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区块链到元宇宙,从短视频带货到人工智能,这几年我眼睁睁看着一些人像参加一场永不停歇的赛跑,在每个热门赛道间疯狂跳跃。上个月还在直播间喊家人,这个月已经转型AI导师,明年说不定又要进军下一个风口。
朋友圈里又有人在晒新项目了。
从区块链到元宇宙,从短视频带货到人工智能,这几年我眼睁睁看着一些人像参加一场永不停歇的赛跑,在每个热门赛道间疯狂跳跃。上个月还在直播间喊家人,这个月已经转型AI导师,明年说不定又要进军下一个风口。
他们的微信签名永远写着“抓住趋势”,但银行卡余额却从未跟上这份热情。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人把生意做成了“打地鼠”游戏——哪里冒头打哪里,却从未在一个洞里深挖下去。他们以为自己在追逐机会,实则是被恐惧驱使——害怕错过,害怕落后,害怕被时代抛弃。
真正的长期生意,从来不在风口上,而在人的永恒需求里。
我老家楼下有家理发店,开了三十多年。店主老王从未关心过什么元宇宙,也不追逐什么流量红利,他就做一件事:把每个人的头发剪好。街坊邻居换了一茬又一茬,他的生意却从未冷清。为什么?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总是需要理发。
对面那家网红奶茶店呢?开业时排队百米,一年后关门大吉。
这不是说新经济不好,而是提醒我们思考:什么是表象热闹,什么是本质需求?
看看那些百年企业,没有一家是靠追风口活下来的。他们深耕的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吃饱穿暖、沟通连接、被尊重被理解、追求美与健康...
当你整天研究算法和流量时,是否忘记了生意最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认识一位做定制西装的老裁缝,一套衣服起价上万,预约排到半年后。他从不打广告,客户却源源不断。他说:“我做的不是衣服,是信任。”二十年来,他见证了多少客户的成长,从毕业第一套面试装到结婚礼服,再到事业有成的定制西装。
这种关系,是多少精准流量都换不来的。
另一个朋友专注做高端家政培训,十年如一日。当别人在追逐各种风口时,她默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现在她的学员供不应求,单是给高端家庭推荐保姆的佣金就远超许多“高大上”的互联网项目。
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在一个领域深耕,直到成为绝对权威。
这不是说你要守着一个夕阳产业不放,而是提醒你:真正能干一辈子的生意,往往建立在你的核心能力和市场需求的重合处。
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太“聪明”了——聪明到无法忍受前期缓慢的积累,无法专注在一个领域深耕五年、十年。
他们把时间花在找“捷径”上,却忘了最大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
什么是真正能干一辈子的生意?它应该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解决的是本质需求,不是表面欲望。减肥产品可能一阵风,但健康管理永远需要。
第二,随着时间积累,你的护城河越来越深。像老医生,年纪越大越受人信任。
第三,它与你的能力禀赋相匹配,让你在做自己的同时创造价值。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时代变化这么快,不追风口等死吗?”
问得好。但真正的专业人士懂得区分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贝索斯说得好:“把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在他看来,无论时代怎么变,顾客都希望更低的价格、更快的配送、更多的选择。
你的行业里,什么是十年后依然不变的核心需求?
深耕一个领域不等于拒绝创新,而是在积累中创新。 就像那家老理发店,老王儿子接手后引入了预约系统,开展了头皮护理新业务,但核心还是剪发服务。这是创新,不是推倒重来。
最可悲的莫过于,你换遍了所有赛道,却从未在任何一个赛道上留下深深的足迹。
那些到处挖井却从不深挖的人,最终只能羡慕别人井里涌出的甘泉。
当你下次又想换赛道时,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我是在逃离困难,还是真正看到了更好的机会?
2. 我已经在当前领域做到了极致吗?
3. 新赛道是否建立在我在原有领域的积累上?
生意如婚姻,短暂的激情不如长久的陪伴。真正的“能干一辈子”的生意,是你会爱上它的沉淀,享受与它一起成长的过程。
别再做那个永远在起跑线上的赛跑者了。选一口井,深挖下去,直到清水涌出。
那时你会发现,真正能干一辈子的生意,不在远方,就在你当下专注的领域里。它不需要你不断更换赛道,只需要你不断深耕。
毕竟,只有停不下来的船才需要不断找港口,而航母只需要一个足够深的港湾。
来源:智者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