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生无小事,执行不止步。为破解“执行难”痼疾、兑现胜诉权益,准格尔旗人民法院于9月15日—19日开展“秋季猎赖”专项执行行动。这场聚焦涉民生案件的执行攻坚战,继续采用“现场执行+抖音直播”双轨模式,累计观看量达4.1万人次,收获点赞3.6万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
民生无小事,执行不止步。为破解“执行难”痼疾、兑现胜诉权益,准格尔旗人民法院于9月15日—19日开展“秋季猎赖”专项执行行动。这场聚焦涉民生案件的执行攻坚战,继续采用“现场执行+抖音直播”双轨模式,累计观看量达4.1万人次,收获点赞3.6万次,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反响。
镜头对准民生案
法官变主播,执行现场“零距离”
“大家看,我们现在就在被执行人王某家门口,他拖欠债务近20万,多次传唤仍拒不露面,今天我们突击来到了他家!”镜头前,执行干警一边敲门亮证,一边向屏幕前的网友讲解执行流程。本次专项行动精准筛选“群众身边事”——从历经数年的借款合同、抚养费,到久拖不结的民间借贷,每一起案件都关乎群众生计。“老赖转移财产怎么办?”“执行款多久能到账?”针对评论区网友提问,法官累计答疑超600条,更结合现场案例解读《民事诉讼法》《拒执罪司法解释》,有网友留言:“原来执行这么不容易,为法官和干警们点赞!”
典型案例破局
“老赖”从“躲逃拖”到“主动缴”
案例一:拘留所里幡然醒悟,拖欠借款当场结清
“别拘留我,我马上让家人转钱,再也不躲了!”在拘留所里,被执行人王某红着眼眶向执行干警承诺。此前,王某拖欠欠款3万元,要么闭门不见,要么谎称“没钱”,甚至换掉手机号“人间蒸发”。专项行动中,执行干警找到王某后先带到了执行局接待室进行协商,他却仍拒绝配合,法院依法将其拘传至拘留所。在体检时,王某终于意识到事情严重性,当场联系家人筹措资金,3万元当天全部转入法院账户。
案例二:“没钱”不是正当理由,举证普法敲响警钟
直播过程中,执行干警一行人来到了被执行人赵某的住所,顺利找到了其妻子。此前,赵某夫妇因30余万元民间借贷纠纷被申请执行,但其名下仅有的少量存款远不足以清偿债务,案件陷入僵局。直播中,赵某妻子的还款态度良好,但赵某却以欠款实在太多无法偿还企图“蒙混过关”。经核查房产和车辆后,执行干警识破了其谎言。最终,赵某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约定分期履行偿还10万元债务,因其名下还有银行贷款,避免了“失信+追责”的双重风险。
案例三:替人担保心存侥幸,躲债3年终被拘留
在被送往拘留所的路上,被执行人刘某一直在重复讲述着他的后悔。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件,刘某作为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需对30万元借款本息负责。前期刘某一直心存侥幸,认为“担保人只是签个字,不会动真格”,在执行期间拒不配合且下落不明,执行干警多次寻找未果。本次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经过多方核查与蹲守,顺利找到刘某,依法对其采取拘留措施。
司法为民不止步
常态化“猎赖”守护民生
通过强有力的执行措施和公开透明的直播方式,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行动共执行完毕案件27件,达成执行和解协议13件,司法拘留1人次,执行到位金额1535.7万余元,更有6名被执行人在观看直播得知行动消息后,主动联系执行干警履行还款义务,充分体现了舆论监督与司法权威的有效结合。
此次“秋季猎赖”专项执行行动,不仅是准格尔旗人民法院打击“拒执”行为的一次集中发力,更是“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直播让执行“透明化”,用案例让普法“生活化”,既彰显了法律的刚性,也传递了司法的温度。(周梦雨)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