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家分晋之前,靠着《周礼》制度,周天子一直稳定地统治着天下。周礼的核心就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则是天子裂土分封开国之臣,世代继承的国家,共同拱卫和维护天子之尊位。大夫则是诸侯国分封给大臣的领地,共同拱卫和维护国君之尊位。诸侯国除了进贡天子之
三家分晋之前,靠着《周礼》制度,周天子一直稳定地统治着天下。周礼的核心就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则是天子裂土分封开国之臣,世代继承的国家,共同拱卫和维护天子之尊位。大夫则是诸侯国分封给大臣的领地,共同拱卫和维护国君之尊位。诸侯国除了进贡天子之外,享有领地治理收益。大夫除了进贡国君之外,享有领地收益,就这样逐级形成拱卫之势,等级森严,不敢僭越。有坏礼之诸侯者,天下诸侯共讨之,共同惩罚坏礼的诸侯。大夫有如此者,诸侯大夫共讨之。天子诸侯各享其尊,士农工商各安其位,不敢以下犯上。
三国分晋之后,意味着《周礼》崩塌了。晋国的三个大夫消灭了国君,瓜分了晋国,这是以下犯上的造反之举,天下共诛讨之行。但最终周天子却承认了三个大夫为诸侯国,这样让大逆不道的行为合法化了。其他诸侯则各怀心腹事。之前讨伐惩罚违命者之后,诸侯便退回本土,不敢灭其国。而三国分晋之后诸侯相互征伐,不仅不再把周天子当回事,更开始吞并其他诸侯的灭国行动,直至秦始皇奋六世余烈,一统天下,惩周天子分封之弊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中央直接管理,书同文,车同轨,立《秦律》法,意欲传袭万世。
可惜,只传到二世。二世专心娱乐,杀自己的兄弟姐妹根除威胁,重用赵高管理朝政。竟然出现了指鹿为马的可笑局面,秦律坏了,人人思变,人心欲动。
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唤醒了人之贪婪本性。贪婪是人性,忠诚靠约束。这场角逐中,刘邦靠裂土而封胜了,但也深知其弊,争天下时可以,守天下则是祸端,于是有生之年,铲除异姓王和功臣,杀白马与诸将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诛之。重要儒者以礼之,建立汉法以固之。然同姓王依然贪婪,景帝削藩,八位刘氏王以清君侧为名造反,虽最终平叛,然而仍为王朝大患,武帝时实行推恩令让刘氏王侯再无抗衡中央之力,但权臣外戚却最终让外戚王莽篡位成功,若非王莽使用既得利益者改革既得利益者,而只是沿袭汉制,又何尝不久长呢?一番穿越者的改革,再加上连年天灾,天下再次大乱,好在人心思汉,最终刘邦的子孙刘秀再次恢复了汉制。刘秀给同姓王和功臣们富贵,却不再让他们参与国家治理,王朝一路顺利传承,很少权臣外戚当道了,却又出现了宦官把持朝政的怪相,虽不至于如秦二世时的赵高,却形成了强大的宦官势力,直至汉末。皇帝昏庸,同姓王弱化,宦官势力被清除,那就是权臣把持朝政了,黄巾军起义,董卓之后,刺史太守地方大员却占据一方开始割据,皇帝便只是牌位了,甚至不比战国之周天子。
人自私贪婪的本性,在礼制崩塌之下得到尽情释放。礼的本质就是通过制定王公卿相、士农工商的等级和上下秩序来约束人性的,人性的释放却又带来摧山倒海般的推动力量。人,一边攀龙附凤,一边李代桃僵,一边追随强者,一边背叛故主,一边守礼,一边悖制。窃物者为贼,窃国者为王。胜利者书写历史,诠释着自己上位的合法合理性,掩盖着历史赤裸裸人性贪婪丑陋真相。
曹操之子曹丕篡汉,司马懿之孙司马炎替魏,灭蜀伐吴,天下一统,遍封司马氏,有土地有人民有军队,为天下拱卫。然而不到十年,司马氏之间便大打出手,相互征伐,把一个好端端的司马氏拥有的天下,北方拱手让给了五胡,江南则王与马共治,长江以北,你方唱罢,我来唱,北朝五代。江南则一个接一个李代桃僵的故事,南方四朝。
北方乱局持续数百年,直至隋朝窃位,隋文帝李代桃僵,夺取了自己外孙的北周江山,进一步灭掉江南的陈朝,统一了天下。为避免兄弟相残,隋文帝早早就谋篇布局,只娶独孤皇后一女人,一母生四子,真真一奶同胞亲兄弟。夫妇二人一生简朴,为天下积蓄财富,却不想仍然难以克制亲兄弟之间的人性贪婪,文帝之死成天下之谜了,之前废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杨广为帝,弑兄杀弟,消除有资格上位者,进而修大运河,立科举选人之法,却不想三次讨伐朝鲜,三百万将士喋血,动摇了天下根本。给君子们可乘之机,天下遂又大乱,隋炀帝表弟李渊成了唐朝开国之君,李世民再弑兄杀弟,成为太宗皇帝,虽为天策将军,天可汗,可子孙后代呢?安史之乱,地方割据,便是百年之久,李世民后世子孙不过尊贵的玩偶耳。屡试不中的秀才黄巢一怒,彻底消灭祸害数百年的勋贵,动摇了唐王朝的根本。曾经只是黄巢部将,后来投靠朝廷的最底层奋斗上来的朱温,实在嫌弃傀儡李氏皇帝晃来晃去,取而代之,随即又陷入五代十国的乱局。
好在天下出现两个圣祖郭威和柴荣,只可惜一个无子,一个寿短,否则何尝不是天下之福。柴氏之后周为赵匡胤黄袍加身就取代了,不久自己又被弟弟赵光义通过杯弓蛇影就神秘死去了,宋朝数百年,却因自身武将出身夺了天下,遂废武重文,虽把宋朝治理成历史最富裕最发达的朝代,也再没有出现以下犯上的王公大臣,却被北方契丹、女真吊着打,只能靠送金银美女换取太平。
人之贪婪不可扼制,人性就根本喂不饱,契丹一样,女真灭北宋,蒙古灭契丹、再灭女真、终灭宋。
蒙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上疆土最辽阔的王朝,数百万的蒙古人,却又因为成吉思汗的子孙都想成为成吉思汗而内斗,也因为已经成为最高贵的人而奢靡,刘福通郭子兴起义,陈友谅朱元璋等崛起,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口号,广积粮、缓称王策略,朱元璋胜出,并完成历史上唯一一次南方统一北方的壮举。从底层走到最高层的朱元璋深知忠诚不可信,背叛只是时机耳,防范隐患消除威胁则是帝王首要之道。朱元璋实行了功臣大清洗,同时太子摄政,诸子守四方,可惜精心调教的太子朱标竟然先于自己病逝,选择了孙子为太孙,身边却再无可束缚诸子的能臣,总不至于因为对太孙有威胁就对儿子们痛下杀手吧。朱棣不满足仅仅是一代代藩王,造了侄子的反,夺了侄子的江山,打造了最为血性的天子守国门的大明王朝。但王朝逐渐陷入阉党与东林党之争,宦官形成集团弄权,学子勾连成东林党谋位,百姓水深火热揭竿造反,明朝灭亡,后金崛起……
在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等帮助下,不到两百万人口的后金征服了以亿计的人口,再次体现了什么叫摧枯拉朽的亡国,只是比历朝都相对迅猛。这个过程中,努尔哈赤杀了长子褚英兄弟济尔哈朗,权力、上位、威胁面前其实就是这样残忍。玄烨与鳌拜之间的君臣较量,雍正与八阿哥之间的兄弟较量之后,后世再无觊觎君位的皇子,也再无权倾朝野的功臣宿将,一样不可逆转地走向没落,“女真过万不可敌”的光荣成为了历史,满清八旗远比蒙古贵族退化的迅疾和彻底,面临外敌与任何朝代相比都极为不堪。
历史啊,三千年来虽然不断向前,但人性却从来没有进化过,财富越来越集中,阶层越来越固化,社会越来越腐化,精英越来越利己,百姓越来越困乏,人当安分守己呢,还是君子见机呢?君子知贫,达人知命!随他!
来源:人间正道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