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护士,让我来看看!”当时利用年假出行的向娟快速来到患者座位旁,只见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乘务人员已经使用便携式氧气瓶给老人吸氧。向娟立即指导家属调整座椅靠背,尽量让患者向后靠,并为老人监测生命体征。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刘一叶 实习生 张仆于
9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医附一院获悉,该院近日收到一面来自某航空公司寄来的锦旗,感谢该院血管外科护士向娟在休假途中的飞机上救了一位乘客。
航空公司为向娟送来锦旗。 医院供图
“请问有医生或者护士吗?有乘客需要救治……”7月30日,在一架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上,航班广播同步播音寻找医护人员。
“我是护士,让我来看看!”当时利用年假出行的向娟快速来到患者座位旁,只见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乘务人员已经使用便携式氧气瓶给老人吸氧。向娟立即指导家属调整座椅靠背,尽量让患者向后靠,并为老人监测生命体征。
此时,老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呼之不应,桡动脉扪不清,颈动脉搏动比较弱。家属介绍,老人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史、冠心病史,仅有胃痉挛和胃痛病史,连日疲劳转机奔波,休息较少。向娟初步判断老人为休息不佳、疲劳过度而引发的乘机应激性反应,并向家属解释,此时暂时不需要做心肺复苏。
在向娟的安慰和指导下,约1-2分钟后,老人开始能做出回应了,他轻微点头表示配合和感谢。又过了2-3分钟,向娟监测发现,老人已经能扪及较弱的桡动脉搏动,但面色依旧苍白、四肢湿冷。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向娟和乘务员、家属一起将老人搀扶到机舱后排,垫枕平卧。向娟请乘务员准备了温和的糖水,老人开始少量、分次逐步补充糖水。
约30分钟后,老人面色渐渐红润,桡动脉搏动基本恢复正常,呼吸也开始平稳。此时,向娟指导乘务员把氧气流量调小,观察几分钟后,又试着取下氧气面罩。停止吸氧后,老人呼吸平稳,能安静休息,桡动脉搏动也保持正常,众人舒了一口气。最终,航班顺利抵达目的地。临别前,向娟提醒家属带老人到医院做进一步的体检。
收到锦旗,向娟说,这是护士该做的事。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