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每到汛期,坝上垃圾被雨水冲到河里,又脏又影响行洪。现在好了,烟草志愿者每周都来捡垃圾,塑料袋、饮料瓶见不着了,堤坝干净得像自家院子!”站在淮河霍邱段大坝上,临淮岗镇居民李建国指着脚下整洁的步道感慨道。这份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源于安徽省霍邱县烟
【企媒创氪快讯】“以前每到汛期,坝上垃圾被雨水冲到河里,又脏又影响行洪。现在好了,烟草志愿者每周都来捡垃圾,塑料袋、饮料瓶见不着了,堤坝干净得像自家院子!”站在淮河霍邱段大坝上,临淮岗镇居民李建国指着脚下整洁的步道感慨道。这份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源于安徽省霍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持续多年的“淮河生态守护行动”。志愿者们带着夹子、垃圾袋穿梭在堤坝间,用常态化坚守筑起淮河生态防护的“绿色屏障”。
淮河霍邱段全长近80公里,沿岸堤坝既是防洪防汛的“生命线”,更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节点。过去,因游客踏青、村民劳作偶有垃圾遗留,加上季节性漂浮物堆积,给生态管护带来不小压力。
据企媒创氪获悉,为破解“碎片化”治理难题,霍邱县局(营销部)积极响应地方政府“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建立“灵活队伍+定期行动+长效监督”的生态保护常态化机制,将生态守护从“阶段性突击”变为“日常性坚守”。
志愿者们携带垃圾夹、分类垃圾袋、手套等工具,沿着各自负责的网格段开展“地毯式”清理,从堤面的烟头、食品包装,到岸边的塑料瓶、农药袋,再到浅水区的漂浮杂物,逐一弯腰捡拾、分类收纳,让沿岸可视垃圾实现“动态清零”。
“您好,麻烦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咱们一起保护淮河环境。”在春季踏青旺季或节假日,志愿者们还多了一个“环保劝导员”的身份。遇到游客随手丢弃垃圾、在岸边违规垂钓等行为,他们会主动上前耐心劝导,同时递上环保手册,讲解淮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看到村民在堤坝周边种植作物,便积极宣传“退种还绿”政策,引导大家共同守护岸线植被。
常态化的守护与绿色环保科普,换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与社会共识。如今漫步淮河霍邱段大坝,堤面平整干净,沿岸芦苇随风摇曳,成群的白鹭时而在水面嬉戏、时而在草丛停歇,偶有村民带着孩子在步道上散步,随手捡起被风吹落的落叶——这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画卷,正是生态改善的生动写照。
与此同时,据企媒创氪获悉,志愿者团队还将环保理念普及延伸到“线下+线上”:线下走进沿岸村镇、学校,通过举办“保护淮河”讲座、发放环保手册、播放公益宣传片等形式,向村民、学生讲解淮河生态价值与垃圾分类知识;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志愿者捡垃圾、劝导、补种植被的日常片段,让“守护淮河”的理念传播得更广、更远。
“守护淮河生态,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霍邱县局(营销部)副经理黄河表示,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推动大坝生态管护从“人工为主”向“人机协同”升级,同时联合更多社会组织、沿岸群众组建“淮河生态守护联盟”,让更多人参与到护河行动中,用更扎实的行动守护淮河碧水绿岸,让绿色成为淮河岸边最鲜明、最持久的底色。(王明礼 张雅文 刘欣)
来源:企媒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