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月至8月,雄安新区投资同比增长14.8%,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在央企疏解与重大项目双轮驱动下,这座“未来之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生长。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记者从河北省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8月,雄安新区投资同比增长14.8%,拉动全省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在央企疏解与重大项目双轮驱动下,这座“未来之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节生长。
河北省统计局投资与建筑业统计处处长林文表示,今年以来,雄安新区推动承接疏解加力提速,多家央企总部疏解项目全面铺开,雄安国贸中心项目九栋单体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雄安新区作为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雄安新区的投资增速,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势能的集中释放,央企总部疏解正在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郭万超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万亿级力量落子雄安
记者从中国中化官网获悉,作为首批疏解的央企之一,中国中化总部搬迁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将于本月底正式入驻雄安,成为继中国星网之后又一家迁驻新区的万亿级央企总部。
据悉,中国中化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21年5月8日正式揭牌成立,国资委央企名录排名第43位。旗下拥有扬农化工(600486.SH)、中化国际(600500.SH)、昊华科技(600378.SH)、中国金茂(00817.HK)等多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底,中国中化总资产1.6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54位。
8月21日,中国中化已有132名疏解员工正式入住雄安新区安居保障房。7月28日,中国华能也有120名员工正式入住雄安新区安居保障房。
据了解,雄安新区已为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疏解央企员工提供超1500套保障房,在所有市场化住房项目中配置不低于30%的机构租赁住房,实现与销售型住房“四同”——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同交付,共享公共服务配套。
“雄安新区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确保能够支持更多企业和人口的迁入;制定和实施更有力的人才引进和保留政策,打造优质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升新区的生活便利性和品质;加强与北京等地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港股100强研究中心顾问、经济学家余丰慧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显示,除了中国中化、中国华能,近期包括中国华电、中国大唐、中国星网、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中国农发集团和中国诚通共有8家央企总部注册地变更为雄安新区。
其中,中国星网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办公楼已于2024年10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这是首家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央企。据了解,中国大唐、中国华电、中国诚通、中国农发集团雄安总部今年将开工建设。
此外,9月6日,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中轻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于近期完成登记注册,成功落户雄安。
下半年是实现“十四五”顺利收官、推动“十五五”良好开局的重要节点。雄安新区在7月召开的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提到,未来,雄安新区要持续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围绕产业需求,积极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进一步完善“三个不低于”配套政策和实施机制,推动承接疏解加力提速。
投资增速领跑全省
疏解项目的集中落地成为投资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教育领域,首批4所疏解高校中,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雄安校区均已开工建设。其中,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占地2450亩,建成后将满足3.6万名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则规划种植6000余种植物,打造融合教学与科研的“无界植物园”。
除上述4所首批疏解高校外,第二批疏解高校包含华北电力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它们均已完成校区选址,正在推进各校区总体规划方案设计等工作。第三批6所北京疏解高校目前已有几所来雄安进行过对接,相关落地工作已逐步展开。总体上看,15所北京疏解高校的雄安校区各项规划和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郭万超认为,雄安新区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质量发展样板,具备资金与政策优势。相较之下,部分老牌高校存在遗留问题、体制僵化及创新动力不足等短板。新迁入院校可依托雄安特殊地位,凭借后发优势探索灵活管理模式,结合北京与迁入地两方力量,推动教育水平提升,培养优秀人才。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多点开花。日前,京雄快线D型市域动车组正式发布。该列车是全国首列采用GOA4级全自动驾驶技术、运行时速达200公里的市域D型车,标志着京雄快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实现示范应用。
据悉,京雄快线项目是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建成后,将与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贯通运营,实现30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60分钟通达丽泽商务区,对打造京雄一小时都市圈、增强雄安新区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疏解并重的阶段,其对河北省投资的拉动效应持续显现。今年前8个月,河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拉动作用明显,大项目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7%,占全省投资的71.7%;10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9.1%,占全省投资的42.2%。
此外,今年前8个月,河北新动能加快成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速快于规上工业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同比增长71.0%,高铁车组制造同比增长16.8%,高铁设备、配件制造同比增长17.6%。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