Vista看天下 ( ID:vistaweek )

最近,“勇敢小羊”文学在多平台走红。配上《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曲、自称“勇敢小羊”的年轻人们,将克服现实困难视作“走出羊村”,用童话为成人世界保驾护航。

图源网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当90后沉浸式回味中式梦核,10后沉迷卡牌狂欢,夹在其中的00后开始考古童年动画片,他们主动逆着时间洪流,捧起曾被遗忘的白月光角色,让自己回到记忆中的安全地带。

这是一个只讲快乐不强求意义的世界。在这里,他们的“男神”不是唱跳俱佳的顶流爱豆,而是那位爱耍聪明、变身要靠“超级棒棒糖”的红皮小猪——猪猪侠;他们的“女神”也并非美貌女明星,而是在“沸羊羊你真粗鲁”和“喜羊羊你真厉害”的双标视频里口碑平反的美羊羊。

社媒平台上,00后们还在激情讨论。他们一边说着“本来以为长大了会说点更成熟的话题”,在打工人的话题下自嘲是现实版章鱼哥;一边喊着“懒羊羊大王”“睡门”的口号,在表情包里用梗加密通话,在真人cos小魔仙的风潮里为童年圆梦。

这群人从不掩饰自己“拒绝长大”的幼稚,却没有“爷青回”式的感伤。他们只是发起了一场赛博童年复兴运动,在动画片的追溯中寻求精神安慰,在现实生活的阵痛里期待着未来。

狂追动画片,00后的赛博童年回来了

“没想到小学爱看的《守护甜心》,大学了还在看。”

研二在读的00后佳佳又磕起了童年的纯爱CP,《守护甜心》是她的少女启蒙,也是她成年后释放压力的伙伴。在实习压力沉重、情绪逐渐麻木的日常生活里,佳佳只能在闲暇时间里刷到经典动画的短视频切片,短暂地从工作中脱离,回到无忧无虑的赛博童年。

《守护甜心》

像她这样的同龄人不在少数,作为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00后,童年里藏着各大动画的身影,他们的“考古”之风早就吹到此处。如果用00后的方式打开互联网,摆在面前的是一个中二又温馨的虚拟新世界。

入门需要先掌握00后基础级黑话,“那时候我还没有成为毒妇”和“猛男必看”“上古真神”等加密说法层出不穷,每句话都像是在自娱自乐,不懂梗的人已经被排除在外了。

在这个由成年人撑起的童话世界里,每个无聊的小问题都会被认真讨论,给稍微驻足的人带来一些延迟满足。从猪猪侠和喜羊羊决战男神之巅、黑魔仙小月和魔仙小蓝友情be到海绵宝宝太爱上班,隔着网线、天南海北的陌生人精准地捕获了群体共鸣。

但他们不甘心只做安分的观众,而是纷纷下场炮制互联网流行梗,对所谓的经典进行自定义式“再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催生出不少表情包和网络用语。

没有一个爱冲浪的00后能躲过猪猪侠“回答我”和美羊羊“无语”表情包,这些从童年复活的角色总是活跃在不同视频的评论区,成为00后的社交头像和对接暗号。

前些年《巴啦啦小魔仙》里游乐王子“雨女无瓜”(与你无关)、“小朋友要有小朋友的亚子”等古早台词还经过电音Remix,一度霸屏魔性鬼畜视频。如今“要嫁就嫁灰太狼”的说法之后,他们又锁定了“躺平就像懒羊羊”的终极人生理想,纷纷投身懒羊羊代表的“睡门”,以求躺下就睡的简单幸福。

除了这些,他们还根据剧情和台词重新进行二次解读和创作,对这些动画的抽象内核抽丝剥茧。励志程度堪比考研的UP主们拿出了十二分的严谨。

@鸽子王嘿猫 深度解析了海绵宝宝、派大星、章鱼哥和蟹老板的人物性格,从不同的剧情和台词里官宣设定;@动漫执笔 从江湖英雄的侠义精神解读《虹猫蓝兔七侠传》,破译虹猫作为正道魁首的成长历程;博主@L另唐 结合历史背景重读《神厨小福贵》的大结局,通过小人物的悲剧反映了清朝末期的黑暗。

在这种群体性的自发怀旧里,00后们逐渐模糊的童年记忆在当下焕发新生,这不仅是角色人生境况的另一种回望,也是他们在现实碰壁时的自我疗伤。

真实的生活里,00后看动画片,就像成年人不断回味儿时童话。懒羊羊都过了26岁生日,紧随其后的他们,早已不是守在电视机前、披着床单模仿的年纪,不少人已经进入社会,工作、升学、成家立业,成为一个看起来能独当一面的“大人”。

但他们总是调侃自己在扮演大人,内心还是小孩。看起来“拒绝长大”的宣言,藏着他们对成人世界规则的无所适从。

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生长于繁荣时代的00后们习惯了一路顺风局,但当游戏突然进入困难模式,留给他们更多的是吃尽时代黑利的自嘲,还有迫切需要整理心情、重新出发的内在焦虑。

生活毕竟不是童年动画,职场也不是升级打怪。在“00后整顿职场”的调侃下,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机会走进职场。

在这里,没有猪猪侠和他的超级棒棒糖,没有奇思妙想的青青草原和羊村,曾经的小孩子们进入职场不能靠台词变身、凭超能力打败一切反派,他们要面对生活里大大小小的选择,在不确定性的环境里谋求一份稳定。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童年动画里简单纯粹、正义必胜的逻辑更显珍贵。因为它们为被现实毒打的00后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精神避难所,熟悉的剧情和人物带来熨帖的安全感,简单易懂的内容传递出朴素而真实的快乐。

偶尔走进避难所,他们才能有更多勇气“和这个世界对线”。

童年已经落幕,小孩不想长大

《小王子》中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工作了两年的00后打工人李华对此感同身受,他说小时候是为了看电视玩游戏熬夜,心里只觉得兴奋不会累,长大后加班到深夜就会身心俱疲,明明都是熬夜,但内心的接受程度天差地别。

他和身边的朋友都不像“成熟的大人”,不能在酒局上谈笑风生,只想回家打开投影仪来一场仅限一个人的观影。比起父母安排的催婚相亲,他更关心《夏目友人帐》能不能尽快更新。

就像脱口秀里的段子一样,生活是一场巨大的预期违背,电影里的大人们摇晃着红酒杯品尝82年的拉菲,现实里的00后熬到深夜和小学生PK蛋仔派对。原本大家计划是活成《小时代》里的顾里,直到发现自己被《家有儿女》里的北京孩子刘星甩了十万八千里。

童年已经落幕,小孩子来到了黑暗童话的世界。他们不再想着靠超能力变身拯救世界,而是看到更多普通人如何守护生活秩序,为这个世界创造小而微的美好。

这一代人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主角身边的角落,寄托自己对生活的爱与期待。他们拥护的羊村顶流懒羊羊曾经曰过——“幸福的日子就是吃饱了撑着去睡觉的日子。”

具体而可实现的梦想,就是当下人们追求的小确幸,看起来中二的“勇敢小羊”,就是他们想要成为的平凡英雄。

关于剧情设定里的人性,他们也更加包容理解普通人的不容易与局限性。《大耳朵图图》里的壮壮妈时隔多年迎来了口碑反转,她性格上爱炫耀、爱挖苦刻薄,但也慷慨大方、心地不坏,是努力生活的有钱人。

而丧系打工人章鱼哥,不再只是大家眼里破坏气氛的讨厌鬼,他的艺术天赋被看到,这只总是冷幽默的章鱼寄托了更多人“处处妥协仍然热爱生活”的勇气。

不同于主角团的完美强大,这些边缘人物和成长起来的小孩子们一样,活在没有金手指、只有一地鸡毛的处境里。对没有主角光环的他们来说,不够美好的日子仍然值得一过。

对不想长大的00后们来说,怀旧同样是一件正当的事情。不同于成本更高昂的物质留念,追追动画、讨论童年显然是低成本、高回报的情绪代偿方式,在情绪下行的周期里,他们更需要这种无痛的情感按摩。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提出内在小孩(Inner Child)的概念,人人心中都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并不会随着长大而消失,它代表的是人们内心最强大的冲动,最原始、最渴望的自我欲望。

荣格说:“内在小孩是一切光之上的光,是治愈的引领者。”因为它如同人生木桶上的短板,如果不解决内在小孩的痛苦,人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成长与快乐。

临床心理学中的正向退行(Adaptive Regression)认为:人适度地回归到儿童阶段的情感表达、幻想体验、游戏状态,是对抗压力、恢复能量的一种健康机制。

成人小孩化,对应着人们短暂停留的内心低龄状态,可能是一种创伤调节机制。他们的童年或许并不完美,但随着记忆的模糊和美化,为每个人提供着更具体更有效的精神抚慰。

《毛雪汪》

相较于“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赢”的现实世界,童年动画片无疑构筑了00后的精神乌托邦。这里没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灰太狼总会失败并大喊“我一定会回来的”,光头强依旧和熊大熊二斗智斗勇,成年的观众甚至不需要进行思考,脑子一丢就是看,任凭剧情如水般流过大脑,带来当下的情绪释放与放松欢畅。

事实上,不光是年纪轻轻的00后热衷于考古怀旧,所有年龄段的人都难免舔舐过去。作为人类共有的情绪和心理,怀旧对应着人类情绪连接的现实需求。它并不是一种消极定义的悲观情绪,相关研究表明,适当怀旧有益于身心健康。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应用心理系教授汤永隆说:“在现代心理学中,怀旧被定义为对过去的渴望和喜爱。”他指出,怀旧能给人带来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有助于缓解孤独、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得益于便捷网络和互动功能,集体狂刷动画片的00后们在考古时并不孤独,满屏飘字的弹幕、庞大人群的参与让这种“怀旧”成为陌生人的共谋。

当一个人领悟到其所感受到的压力、所怀念的过去都并非独有,而是与整个世代的同龄人共享,他们就不再孤独。

因为无论天南海北,无论何时何地,他们分享着“共有此情”(We-feeling)的快乐。

童年白月光背后的隐形经济

有人的地方不一定有朋友,但大概率有钱。同理,有00后的地方不一定有红利,但一定有新消费。

当00后们集体喊出重返童年时代的口号,最先作出反应的还是嗅觉敏锐的商家。从制作团队到视频平台,从IP到品牌,利益链条上的人们闻风而动,争夺着情怀消费的第一桶金。

年轻人们对童年白月光的滤镜,正在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转化为消费需求。在这个链条上,热度表现是第一波怀旧红利,平台和内容创作者承接着天上掉下来的流量。

对于混迹解说区的UP主们,这些热度崛起的古早IP是潜力无限的“财富密码”。B站UP主@困困君丶的两条童年影视回忆视频在B站的播放量均突破500万;博主@傲世子木 的章鱼哥解说视频播放量达到1500多万,全站排行榜最高达第8名。

流量带来收益,收益激励创作,创作反哺热度,由此构成一个完美的情怀变现闭环。

而参与创作的配音演员和特摄剧真人演员们,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在“你可能没听说过”的词条下面,灰太狼、海绵宝宝、哆啦A梦和蜡笔小新等中文配音演员们被推到台前,获得了当年那批孩子们迟到的掌声。

不光是动画片,童年回忆杀的威力相当明显。今年是《萌学园》播出15周年,主角团甚至来了一场重聚售后,演员营业纪念的评论区里惊起一片热闹。

童年回忆对应着现实轨迹。特摄剧《巴啦啦小魔仙》里小黑魔仙严莉莉的扮演者刘美含收获了人生角色,凌妈妈和游乐王子等角色演员转身经营起了社交账号,《铠甲勇士》系列的演员们同样吃到了这波流量红利。

剧集之外,少儿节目的主持人金龟子和女儿一起直播卖货,童年记忆里的绿泡泡耿晨晨也离开了曾经的岗位做起了直播带货,越来越多的著名儿童节目主持人淡出荧幕,用另一种方式衔接上了现实生活。

留下这些影视作品的各大视频平台,是另一方赢家。B站、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各自占据着相应的影视资源,除了分摊完毕的采购成本,新生的流量不知不觉就转化成了纯利润。

以B站为例,《熊出没》的站内播放量达到了1.1亿,仍然排在热门国创榜第十;腾讯视频的《猫与老鼠合集》在追破200万,超过当下一众热播剧;爱奇艺的100集全《花园宝宝》,在少儿类节目中排到生活日常榜第9位,对应着《熊出没全集》在同类热播榜的第9位。

这些数字背后是巨大的用户活跃度、停留时长、广告植入和会员转化率。对平台来说,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神兵小将》

如果说平台和UP主赚的是流水,那真正躺着赚钱的是IP版权方。原本过气的老动画片回到台前,经典人物们的IP价值水涨船高,点燃了供需双方在情绪消费上的热情。

年轻人的热情远比想象中猛烈。早在2021年,《虹猫蓝兔七侠传》推出官方授权高端手办,虹猫、蓝兔等角色手办单价超过千元,却在发售后迅速售罄,二手市场甚至要溢价转让。

奥飞娱乐(旗下拥有喜羊羊、巴啦啦小魔仙、铠甲勇士等)的财报数据显示,其“动漫玩具业务”常年贡献数亿营收。去年,奥飞娱乐在半年报中提到《巴啦啦小魔仙》首部真人微短剧已处于筹备阶段,今年小魔仙IP先后和逆水寒、和平精英等品牌联动,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印证着消费市场对这些经典动画的热情与信心

其中的烫门选手猪猪侠,在今年大出风头,广告接到手软。顶流男神不仅在外卖大战中联动京东,还将在今年推出20周年大电影《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就是不知道名字和精神状态,哪一个更抽象。

线下的实体商家和漫展空间成了情怀付费的最后一环,粉丝们收获沉浸式体验和为爱发电的快乐,商家在主题展览和快闪店的活动中挖掘商机,任谁看了都说是双向奔赴。

这种“情怀+消费”的模式,如今已是各方吸引年轻消费者的重要选择。想要成功出圈的商家们,早已精准捕捉这批消费新动力的偏爱口味。虽说这样看来怀旧和割韭菜仅有一线之隔,但好在双方“愿打愿挨,见仁见智。”

当00后们沉浸在童年的快乐里,白月光角色背后的隐形经济循环悄然开启,UP主赚了收益,平台赚了流量,版权方赚了利润,品牌方赚了曝光。而年轻人赚到了朴实无华的快乐。

一天有24个小时,学习、工作至少8小时的00后们,或许也只能在闲暇时光里回望猪猪侠和美羊羊们。更多时候,他们在忙于学习未必需要但有用的知识,忙于搞定工作KPI,忙于收拾好身心的行囊,忙于成为消费的下一任主力。

他们看着迪迦奥特曼长大,迎着光成为大人,正在学着做生活里的平凡英雄。

来源:八九寺真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