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它常常被比喻成“隐形的杀手”“慢性杀手”,因为房颤可以导致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大大增高,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心脏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
众所周知,心房颤动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它常常被比喻成“隐形的杀手”“慢性杀手”,因为房颤可以导致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大大增高,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心脏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寿命。
“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术
近日,市中心医院西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成功为一名房颤患者实施“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术。标志着医院自开展射频消融术20余年来心血管微创诊疗领域,迈入“绿色精准”医疗新阶段,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传统的射频消融术通常依赖X线透视来引导导管到达心脏的目标区域。零射线射频消融术则避免了X线的使用,借助ICE导管实时构建心脏三维结构模型,清晰显示心腔内部细微解剖,如绘制一幅精密的心脏“地图”,精准定位消靶点,有效规避邻近重要组织如食道及膈神经的损伤。同时,三维标测系统全程动态追踪导管位置,保障手术操作的精准与安全。
患者为67岁老年男性,因发作性心慌、胸闷4年余,多次行心电图检查均提示“心房颤动”。患者入院后完善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左房明显扩大(前后径40mm)。经科主任吴宗虎带领的电生理团队评估后,考虑患者具备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手术适应征,且无手术相关禁忌症。
术中,团队核心术者刘晓军医师在完成股静脉穿刺后,送SOUNDSTAR超声导管进入患者右心房,在CartoSound超声引导下行三尖瓣环、冠状窦、左房、左心耳、肺静脉、食道等关键解剖结构建模,确认心耳内无血栓,后送SOUNDSTAR超声导管至右室室上嵴,调整超声扇面明确心包无积液,后送超声导管至肺动脉瓣上调整超声扇面至清晰显示左心耳,再次确认左心耳无血栓,后在超声指导下顺利完成房间隔穿刺。
经过使用Pentaray标测导管进行左房精细建模及电压基质标测,后使用STSF消融导管顺利完成左房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患者心律转为正常窦性心律。手术时间共计150min(与传统X线指导下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相同)。术中全程严密监控患者心包情况,未见心包填塞发生。
目前,心脏电生理更加强调“绿色”电生理,即“零射线”或“少射线”,对患者实现更安全、更精准的治疗操作,同时也大大降低射线和铅衣对医生带来的损害和负担。
近年来,全国各大电生理中心也纷纷建立绿色导管室并积极投入使用。掌握零射线射频消融术是建立绿色导管室,开展绿色电生理的关键环节。市中心医院西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电生理团队紧跟专业技术潮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为全市百姓心律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西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刘晓军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