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丝路古驿的千年通商印记,到产业园区的落地项目实景;从河西古镇的传统发展节奏,到招商助力的产业升级步伐。武威,正以招商引资激活发展活力,在现代产业浪潮中加速前行,铺就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从丝路古驿的千年通商印记,到产业园区的落地项目实景;从河西古镇的传统发展节奏,到招商助力的产业升级步伐。武威,正以招商引资激活发展活力,在现代产业浪潮中加速前行,铺就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武威市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深入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以机制创新破题、以大项目引领、以活动搭台、以政策护航,持续优化投资环境,推动到位资金量质齐升,为加快建设“两区两地”、构建“两擎牵引、五极迸发”高质量发展格局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位推动构建招商新局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硬支撑”。
武威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招商引资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常抓不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高频次研究部署、调度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形成了高位推动、狠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既当“指挥员”又当“排头兵”,带队赴上海、江苏、闽粤等地开展精准推介,以上率下,极大激发了各级各部门抓招商、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起“上下一心、全域协同”的招商工作格局。
不做“大水漫灌”的无用功,只做“精准滴灌”的务实活。武威市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精心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招商引资目标企业清单》《2025年投资机会清单》,梳理谋划延链补链项目416个、总投资1994亿元,实现“按图索骥”精准招商,一批“补链型”“强基型”项目相继落地,为产业升级筑牢了根基。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示范引领和带动影响下,全市上下一门心思找客商、话合作、谈项目,武威招商引资的“吸附效应”越来越强。
平台聚力提升引资实效
开放的平台,是招商引资的“黄金纽带”。武威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精心搭建多元化招商平台,以会为“媒”,借会引资,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专题招商推介活动。
从汇聚民营经济力量的“民企武威行”,到链接海外资源的“侨领侨商武威行”;从聚焦绿色生态产业和国际陆港外向型经济的云招商推介,到精准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湖南等先进地区的“产业合作·江浙行”“领军企业·闽粤行”等系列活动,武威的投资机遇、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得到广泛传播。
特别是在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上,武威市与浙能集团、三一重能等企业洽谈签约项目122项,主要涉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产业等多个领域,签约金额464.21亿元,创近年来新高。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项目签约,更持续扩大了武威的“朋友圈”,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武威市在吸引头部企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引进“三个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行业头部企业82家,落地投资项目124个,投资总额达663.21亿元。这些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项目落户武威,不仅直接贡献了投资增量,更通过技术溢出、管理示范、产业链整合等途径,有效提升了全市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持续释放。
按产业链招商,是武威市精准招商的“法宝”。武威市聚焦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和9条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通过精准招商和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引进关键环节企业和配套项目,推动外来投资结构从传统领域不断向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拓展优化。
“十四五”期间,全市签约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2006项,签约金额1888.94亿元;实施相关产业项目2052项,到位资金1622.95亿元。这一组数据清晰表明,产业链招商已成为武威招商引资的主旋律,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提升,产业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不断增强,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优化服务推动项目落地
项目落地是检验招商成效的“试金石”,只有让项目“落得下、长得大”,才能真正撑起产业发展的骨架。
新能源领域,中车武威民勤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一期已顺利投产,整体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0亿元,计划三年内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引进金风科技、特变电工等企业项目,构建起“风光发电—储能—装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现代农业领域,凉州区金山镇引进的甘肃鼎宁合泰农牧1.1亿元生猪项目,年出栏可达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数字经济领域,稻盛云武威智算中心落地凉州区,一期1000P高性能国产推理算力已正式投运,为“东数西算”武威节点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边是招商引资瓜熟蒂落,一边是项目建设热潮涌动,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双管齐下,无不彰显了武威市狠抓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3个月,从手续办理到要素保障,都有专人对接,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我们投资更安心、发展更有信心。”回想项目推进的过程,甘肃君墨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生智用“暖心”两个字形容。
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和“金名片”。武威市深谙此道,持续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注重政策协同,出台《关于加快文化旅游名市建设的意见》《武威市支持外向型经济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形成叠加效应。不断优化的政策环境,如同沃土滋养林木,吸引着更多客商了解武威、青睐武威、投资武威。
一个个优质项目的背后,是“靶向招商”的精准,更是“政策兑现”的担当。驰目武威大地,行走沃野田畴,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发展步伐铿锵有力,这份蓬勃生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底气”,更让招商热潮在武威大地奔涌不息。
新武威记者张婷
来源:武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