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2日,“中欧建交成果与展望学术会议(2025)”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丹麦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了中共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来自丹麦、比利时、波兰、意大利、德
9月22日,“中欧建交成果与展望学术会议(2025)”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白云山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丹麦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并得到了中共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支持。来自丹麦、比利时、波兰、意大利、德国、希腊、葡萄牙、荷兰、西班牙和法国等欧盟十国的驻穗总领事和副总领事、中欧商会代表和中外学者参会,共同回顾中欧建交50年来在各领域取得的历史成就,并就进一步加强中欧友好合作关系展开研讨。
会议现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闫相斌教授,丹麦驻广州总领事沈博(Søren Bindesbøll)和中共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级巡视员邱辉林分别致辞。会议开幕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李青教授主持。
闫相斌校长在致辞中指出,50年来,中欧务实合作取得跨越式突破,双方在财政、金融、司法、人文领域等合作富有成效,在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稳步推进,展望未来,中欧合作仍然具有很坚强的韧性。闫相斌还指出,广外从建校之初即致力于推动中欧的文明互鉴,历代广外人为此笃行不怠、深耕不辍,为中欧关系深入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广外已与欧洲26国174所高校建立合作,未来将继续发挥人文交流纽带作用。
沈博总领事在致辞中指出,2025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与奠定欧盟基石的《舒曼宣言》(Schuman Declaration)发表75周年的双重里程碑。他强调,欧盟的和平繁荣源于历史性的政治抉择,而非理所当然。面对当前挑战,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聚焦竞争力与安全两大核心议题:一方面需通过简化法规、降低能源成本提升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应对地缘政治威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邱辉林巡视员在致辞中指出,2025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双方关系历经考验,保持稳定发展。她特别强调了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通过与欧盟通过投资交流会、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大会等平台深化合作,并提及2024年欧盟成员国驻穗领馆参与的地方考察和文化活动有效促进了粤欧互联。
中国欧盟商会华南董事会副主席布兰丁·克雷萨尔(Blandine Cressard)呼吁中欧双方需在政策一致性、数字标准统一及法治环境等方面共同努力,以应对地缘政治竞争。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副会长郑勇强认为,双方在碳中和目标上高度一致,并已建立成熟的对话机制,中国在光伏、风电等装备制造方面具有优势,欧洲则提供技术与市场,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欧盟商会华南董事会副主席叶春雨建议:深入理解中国区域市场差异、加强面对面交流、区隔政治与商业、积极担当湾区推广使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李形教授强调:“对话有助于管控分歧,建立信任,并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打开合作之门。”
丹麦国家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本杰明·阿斯穆森指出,关税、贸易公司等现象,在数百年前就已成为中欧交往的一部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于奇智教授认为,双向的思想互鉴超越了国界,最终的目标是在差异中寻找“无条件地互相尊重、互相承认的领域”,实现人类的和谐共生。
会议合影
9月22日,为庆祝中国与丹麦建交75周年,推动中丹文化交流,“中国-丹麦文化交流图片展”揭幕仪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举行。本次图片展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丹麦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共同发起,共展出11件珍贵影印资料,生动回溯了中丹两国长达35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对进一步巩固中丹合作成果和加强文化往来具有重要意义。欧盟十国的驻穗总领事和副总领事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生共同参加开幕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闫相斌教授、丹麦驻广州总领事沈博(Søren Bindesbøll)先生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党委书记、原校长隋广军教授分别为开幕式致辞。
图片展合影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杨欣图丨学校供图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