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9月23日,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步入联合国大厦时,本应平稳运行的自动扶梯突然停止。
文| 娱圈显眼包
编辑」娱圈显眼包
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接连遭遇“意外”,引发一系列戏剧性连锁反应。
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是否真如白宫所言是“蓄意羞辱”,还是另有隐情?
当一场普通的联合国大会演变成无端指责的闹剧,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当地时间9月23日,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步入联合国大厦时,本应平稳运行的自动扶梯突然停止。
这对夫妇被迫在扶梯中途停下,随后不得不步行上楼。这一幕被媒体捕捉,迅速成为各大新闻头条。
然而,特朗普的“不顺”并未就此结束。当他站上联大讲台准备发言时,提词器又出现故障。
面对这一突发状况,特朗普展现出了临场应变能力,他半开玩笑地表示:“操作这个提词器的人现在有大麻烦了”,并表示自己完全可以“从心发言”。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将这些意外归咎于联合国的故意刁难。
她声称特朗普不仅遭遇了“坏电梯”和“坏提词器”,而且在发言时音响设备传出的声音比其他人的音量更小,这一切“看上去不是巧合”。
联合国方面迅速作出回应,发言人杜加里克解释说,扶梯停运是因为特朗普的摄影工作人员在后退拍摄时不小心触发了安全装置。
至于提词器问题,杜加里克明确指出:“美国总统的提词器由白宫人员操作。”
这场“技术故障”风波本可到此为止,但白宫的过度反应却将其推向了更大的舆论漩涡。特朗普本人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称这三起事件“非常险恶”,并要求联合国立即展开调查。
那么,这些技术故障真的是针对特朗普的蓄意行为,还是白宫反应过度?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一事件竟然引发了美国人士对联合国的激烈抨击。
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杰西·沃特斯在节目中对联合国发出了惊人言论。
他猜测某些人试图通过突然停掉电梯伤害美国第一夫人,或让特朗普摔倒在地,称这是“叛乱”行为。
更令人震惊的是,沃特斯公开呼吁美国要么退出联合国,要么就“把它炸了”。
他甚至表示,最终目标就是彻底抹平联合国大厦,改成美国人需要的保障性住房。这种极端言论在公共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沃特斯第一次发表类似言论。
在本月初的一期节目中,当中俄敲定“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项目后,他就曾暗示可能有人会像轰炸北溪天然气管道一样轰炸这条管道。
沃特斯的言论虽然荒谬,但作为公共频道的新闻主持人,他的节目受众众多,影响力不容小觑。
这些激进言论背后,或许反映了美国一部分保守派对联合国长期以来的不满情绪。
而且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一直拒绝为联合国常规预算提供足够经费,导致联合国面临资金危机。
这种背景下,一场简单的技术故障如何演变成对国际组织的攻击?而在联大演讲中,特朗普又对中国做出了哪些不实指控?
在联大演讲中,特朗普不仅抨击联合国和欧洲。然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全面否定以及对中国的无端指责。
他声称气候变化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全球变暖也是“骗局”。还宣称中国制造了很多风力发电设备,但中国自己却“不愿使用风力发电”。
然而,这一说法很快被美国自己的媒体驳斥。CNN、《纽约时报》等美国主流媒体纷纷指出特朗普的言论与事实不符。
CNN明确表示,特朗普关于“中国不愿使用风电”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报道援引中国国家能源局2024年1月发布的数据称,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纽约时报》则补充道,中国拥有的风电场数量和装机容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风电,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中国规划建设的风电场规模依然巨大。
更有美媒引用美国加州非营利组织“全球能源监测机构”的数据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风电场位于中国。
这些铁一般的数据,让特朗普的指控不攻自破,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BBC还观察到,当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否认气候变化、反对使用可再生能源时,场下许多听众纷纷摇头,表示不认同。
那特朗普为何要在国际舞台上发表这些明显不符合事实的言论?他对新能源的敌视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样的政治考量?
特朗普对联合国的不满并非一时兴起。
在联大演讲中,他批评联合国没有“支持美国主导的和平努力”,声称自己“结束了7场战争”,却“从未接到联合国打来的电话,表示愿意帮助达成协议”。
这种言论传递出的信号很明确:美国希望脱离联合国框架处理多边问题。
特朗普主张在没有联合国帮助的情况下解决全球冲突,这反映了他“美国优先”的政策理念,希望回到一个由美国实力主导国际秩序的时代。
至于特朗普对新能源的敌视,背后有着明显的政治考量。
自今年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已经叫停了多个风电项目,尤其是纽约州已获批的海上风电项目也被强行“封杀”。
据彭博社能源财经预测,按照特朗普的政策走向,未来四年美国风电项目将完全陷入停滞,风电相关领域将会遭到进一步打击。
预计到2035年,美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在十年后将会下降56%。此外,这也是特朗普“表演型政治”的典型体现。
在联合国这样的国际舞台,发表惊世骇俗的言论,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媒体关注,强化其“挑战政治正确”的反建制形象。
对于他而言,话题的热度和媒体的版面,有时比言论本身的真实性更重要。
真相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能否成功煽动目标选民的情绪,并将舆论焦点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特朗普联大之行的“意外”本是可理性处理的小插曲,却因白宫的不当指控、媒体人的极端言论、总统的不实栽赃,演变为多重矛盾。
这不仅反映出美国内部与利益的撕裂,更让其在国际舞台上的“霸道逻辑”与“事实虚无”暴露无遗,进一步削弱了自身的国际公信力。
对于我们而言,还是需要警惕政治极化对国际关系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需要坚守事实,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只有基于事实的国际对话,才能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原文刊载海报新闻2025-09-25关于“红灯都拦不住!特朗普联大“开炮”,外媒和盟友看不下去了”
来源:科技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