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大!喜报+5!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17:41 1

摘要:近日,2025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简称IFLA )世界大会于法国南特会议中心召开。我校园林学院师生团队在本次IFLA国际学生竞赛中捷报频传,斩获应用研究类

新学期伊始

北京林业大学喜!报!频!传!

快跟官微一起来看看吧~

我校师生在第61届IFLA世界大会

斩获佳绩

近日,2025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简称IFLA )世界大会于法国南特会议中心召开。我校园林学院师生团队在本次IFLA国际学生竞赛中捷报频传,斩获应用研究类一等奖、景观规划类一等奖、景观设计类二等奖和应用研究类三等奖共计4个奖项,实现三大类别奖项全覆盖,获奖数量居全球首位。

园林学院王向荣教授、林箐教授指导的竞赛作品“The Stacking Plan: A Beijing Doubled in Green”获应用研究类一等奖;戈晓宇教授、姚朋教授指导的竞赛作品“Eco-coffee belt: A pioneer action for birds”获景观规划类一等奖;李运远教授、李方正教授指导的竞赛作品“The Dangerous Circle-Chair”获景观设计类二等奖;王向荣教授、林箐教授指导的竞赛作品“From Mild to Wild: Giant Pandas's Revival Plan”获应用研究类三等奖。

本届大会主题为“Guid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吸引了来自全球约1400名风景园林工作者参加会议。园林学院教师、学生代表共计30余人赴法国南特参与此次盛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李雄,IFL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代表、园林学院院长参加IFLA大会及理事会;学院4位教师、2位研究生在不同分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教师与学生共计10余人进行了海报展示。

据悉,本次IFLA学生设计竞赛以“引导景观”为主题,设“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三大类别,每类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项,另设特别奖1项,共计公布获奖作品10项。

我校学子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TI杯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赛落下帷幕。我校学子在比赛中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创新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荣获全国二等奖1项,北京市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5项的优异成绩,成功参赛奖34项,参赛规模、获奖数量和等级均创历届最好成绩。

我校校赛共组织72支队伍,覆盖216名本科生,其中58支队伍(包括工学院45组,理学院13组)参加了北京市赛现场测评。工学院组织了专项培训,包括历年赛题分析、嵌入式程序设计和电赛控制算法等,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设计与实战能力。

据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教育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起的高水平学科竞赛,是中国规模最大、认可度最高的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之一,也是衡量高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之一。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彰显了我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果。下一步,我校将推进“新工科”建设,持续加大学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支持力度,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我校学子在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

创历史佳绩

近日,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CRAIC)北京赛区比赛和专项选拔赛中,以我校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师生为主力的8支队伍参加了机器人任务挑战赛中的小型桌面级赛道。最终,3支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此前在北京市赛中,8支队伍揽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1项。

本届比赛吸引了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900余所高校的3万余支优秀团队参赛,参赛学生人数达9万余人,设置了创意类、挑战类、应用类、竞技类四个类别的20个赛道,全面检验学生在智能算法、系统设计、工程实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在决赛中,我校学生重点围绕相机识别特定物体与机械臂精准抓取转运展开深入探索。信息学院教师范新、徐红艳带领的团队基于数字图像处理与平面几何知识,解决了机械臂与视觉模块之间的坐标转换难题,斩获国家级二等奖;范新、罗传文带领的一支团队通过优化相机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的标定流程,提高了部署速度,荣获国家级二等奖;范新、罗传文带领的另一支团队实现了对相机姿态倾斜的鲁棒感知,完成了从图像像素到机械臂空间坐标的毫米级精确映射,斩获国家级一等奖。

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始终贯彻我校“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本次参赛是学院落实“人工智能+教育”和学校树人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

据悉,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是教育部认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和《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的重要国家级学科竞赛之一,创办于1999年,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竞赛之一,竞赛通过多个赛道,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领域问题求解能力、智能算法研发和调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我校教师在“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集中展示交流活动中再创佳绩

近期,第七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举行。经专业评审和前期展示,我校3名教师获奖,草业与草原学院教授董世魁荣获特等奖,授予荣誉杯;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康向阳荣获一等奖;附属小学教师张杰荣获二等奖。

董世魁教授坚守科教工作近三十载,致力于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研究。他表示,学生们能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各地守护生态,传承“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便是对自己最好的回馈,培养出担当生态使命的接班人,才是事业真正的传承。

康向阳教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三十八年,始终深耕林木遗传育种领域。他表示,学生们能成为林业事业的骨干力量,在祖国大地播撒绿色希望,便是自己最珍贵的收获,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是毕生之幸。

张杰老师多年来在基础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重视小学教学与学生发展工作。她表示,能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校自2022年起精心谋划并启动“传承 奋进——我的育人故事”讲述活动。活动开展至今,已陆续推出160余篇育人故事案例,通过深度挖掘一线教师的育人实践,广泛宣传其中的典型事迹与感人时刻,生动呈现出广大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对学子的关心关爱、对学校的深厚情感,彰显了新时代教师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崇高形象和良好风貌。

据悉,第七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承办。自4月启动以来,在各区各校选拔基础上,共推荐上报来自大中小幼及家长、社会单位、特殊教育机构的近500份育人案例,实现了各学科、学段和区域的全覆盖。

我校获评“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先行校”

等3项荣誉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相关项目遴选结果,我校入选“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先行校”,我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水土保持学院王云琦教授入选“北京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我校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办学实践,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进”上走在前、做表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系化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构筑高阶版课程思政“一段渠”,灌溉新时代立德树人“责任田”,引导学生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国家命运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阐释为育人导向的高阶版课程思政“北林样板”。

下一步,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急需和新时代首都发展需要,切实加强北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平台和专家优势,探索建设高阶版课程思政体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推动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招生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