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各地中小学普遍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中小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逐步成为现实。点击视频↓↓↓
今天(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各地中小学普遍探索实施课间15分钟,中小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逐步成为现实。点击视频↓↓↓
01:45
01:45
此前,“把课间还给孩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让孩子趁课间走出教室、走进阳光,是大家的共同心声。
从2025春季学期开始,多地中小学普遍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为了“盘活”课间一刻钟,各学校花样整活,不仅让孩子重拾滚铁环、投沙包等传统游戏,还通过人工智能让课间活动更丰富,比如有的学校教孩子玩“机器狗”。丰富课间“菜单”,让孩子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课间一刻钟成了孩子的活力“一刻”。
推动“课间15分钟”常态化,是对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尊重,更是教育理念的进步。“身上有汗”体现对体魄强健的重视,“眼里有光”则是对精神活力的呵护,都有利于破解“小眼镜”“小胖墩”等难题。
教育是一个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过程。教育部还表示,全面落实教育方针,不仅让每个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而且要“心中有梦、脚下有力”。
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在宏大的改革蓝图中,也在课间的欢声笑语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让孩子在阳光下自由奔跑、健康成长,教育的意义也就熠熠生辉。
总监制丨闫帅南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石川
视频编辑丨孙宇航
编辑丨谭瑶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来源:轩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