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欧洲铁路货运协会的数据,85%到90%的中欧班列都会经过波兰,而马拉舍维奇几乎是欧盟的“东大门”。然而,最近边境关闭的决定让130多列满载货物的列车滞留在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口岸,造成了严重的运输堵塞。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9月25日凌晨,波兰终于重新开放了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被"阻断"11天的中欧班列恢复通行。
可就在波兰态度反复的关键时刻,哈萨克斯坦副总理茹曼加林公开宣布:未来几年中国经过哈萨克斯坦的货物将从450万吨增长到1000万吨,运量直接翻倍。
根据欧洲铁路货运协会的数据,85%到90%的中欧班列都会经过波兰,而马拉舍维奇几乎是欧盟的“东大门”。然而,最近边境关闭的决定让130多列满载货物的列车滞留在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口岸,造成了严重的运输堵塞。
欧亚铁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总经理杨杰,曾经实地考察过这个口岸,他描述说:"马拉舍维奇其实就是个边境村庄,从华沙开车过去要2小时,开了1小时后就是荒凉景象。但就是这么个小地方,却承载着中欧之间最重要的陆路贸易通道。"
就在波兰关闭中欧班列的第三天,我国外长王毅访问了波兰。当时,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还信誓旦旦地承诺保障中欧班列畅通,双方甚至签署了相关文件。结果转身波兰就翻脸不认人,不仅继续关闭边境,个别波兰官员甚至想借此要挟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对俄施压。
这种把经贸合作政治化的做法彻底暴露了波兰的真实面目。说好的市场经济呢?说好的自由贸易呢?关键时刻全都抛到脑后,只剩下政治算计。波兰总理图斯克在宣布重新开放边境时还特意强调:"如有必要,政府将再次关闭边境口岸。"这话说得多明白,今天能关一次,明天就能关第二次。
在波兰关闭边境的关键时刻,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表态格外引人注目。他明确表示:"只要中国有需要,就永远可以指望白俄罗斯。白俄罗斯的立场永远不会发生改变,需要的时候,中国永远可以指望白俄罗斯。"
虽然白俄罗斯在解决波兰边境问题上能力有限,但与美国的关系已经出现微妙变化。9月15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与美国总统特使约翰·科尔在明斯克会晤,美国甚至宣布解除对白俄罗斯航空公司的制裁。
如果白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缓和,那么波兰关闭边境的理由就更加站不住脚。毕竟,连美国都开始与白俄罗斯恢复接触了,波兰还在那里装什么安全威胁?
就在波兰耍小聪明的时候,哈萨克斯坦展现了真正的合作诚意。9月23日,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茹曼加林,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明确表态:未来几年,中国经过哈萨克斯坦的货物将从现有的450万吨增长到1000万吨。
这不是随口说说的空话,茹曼加林详细介绍了"中间走廊"的路线:中国→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黑海海运→土耳其→欧洲。这条路线虽然比波兰线路稍微绕远,但胜在稳定可靠,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哈萨克斯坦的底气来自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中国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得益于与中国的合作,哈萨克斯坦经济正在实现转型,逐渐摆脱对能源的过度依赖。随着中哈铁路、中哈能源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条"中间走廊"的运输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这条"中间走廊"最早由土耳其在2008年提出,和"一带一路"倡议有相似性。但当时土耳其实力不足,各国基础设施也跟不上,线路一直存在感很低。现在随着中国的深度参与和各国基础设施的完善,这条沉睡多年的路线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间走廊"的优势也很明显。它避开了俄乌冲突的敏感区域,也不用完全依赖俄罗斯的铁路网络。沿线国家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耳其都是中国的友好合作伙伴。
9月22日,就在波兰关闭边境的时候,中欧北极集装箱船快航航线正式开通。一艘货船从宁波港出发,通过北极航线直达英国弗里克斯托港。时机选择得如此精准,明显就是做给波兰看的: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北极航线虽然受气候影响,但它有一个巨大优势,完全绕开所有可能制造麻烦的过境国。从中国港口出发,直接抵达欧洲港口,中间不需要任何国家点头。虽然运输时间比铁路稍长,但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更重要的是,中吉乌铁路去年6月就已经开工,这条铁路专门为了打通"中间走廊"而建。一旦建成,将大大缩短中国货物经哈萨克斯坦到欧洲的运输时间,提高整条线路的竞争力。
今年7月,中哈两国还签署了跨里海运输线路战略协议,要在运输、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深化合作,统一技术标准,为"中间走廊"的规模化运营铺路。这些协议的签署时间都在波兰关闭边境之前,说明中国早就意识到了过度依赖单一通道的风险。
除了"中间走廊"和北极航线,中国还在开发通过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北方航线。虽然目前这条线路的运力有限,一周只有5到6列,但也是一个有效补充。
物流格局重塑虽然波兰已经重新开放边境,但这次事件的影响远未结束。四川新丝路公司提醒,即便口岸开放,预计也需要一周时间才能疏解积压的班列。更重要的是,波兰已经失去了信誉,谁还敢把宝全押在这条线路上?
当然,新路线也面临挑战。多国协调的复杂性、海铁联运的接驳效率、去回程货量的平衡等都需要时间解决。但这些都是技术性问题,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运营经验积累,完全可以克服。
关键是,多元化的运输网络能够分散风险。即使某条路线出现问题,其他路线也能及时补位。这种韧性和灵活性,正是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需要的。
波兰这次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在自掘坟墓。马拉舍维奇口岸的重要性不仅来自中欧班列,更来自它在整个欧亚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地位。一旦其他路线规模化运营,波兰的垄断地位将不复存在。
到那时候,波兰别指望再用关闭边境来要挟谁了。市场选择是无情的,谁提供更好的服务,货物就流向哪里。
波兰如果继续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继续动不动就甩脸,那就准备好承担失去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合作机会的代价吧。中国有的是选择,波兰有吗?#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一关一开” 传递多重信号
第一财经-中欧班列25日恢复通行!波兰宣布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
观察者网-哈萨克斯坦副总理:不走俄罗斯,中国对欧从我们这儿过,运能将翻番
来源:百科密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