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知名高考志愿导师张雪峰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及小红书平台的社交账号出现异常,被禁止关注。这五个平台账号的粉丝合计超过6500万。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就此询问其工作室工作人员,对方回复“正在反省”。另据正在新闻此前报道,张雪峰表示“禁止关注是账号问
9月24日,知名高考志愿导师张雪峰的微博、抖音、快手、B站及小红书平台的社交账号出现异常,被禁止关注。这五个平台账号的粉丝合计超过6500万。据澎湃新闻报道,记者就此询问其工作室工作人员,对方回复“正在反省”。另据正在新闻此前报道,张雪峰表示“禁止关注是账号问题”,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9月25日红星新闻)
25日,研途考研张雪峰团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雪峰账号被禁止关注是因为其在直播过程中出现不当言论违反平台规则,受到了举报。当拥有6500万全网粉丝的张雪峰,其微博、抖音等多平台账号被同步禁止关注,这一事件不仅是单个网红的“账号风波”,更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互联网时代的核心准则,规则面前没有“特殊者”,再大的流量、再高的知名度,都不能凌驾于平台规定与公共秩序之上。张雪峰团队回应“因不当言论违反规则”“正在反省”,也恰恰印证:网红的影响力越大,越需守住“慎言”的底线,否则流量便可能成为“翻车”的加速度。
张雪峰的“被禁”,本质是“言论自由”与“责任边界”失衡的必然结果。作为高考志愿指导领域的“顶流”,他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万千家庭的选择,这种影响力本应伴随更严谨的表达与更周全的考量。平台依据规则采取限制措施,既是对公共利益的保护,也是对网红特权思想的警示。
“规则面前无网红”,此次事件更戳破了“流量即特权”的误区。在流量至上的互联网生态中,一些网红凭借庞大的粉丝基数,产生了“规则对我无效”的错觉:认为轻微违规可被“流量”抵消,认为争议言论能靠“粉丝辩护”过关。但张雪峰的案例证明,无论是6500万粉丝的“大V”,还是刚起步的小博主,在平台规则与公共准则面前,都处于同等地位。平台禁止账号关注,并非“针对个人”,而是对“违规行为”的标准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恰恰体现了规则的公平性:不会因网红的知名度而“法外开恩”,也不会因普通用户的渺小而“过度严苛”。正如网友所言:“粉丝多不代表可以随意说话,影响力大更要懂得收敛。”网红的流量红利,应源于对专业的深耕、对公众的负责,而非对规则的漠视。
张雪峰账号被禁,更给所有公众人物敲响了“慎言”的警钟。拥有千万粉丝,意味着拥有千万倍的责任。此次“账号异常”或许是短期处罚,但背后的“反省”更应是长期警示:网红要想走得远,不能只靠“敢说”吸引流量,更要靠“会说”“慎说”赢得信任。
张雪峰账号被禁止关注,不是终点,而是互联网“规则意识”强化的又一个起点。它告诉所有网红:流量是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个人影响力,也能因滥用而加速坠落;规则是道警戒线,既约束着言论边界,也守护着公众利益与行业生态。唯有敬畏规则、谨慎发声,才能让流量真正成为传递价值的桥梁。
来源:评底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