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端私立医院:哮喘规范治疗齐守护,畅享呼吸更自由‌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5:25 1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定为“世界哮喘日”。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哮喘日主题‌是——“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for All.” ‌“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直指哮喘治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定为“世界哮喘日”。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哮喘日主题‌是——“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for All.” ‌“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直指哮喘治疗的核心问题——全球仍有大量患者因不规范用药而反复发作。据统计,我国哮喘患者超3000万,但控制率不足40%。这意味着,许多人在本该自由奔跑的年纪,却因“无法呼吸”而困在枷锁中。下面上海高端私立医院为大家科普哮喘的相关知识。

哮喘治疗的“误区”与“真相”

哮喘的本质是慢性气道炎症,需长期抗炎治疗,但现实中这些误区却让患者陷入恶性循环:

误区1:只在发作时用药,不发作就停药‌

许多患者误将哮喘当作“急性病”,只在气喘时使用急救药(如沙丁胺醇),却忽略长期抗炎治疗,导致气道炎症持续加重,肺功能加速下降。

误区2:担心激素副作用,抗拒吸入治疗‌

听到“激素”便联想到发胖、骨质疏松?实际上,吸入激素直接作用于气道,全身吸收量仅为口服药的1%~2%,安全性高。

误区3:症状消失=治愈?‌

哮喘是慢性病,症状缓解不代表炎症消失。擅自停药会导致复发风险激增,甚至诱发致命性哮喘发作。

规范化治疗:三步让哮喘“偃旗息鼓”‌

1、长期管理:抗炎是核心

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控制哮喘的基石药物,可有效抑制气道炎症。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ICS/LABA复方制剂)能进一步减少急性发作风险,保护肺功能。

2、阶梯治疗:精准调整用药

治疗需遵循“评估-调整-监测”循环:

评估‌:通过肺功能检查、症状评分等判断控制水平;调整‌:按需升级或降级药物剂量,避免过度治疗或不足;监测‌:峰流速仪居家监测、定期随访,防患于未然。

3、正确吸入:细节决定成败

吸入器是哮喘治疗的重要工具,临床数据显示,‌超50%患者未掌握正确吸入技巧‌,导致药物沉积不足,无法有效到达肺部,影响治疗效果。上海高端私立医院建议患者应认真学习吸入器使用技巧,必要时可向医生或药师寻求指导。

吸入治疗:为何是哮喘患者的“最佳拍档”?

与传统口服或静脉用药相比,吸入治疗具备无可替代的优势:

精准直达‌:药物以微颗粒形式直达气道,起效速度是口服药的10倍;副作用少‌:局部用药剂量仅为全身用药的1/50,避免激素全身性副作用;便携高效‌:装置小巧可随身携带,日常用药仅需1~2分钟。

目前主流吸入装置包括‌压力定量吸入器(pMDI)、干粉吸入器(DPI)、软雾吸入器(SMI)‌等,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呼吸能力个性化选择。

打破偏见:上海高端医院为您揭秘关于吸入激素的3个真相

Q:吸入激素会成瘾吗?‌

A:哮喘患者吸入激素不会成瘾‌。规范使用吸入激素是控制气道炎症的核心治疗手段,其作用机制不涉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存在药物依赖性。部分患者误认为的“依赖”实为停药后炎症复发,需长期维持治疗以稳定病情。

‌Q:孩子用了吸入激素会影响生长发育吗?‌

A:多中心研究显示,低剂量吸入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不会对儿童身高、骨龄或内分泌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我们更加需要关注哮喘未控制的危害‌:未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因‌反复气道炎症和缺氧‌,可能导致肺功能永久性损伤,甚至因长期缺氧间接影响全身发育。医生会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精准调整剂量,家长无需过度担忧。

Q:吸入装置用久了需要更换吗?‌

A:需定期清洁(如每周用干布擦拭),若装置计数器归零或出现故障,应及时更换。

‌哮喘虽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化吸入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像常人一样生活。值此世界哮喘日,我们呼吁:

患者‌:掌握吸入技巧,坚持规律用药;社会‌:提高吸入药物可及性,消除对激素的污名化;

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

本文由百汇医疗呼吸内科曾健副主任医师供稿。

来源:椿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