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2025淄博陶琉会《窑火传递》大型融媒直播的第四站来到了兆霞陶瓷,与非遗代表性项目淄博花釉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信兆国,展开一场关于泥与火、守艺与创艺的深度对话。
9月25日,2025淄博陶琉会《窑火传递》大型融媒直播的第四站来到了兆霞陶瓷,与非遗代表性项目淄博花釉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信兆国,展开一场关于泥与火、守艺与创艺的深度对话。
在访谈中,信师傅回顾了兆霞陶瓷自1995年创立以来近30年的发展历程。他谈到,企业扎根于家族自1890年创立的“信窑”百年底蕴,实现了从生产制造到品牌化转型,再到“非遗+文创”“非遗+体验”的深度融合。如今,兆霞陶瓷以文化引领高质量发展,专注于为追求高品质生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费者提供兼具哲思美学与实用价值的高端手工陶器及文创产品。
直播中,信师傅则分享了他如何将传统手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心得。他提出“泥有性格,火有生命”,坚持传统不能丢,但必须与时代对话。以“若缺杯”为例,其灵感来源于老子“大成若缺”的哲学思想,借助陶土的可塑性与窑变的不确定性,表现一种自然的、有层次的“缺陷美”。信师傅强调,手造的核心是“人”,匠人以手感受泥的干湿厚薄,以眼观察火的强弱变化,将思考与感悟融入器物,这是机器无法赋予的温度与情感价值。
关于淄博陶的独特价值,信师傅认为其优势在于“跨越万年的文明对话能力”,从万年制陶史到龙山文化、唐宋彩釉,脉络从未断绝。为讲好“淄博陶”的故事,兆霞陶瓷通过产品创新打造文化符号、借助非遗体验馆实现文化沉浸、积极利用国内外展会与媒体平台扩大声量,致力推动“中国陶,看淄博”的品牌认知。
在让非遗“活”起来方面,下一步,兆霞陶瓷将“活态四化”探索:通过建设非遗体验馆实现场景化,将“信师傅”个人IP化推动传播,通过品牌打造实现产业化,并借助线上线下渠道推动市场化,使非遗真正重新融入现代生活。
直播中,信师傅还科普了陶与瓷的区别,简要说明古代制陶流程,并现场演示拉坯与修坯工艺,展现陶艺制作的核心技艺与独特魅力。
展望未来,信师傅希望“兆霞成为淄博陶文化的一张新名片,让千年窑火点燃现代生活的美学之光”;信师傅则期待“让下一个千年的人们提到陶瓷文明时,还能看到我们这个时代淄博陶发出的光”。
来源:淄博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