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的Apple Watch似乎有些平淡”、“最值得升级的貌似是SE”,这些都是在秋季发布会后,许多苹果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感受。相似的设计、延续上一代的芯片、诸多新健康功能的缺席,让不少人认为今年的Apple Watch是一次“挤牙膏”式的更新。带着这些
“今年的Apple Watch似乎有些平淡”、“最值得升级的貌似是SE”,这些都是在秋季发布会后,许多苹果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感受。相似的设计、延续上一代的芯片、诸多新健康功能的缺席,让不少人认为今年的Apple Watch是一次“挤牙膏”式的更新。带着这些来自用户的感受与疑问,CNMO有幸与Apple Watch产品营销高级总监Deidre Caldbeck进行了一场长达一小时的深入交流。我们没有过多停留在新款Apple Watch的参数上,而是直截了当地聊了聊在中国市场被反复提及的“痛点”:包括芯片、快充、续航,以及那些尚未来到中国市场的健康功能。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Deidre并没有用标准外交辞令来回避这些直接的问题,而是用坦率且清晰的回答,解释了产品决策背后的一些故事,也展示出了属于新一代Apple Watch的道路,那就是通过软件的方式,为更多现有的老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监测功能,以及拥抱更多的,从未佩戴过Apple Watch的人。
用S10芯片实现技术普惠
按照往年的惯例,苹果会在推出新一代Apple Watch的同时,同步推出新一代的芯片。然而今年包括Apple Watch Series 11以及Apple Watch Ultra 3,都采用了上一年发布的S10芯片。在许多人看来,芯片的迭代是衡量“升级”的重要参考,为什么苹果今年全系采用S10芯片?这是我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三款新Apple Watch均搭载S10芯片
在Deidre看来,S10本身已经是一款极其强大的智能手表芯片,它在性能和功耗上都表现得足够出色。而从苹果今年整个Apple Watch产品线来看,今年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是将这颗强大的芯片下放到了入门级的Apple Watch SE3上。
这也与“最值得升级的貌似是SE”这一用户感知相契合。今年,从最亲民的SE到最顶级的Ultra,用户在核心性能体验上将不再有差异。“这让我们能够在SE3上实现全天候显示、设备端Siri和单手手势等过去只有旗舰款才有的功能”,Deidre强调,“同时,这款芯片也让我们能够对Series 11的电池进行工程改进,在维持其纤薄优雅设计的同时,提升电池容量与续航表现。”
与往年相比,今年苹果通过S10芯片实现了三款手表的“性能均等”。通过用一颗足够强大的“成熟芯片”统一战线,让定位入门的Apple Watch SE3也有了更为强大的产品力,同时通过细节的打磨,为主流款的续航和体验优化腾出空间。这一决策,也让我们看到了苹果面对“技术普惠”的坚决态度。
从“一整天”到“全天候佩戴”
多年来,Apple Watch的18小时续航代表了苹果对“一整天使用”(All-day)的理解,这一续航能力覆盖了大多数人从清晨到深夜的活跃时段。然而从今年开始,Apple Watch Series 11将这个数字提升到了24小时,配合新增的睡眠评分功能,让Apple Watch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也有敏锐的用户发现,今年苹果在官网下方,展示了一套全新的续航计算模型,除原有的几个测试项目外,还加入了全新的“6小时睡眠追踪”,对此也有很多用户产生了困惑,从18小时提升至24小时,究竟是续航的真实提升,还是基于新测试标准出现的巧合?
测试项目新增了“使用睡眠跟踪功能6小时”
带着这个疑问,我向Deidre提出了我的问题:“为什么今年采用了全新的续航计算模型,对于日间正常使用的用户来说,新款Apple Watch实际的续航体感是否与前代产品几乎一致?”
Deidre坦率地承认,采用全新的测试方式是基于用户行为变化的考量。随着睡眠评分、体温感应等功能的加入,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整夜佩戴Apple Watch,而全新的测试基准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全天候”的使用场景。“今年苹果的目标是‘全天’(All-day)和‘整晚’(All-night)。当然,我们希望用户能睡得比6小时更久。”
至于广大用户看到的续航从18小时提升至24小时,Deidre也说这并非简单的数字游戏,团队在Apple Watch Series 11上做了大量的工程设计来提升电池容量,这才是续航提升的根本。她同样认为,用户会真切地感受到体验的差异。
随后,我向她描述了许多用户的普遍习惯:白天佩戴,晚上睡前利用洗漱的碎片时间充电,因此“快充”是尤为必要的。然而熟悉Apple Watch产品线的用户也有所了解,快充已经连续两年在中国市场缺席。
对于这一“痛点”,Deidre的回答也十分坦率。她解释说,苹果非常希望能够在中国提供快充,但根本性的障碍在于当地关于无线充电的法规,这些法规对可使用的频率有所限制。在这种限制下,苹果将工程设计的重心放在了另一端——在维持轻薄设计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升基础续航。而在需要极限续航的特殊场景下,苹果也提供了“低电量模式”这一备选方案,它可以将Series 11的续航延长至38小时,Ultra 3更是能达到72小时,为用户的长途旅行或无法及时充电的时刻提供了保障。
“我们依然在努力将这些健康功能引入中国”
从Series 6的“健康的未来,现在戴上”,到Series 8的“健康的一大步”,再到如今Series 11的“满手高招,时刻照看好你的健康”,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苹果以及Apple Watch产品线对健康的重视。正是因为这份重视,当用户看到心电图、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通知等全球发布的核心健康功能在中国“姗姗来迟”,甚至是“至今未至”时,内心的疑惑与期待也变得更加强烈。
“为什么这些功能在中国总是会延迟,甚至缺席?”我将这个许多中国用户心中的疑问直接抛给了Deidre。
她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解释说核心的障碍在于各国不同的医疗设备法规。在不同的市场,Apple Watch的健康功能都需要遵循当地的医疗设备审批要求。不同地区的审核流程、要求和时间线都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功能上线时间的先后。
用户需出境后才能开通“高血压通知”功能
在Deidre看来,苹果对于健康功能的态度是极其严谨的。每一项功能都必须基于科学、经过临床指导,并且要充分保护用户隐私。这些功能的开发,是由医生、科学家、研究员和工程师们共同完成的。
“那在中国用户无法立即体验到这些新功能的情况下,新款Apple Watch的购买必要性是什么?”我追问道。
Deidre一方面承诺苹果正努力将这些功能引入中国,另一方面则将话题引向了当下产品线的价值。她指出,即便是缺少了部分新功能,今年的产品矩阵依然强大。从入门级的SE 3到旗舰级的Series 11和Ultra 3,每一款都提供了丰富的现有健康功能,包括新增的睡眠评分,也包括此前推出的平安确认、摔倒检测、车祸检测等等,而且今年是第一次,用户可以从三款全新的机型中做出选择,这本身就构成了独特的购买理由。
这其中,Deidre就向我安利了目前用户们可以享受到的“睡眠评分”功能。
这套评分机制能够评估用户“睡得好不好”。Deidre表示这个评分有着严谨的科学支撑。“我们的方法完全基于世界睡眠协会(World Sleep Society)的临床指导,它强调了睡眠质量的几个核心要素:睡眠时长、就寝时间的规律性以及睡眠中断的频率。”
睡眠评分
基于这一科学框架,Apple Watch将这些客观标准量化成一个透明的分数,让用户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哪个环节有待改进。“我们都知道睡眠对于身心恢复至关重要,”Deidre补充道,“但用户很难知道具体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透明的方式,让用户可以采取实际行动来提升睡眠质量。”这种用一种更易读的方式解析复杂健康指标,无疑是Apple Watch软件体验的核心魅力。
“SE 3是入门苹果生态的最佳敲门砖”
在今年推出的三款手表中,Apple Watch SE3的提升幅度十分明显。在采访中我同样坦言自己最喜欢的是这款全新的入门级手表。因为它在极具吸引力的价格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功能。
Apple Watch SE3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放在整个智能穿戴领域就会发现,SE3所处的2000元价位段,同样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在这个价位段,华为、三星等竞争对手甚至提供了心电图等更高级的健康监测功能。
那么,Apple Watch SE3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Deidre的回答清晰地勾勒出了这款产品的目标用户画像:那些手持iPhone,却从未踏入Apple Watch世界的“生态圈新人”。对于这些初次尝试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来说,SE3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Apple Watch SE3售价1999元起
它的产品力,一方面来自全天候显示、S10芯片等硬件上的“下放”,但更深层次的护城河,则在于苹果生态的无缝体验。用手表解锁Mac、在手腕上使用Apple Pay、或是“查找我的iPhone”,这些深度整合的体验,恰恰是其他品牌难以复制的。
这种对新用户的强大吸引力,也解释了另一个贯穿全场的问题:当软件更新不断抹平新旧设备的体验差异时,苹果又该如何说服老用户升级?
苹果或许并不急于此。为尽可能多的现有用户提供软件价值,与吸引新用户加入生态,这两者并不矛盾。从今年三大产品线更新能够看到,新款产品有着更强的耐用性、更长的续航和5G连接等升级理由,但今年的重点,同样是为那些站在生态门口的人,提供一块更好的“敲门砖”。
写在最后
一个小时的对话很快结束。通过这场对话,我们也能从中看到Apple Watch的产品方向:今年的目标并非执着于说服老用户更新换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蓝海,那就是手持iPhone,却从未感受过Apple Watch魅力的潜在用户。
为了降低他们的尝试门槛,苹果提供了近乎“无短板”且价格更实惠的Apple Watch SE3作为最佳“敲门砖”;为了解决新用户最关心的续航焦虑,苹果也带来了能够“全天+整夜”佩戴的Series 11。这种方向的转变,也让我们看到苹果相信,只要愿意戴上第一块Apple Watch,体验到那种无缝的生态联动,你终将离不开它。
当然,对于快充和健康功能在中国市场的这份“遗憾”,我们依然期待苹果能给出更有力的答案。毕竟,当竞争对手们在健康赛道上加速奔跑时,用户的耐心,或许并不会无限延长。
来源:手机中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