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地外交”,能让伊朗再次伟大?反美不坚决,就是坚决不反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6-16 16:37 1

摘要:1997年,美国地缘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中俄伊大三角”理论,其核心逻辑是:如果中俄伊三国联合,将动摇美国对欧亚大陆的霸权。这一构想源于冷战思维,试图用“陆权对抗海权”的框架解释21世纪的地缘政治。然而,2025年的现实早已打破这一理论的根基——

文|熊猫侠

前言

如果苏莱曼尼被清除时,阿朗能硬起来,这后续的一切可能都不会发生。当小弟一个个被拔除,现在的阿朗,只剩下炒冷饭了。

1997年,美国地缘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中俄伊大三角”理论,其核心逻辑是:如果中俄伊三国联合,将动摇美国对欧亚大陆的霸权。这一构想源于冷战思维,试图用“陆权对抗海权”的框架解释21世纪的地缘政治。然而,2025年的现实早已打破这一理论的根基——中国不再是“陆权国家”,而是全球产业链的主导者;俄罗斯的重心在欧洲而非中东;伊朗的军事与经济实力,已经“塌方了”,远不足以支撑“反美轴心”。

中俄都曾幻想过带上阿朗,奈何这位中东“旗手”很“慎战”,不仅怂还喜欢装叉,都快自身难保了还敢对东方搞平衡外交。就在印巴六比零后,伊朗迅速与印度打成战略合作伙伴,可是上海合作组织对以色列发动军事打击的书面谴责,印度却拒绝签字。这两个国家走到一起,还真有点卧龙凤雏的意思!

根据路透社报道,截止13日,至少20名伊朗高级指挥官在以色列对伊朗的空袭中丧生。阿朗的高层作为国内的“少数民族”,不愿意发动群众,不愿意扩大冲突,搞起了“求生外交”。

据凤凰卫视报道,伊朗副外长加里布阿巴迪最新对外透露:若以色列停止袭击,或可恢复核谈判。这表明阿朗仍对美西方心存幻想,就像叶利钦在克林顿面前的傻笑,除了被愚弄,伊朗注定也成为西方分食的羔羊!

为缓解制裁压力,伊朗副外长拉万奇公开向东方求援,要求尽快执行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的中伊25年协议。但是,阿朗还能值几个钱,在国际社会眼中,恐怕早已是战略负资了。

就在伊朗犹豫要不要倒向东方时,中国与沙特的贸易额已经是中伊的6倍。中国在沙特全权负责其新经济特区的建设,很显然东方有了新选择,阿朗想投靠的资本已经没了。

1. 三国战略目标的根本差异:

中国的“非对称战略自主”: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覆盖140国的“全球朋友圈”,2024年与沙特、阿联酋的能源合作占中东贸易总额的60%。其核心利益是保障能源安全与产业链主导权,而非卷入中东军事对抗。

俄罗斯的“实用主义”: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投入大量资源后,对中东事务的参与度下降。其与伊朗的合作曾以叙利亚为支点,但2024年叙利亚政局变化后,双方共同利益缩水。**俄罗斯更倾向于通过能源出口和欧洲市场维系生存**,而非绑定一个虚弱的伊朗。

伊朗的“反美叙事”困境:伊朗的军事短板(F-14战机是1970年代的遗产,革命卫队与国防军内耗严重)和经济依赖(石油出口占财政收入30%-50%)使其无法成为可靠的盟友。其“反美”口号更多是政治筹码,而非实际战略。

布热津斯基的理论本质是将中俄伊捆绑成“反美联盟”,迫使中国在中东承担更多军事风险,但是国运在我。

2025年的这场伊以冲突,或许正是“中俄伊大三角”破产的标志性时刻。当伊朗还在热衷“大三角”叙事时,还以为能待价而沽时,中俄的沉默与以色列的精准打击形成了强烈对比。

对于中国和俄罗斯而言,真正的破局之道不是绑定一个虚弱的伊朗,而是用产业升级、科技突围和多边主义重构全球秩序——这才是对“大三角”理论最深刻的超越。未来十年,中东的权力版图将取决于谁能提供稳定、安全和繁荣的解决方案。

当伊朗还在用“反美”标签吸引眼球时,中国正在用“一带一路”项目铺就共赢之路;当俄罗斯为欧洲市场焦头烂额时,中国已通过数字人民币和新能源技术重塑全球经济规则。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中,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不靠幻想,只靠实力的国家。

中东“小透明”

更致命的是,伊朗的军事体系早已成为西方情报网络的“透明人”。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6月15日,塞浦路斯总统赫里斯托表示,伊朗请求塞浦路斯向以色列传递信息。

被打了还主动求和,这种“跪着反击”的姿态,与其说是战略威慑,不如说是向西方传递“我们不威胁地区安全”的信号。当以色列空袭摧毁伊朗导弹指挥系统时,全球媒体直播了防空雷达被无人机瘫痪的全过程——这样的盟友,真的值得托付战略利益吗?

伊朗的问题不是外部围剿,而是内部崩塌。经济上,石油出口收入的90%用于偿还债务,制造业产值不足GDP的10%;军事上,F-14战机是1970年代的遗产,革命卫队与国防军的权力内耗让指挥系统形同虚设。

伊朗坍塌的导火索:苏莱曼尼

更致命的是,伊朗高层对“反美”叙事的依赖已异化为政治筹码——2020年苏莱曼尼被斩首时,伊朗副外长公开表示“美国是我们的朋友”;2024年导弹袭击前,革命卫队又向以色列发出“预警”。这种“既要反抗又要谈判”的矛盾操作,暴露出伊朗统治阶层对“反美”路线的虚伪性。

来源:熊猫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