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诗也能是描写唐代当时那些困守在宫观(道教建筑)中的女冠(女道士)其凄悲孤寂之情。李商隐曾经和女道士有交集。他在「送宫人入道」之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又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以「窃药」比喻女子学道求仙。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教宫观修行蔚成风气
陈持平:我书我画我说李商隐的「嫦娥」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其大意如下:
透过嵌有云母装饰的屏风,可以见到蜡烛深浓的影子。银河渐渐消失,晨星也沉没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中仙女嫦娥应该后悔曾经偷吃后羿的长生不老仙药,现在她只能在碧海蓝天中,夜夜陪伴着自己孤独的心。
本诗也能是描写唐代当时那些困守在宫观(道教建筑)中的女冠(女道士)其凄悲孤寂之情。李商隐曾经和女道士有交集。他在「送宫人入道」之诗中,曾把女冠比作「月娥孀独」,又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诗中,以「窃药」比喻女子学道求仙。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教宫观修行蔚成风气。入道之后,这些女道士们方才体验到宗教清规,及对人间原本爱情生活的失落和束缚。她们当然会有苦闷之情。本诗中所描述的孤寂感赤裸裸表达在「嫦娥应悔偷灵药」这一句。凡人妄想追求清高境界,但是在追求清高过程中,常常会使自己陷于更孤独之境。清高与孤独实在是一刃二面,一则独芳自赏,一则又会不甘寂寞,两难之间,矛盾不断。
本诗也可能是讽刺唐朝太监当权的黑暗面及讽刺唐宪宗的皇权旁落和当时的邦国无道。李商隐终身陷于「牛李党争」的之中,一生不得志。「牛李党争」是在宦官专权的唐朝,依附宦官的两派即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互相攻击斗争,从唐宪宗时期(805年)开始至唐宣宗时期(846年)才结束,长达40年。历史上把这次太监当权的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
每逢中秋佳节,我都有感「嫦娥」一诗,境界美,多感伤,于是乎又书又画,欲罢不能,自娱娱人,敬请欣赏。
作品欣赏
来源:科技联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