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2025年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智能集团云安全产品线负责人欧阳欣发布主题演讲,分享AI Agent大爆发的时代下,阿里云安全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9月24日,2025年杭州云栖大会技术主论坛上,阿里云智能集团云安全产品线负责人欧阳欣发布主题演讲,分享AI Agent大爆发的时代下,阿里云安全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
为客户提供融入AI Agent开发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
持续用AI赋能安全产品智能化升级,打造Agentic-SOC安全运营,带给客户更具性价比的安全选择。
融入AI Agent开发
全链路的原生安全防护
过去一年,AI Agent正在持续性地爆发,也反向带动了AI模型、AI基础设施的持续火热,在用户与关注度持续上升的背后,是愈发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
全球已有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算力遭到劫持;截止今年9月底DDoS攻击峰值已达22.2Tbps;2025年OWASP TOP10 for LLM Application风险中,提示词注入位列第一,凸显了大模型潜在的脆弱性......保护AI Agent资产的第一步,是要清晰、准确地了解其风险。不同于以往仅从安全视角出发,云安全从AI Agent构建的全业务流程入手,梳理了AI Agent在与各组件交互、调用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
首先是Environment,为AI Agent提供底层算力、网络、数据、权限管控等资源,面临着诸如算力滥用、漏洞利用、敏感信息窃取等风险;
其次是为AI Agent提供RAG、Memory、MCP等服务/工具调用的Context层和Tool层,则会频发API滥用、身份越权、凭据泄露等问题;
然后是大模型服务,在AI Agent调用模型对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会存在提示词注入、模型幻觉、违规内容输出、返回恶意文件/URL等新型风险;
最后是应用层的风险,目前大部分的AI应用都是以Web形式对终端客户提供服务,传统Web端所面临的DDoS攻击、Web入侵等风险同样存在,但AI流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敏感信息泄露、AI BOT等新风险。
三层防护体系:融入业务流程的安全
阿里云安全已原生融入AI Agent开发全链路,为客户提供贯穿模型基础设施(Environment、Context、Tools)、模型本身(Model)和AI应用(Application)三层的全栈防护体系。将安全无缝融入业务流中,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低延时的安全防护力。
AI基础设施层:算力防护、安全配置、数据泄露、身份越权的四重挑战
AI基础设施泛指AI Agent构建时所需要的全部环境和工具的支持,包括算力、存储、网络、身份、数据等等资源,阿里云云安全中心、云防火墙、IDaaS、数据安全中心、密钥管理服务等产品为客户提供全链路的AI基础设施防护。
计算平台场景全覆盖
从主机安全、容器安全延伸至Serverless、PAI、灵骏智算等AI原生工作负载,支持one-agent与agentless双模式,实现对AI模型训练集群、推理服务及云原生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防护,提供真正的算力平台统一防护能力。
云上资产可见度的提升与持续性风险梳理
客户的AI模型、工具、服务往往分散在多云环境,难以全局掌控和梳理,导致资源浪费与安全盲区,而配置不当、资产暴露等问题,更有可能引发数据泄露和攻击。阿里云云安全中心在今年推出了AI-BOM+AI-SPM产品,实现“黑箱”到“透明”,建立云上AI资产管理与安全态势管理体系。
AI-BOM
AI-SPM
云上AI资产识别,覆盖5大主流云平台、190+AI组件识别,为安全风险治理提供精准地图;
覆盖AI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态势管理,提供400+漏洞检测规则、200+AI专用规则,帮助客户实现暴露面收敛、合规加固、错误安全配置修复。
无AK的机器身份管理
随着AI智能体的普及,NHI(非人类身份)的数量和复杂性呈现爆炸式增长,常见的NHI凭证包括:AK&SK、API密钥、OAuth令牌和证书,一旦身份被盗取或权限滥用,不仅会导致Agent被攻击,还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经过多年的探索,在AI Agent的身份管理上,阿里云首先依旧提供KMS加密托管方案,通过自动轮转、一键开通等原生优势,提供便捷的凭据管理;此外,阿里云IDaaS还支持多云场景下的无AK方案,大模型应用可通过临时凭据访问云资源,根据场景动态调整访问权限,避免权限常驻,支持在整个链路中不使用永久凭证提升安全性。
全链路数据加密
阿里云密钥管理服务(KMS)可针对云上90+产品提供加密能力,覆盖模型数据准备、模型训练与微调、模型应用与部署三个阶段,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数据检测与响应,识别可疑请求并进行阻断,有效防止因AK泄露所带来的敏感信息窃取等风险。
AI模型层:全链路模型风险检测
大模型是AI Agent的大脑,模型对输入Prompt的处理以及输出内容的编排,直接决定了AI应用的服务质量,这也是AI时代新型安全风险的重灾区:提示词注入、恶意文件、敏感信息泄露、内容违规...在AI教育、AI办公、AI客服等逐渐普及的当下,企业需要更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力。
阿里云在今年正式对外发布了AI安全护栏产品,经过多轮迭代后,现已可覆盖AI系统全链路的输入输出内容防护:
在模型交互层,可防护提示词攻击、内容合规、模型幻觉等问题,并对最终内容输出进行敏感数据检测,确保输出内容真实合规;
在模型输入过程中,AI系统一般会支持多模态内容输入,攻击者可以通过在上传文件中植入恶意程序、代码实现对AI系统的攻击,AI安全护栏的恶意URL和恶意文件检测的能力可有效防护此类攻击;
AI安全护栏同时支持针对Agent下的记忆投毒、工具污染、提示词爬虫等新型风险进行检测;
AI应用层:一体化安全防护
AI应用的爆发对Web应用也带来诸多挑战,一方面新型的提示词注入、越狱等新型攻击在冲击着模型安全,另一方面算力正在成为企业的IT支持成本大头,阿里云观察到近半年AI Bot流量增长比例高达3倍。阿里云Web应用防火墙也在今年全新升级了WAAP应用安全防护方案,推出了LLM-WAF能力,原生集成了AI安全护栏,并发布了BOT管理的新版本,能有效降低21%的算力攻击。
同时,WAF的API安全能力,可针对AI业务敏感数据流转实现全线监控,不仅能秒级发现大模型相关的API资产,也能自动化探测隐私数据泄露风险,满足合规要求。
安全智能体+大模型
云安全智能化升级
在给AI Agent提供全链路安全防护的同时,AI的快速发展也在反哺安全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阿里云安全每天都处理这千亿量级的安全检测,在通义底层模型的加持下,它们成为了珍贵的训练数据。经过精细的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云安全团队构建了数十个安全智能体(AI Agents),通过Multi-Agent能力协同,将AI融入到安全的每一个阶段,并在威胁检测、安全运营、身份与反欺诈、内容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有效提升安全产品能力。
在安全运营(SecOps)领域:
在病毒检测、威胁检测、智能化分析与响应上均有能力的提升。威胁检测整体误报率降低80%,恶意软件、脚本语言、Webshell检测率提升5-20%,攻击事件的自动化调查和分析,研判的成功率提升15%;
在数据安全领域:
传统的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复杂且覆盖不全,通过集成通义大模型(Qwen-Plus)进行更高精度的语义识别,数据分类的准确率提升了35%,尤其是在税务登记号、银行卡号这类复杂格式的识别上效果提升显著;同时,在数据识别上,实现对800+云上数据类型识别&脱敏&加密,30+种文档&图片内置AI识别能力;
在实人认证领域:
Deepfake的挑战日益凸显,通过集成通义的多模态大模型(Qwen-VL),相比之前的小模型,在Deepfake人脸识别伪造上,召回率提升了10%,能更有效地防范身份伪造;同时,实人认证现已覆盖6000+全球证件的通用分类与识别;
在内容安全领域:
云安全打造专用内容审核大模型,集成Qwen3Guard全系审核模型,检测能力提升了30%,特别是识别带有偏见歧视、暴力恐怖等更隐晦、更复杂的违规内容,针对跨模态检测覆盖复杂风险类型,召回率提升10%;
性价比最优:三层联动检测体系
虽然AI在复杂攻击、复杂内容的检测和识别效果上有所提升,但云安全也并非所有问题都让大模型解决,而是基于效果和成本的考量,采用规则引擎、小模型和大模型三位一体的综合方案:
规则引擎是安全检测的“基石”,对已知攻击的快速响应与稳定检测;
小模型是轻量化智能检测模型,属于“行业特种兵”,具备不错的泛化能力和专项检测能力;
大模型扩展检测范围,通过语义理解和关联推理,提升整体能力的召回率和准确率,解决传统能力上的盲点,发现未知攻击;
三层联动,对不同类型的威胁采用最合适的检测方式,让客户既能享受到大模型带来的安全效果的提升,又能最大化节省成本,这是云安全在AI时代坚定的选择。
安全智能体:Agentic-SOC全新升级
安全智能体与产品的深度的融合,也极大提升了云上运维效率。阿里云云威胁检测与响应(CTDR)今年全面升级,构建Agentic SOC业务流程,通过多元数据接入、智能分析决策、自动化处置与持续优化,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云威胁分析与响应体系。显著提升了事件调查与处置的效率。
在该流程中,AI调度大脑的分析结果会通过四个关键安全智能体实现具体任务执行:
AI智能研判Agent:负责告警研判、日志关联与多重校验;
AI告警聚合Agent:进行分析溯源、复杂事件串联与溯源图谱生成;
处置执行Agent:依据动态剧本、智能编排进行自动化执行;
安全报告Agent:生成事件根因、攻击叙事与智能推荐,便于后续分析;
AI能力的加持,显著提升了自动化事件调查成功率,从59%提升至74%,同时70%的响应动作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威胁处置效率。
截至目前,阿里云已和月之暗面、硅基流动等AI前沿企业共同构建了AI基础设施防护、AI模型生态防护的安全方案,也和资生堂、申通、TNGD、古茗等企业,在安全防护效果和运营效率提升方面共同拓展了安全智能体的防护边界。
在能力提升之外,云安全也在持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安全体验,“云原生安全”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将安全能力无缝融入到云产品中。目前,阿里云安全能力与28款云基础产品深度集成,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如数据安全中心与数据库的原生集成,安全功能一键开通,实现数据分类分级和数据加密能力。
未来,阿里云安全还将继续探索,探寻安全、AI与性能、成本间的最优解,提供给客户更智能、性价比更高的安全产品。
来源:安在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