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张A4纸、几行黑字,背后却是整车厂连夜开的战略会、供应商被突然叫停的招标、还有猎头公司凌晨三点还在更新的Excel。
九月还没过完,汽车圈的人事公告已经刷屏到手指发麻。
一张A4纸、几行黑字,背后却是整车厂连夜开的战略会、供应商被突然叫停的招标、还有猎头公司凌晨三点还在更新的Excel。
没人再拿“人事变动”当公关稿看,那分明是一份份提前泄露的作战图:谁想补智能化的短板,谁打算在欧洲硬刚特斯拉,谁又悄悄在反腐刀口上舔血。
先说最扎眼的——小米。
雷军把“手机时代攒人脉”的看家本事直接搬到汽车赛道:兰博基尼的设计师刚落座,大众集团的自动驾驶负责人又被装进背包带走。
欧洲媒体一边吐槽“中国公司又来挖墙脚”,一边老老实实分析小米2026年登陆欧盟的杀伤力。
别忘了,小米的车还没大规模交付,高管名单已经比某些百年车企更国际范,这节奏不像造车,更像提前写PPT给投资人打预防针:到时候销量不行,至少团队阵容能顶一顶。
广汽那边则是另一种画风——公告栏里写“严壮立到龄退休”,食堂里聊的是“张跃赛被带走”。
供应链反腐像拆炸弹,一根线扯出五家供应商,电池、线束、塑料件,全是在招标里做过手脚的老面孔。
内部审计组把近三年合资项目翻了个底朝天,财务同事加班到隐形眼镜都戴不稳。
最尴尬的是,某些退休高管原本打算去三亚钓鱼,如今只能先配合调查,鱼竿暂时晾在车库。
广汽的教训一句话就能总结:电动化转型没要谁的命,腐败会先让老板们睡不好觉。
理想汽车的调整像极客改代码。
智驾部门被拆成十一个二级单元,其中三个只干一件事——用大模型替代高精地图。
领头的是八月份才从百度跳槽来的刘超,据说面试时直接跟李想拍桌子:不给数据权限就免谈。
结果权限给了,团队配了,目标也立了:2026年城区NOA不依赖高精地图,正面硬刚特斯拉FSD。
员工私下调侃,现在理想总部夜里亮灯最久的不是试制车间,而是AI训练机房,那排服务器嗡嗡响得像随时要起飞。
长安、吉利、长城、蔚来也没闲着。
长安把王辉推到阿维塔董事长的位置,明面上是“推进海外战略”,暗地里大家清楚——欧洲经销商太难缠,需要一个既能搞定设计评审又能陪意大利人喝Espresso的狠角色。
蔚来让任少卿兼了中科大的AI实验室职务,算盘打得精:高校算力便宜,学生便宜,论文还自带流量,一旦模型跑通,直接装进车里,比外包给供应商省掉一大笔“中间商差价”。
外资品牌的故事相对简单:雷诺CEO福兰把欧洲总部会议室的椅子重新排了一遍,裁员名单同步流出;采埃孚的柯皓哲提前下课,德国员工在总部门口拉横幅,反对“把裁员当业绩”。
一句话,他们也在换血,只是换得更疼,因为船大难调头,电动化浪潮卷过来,先淹死的往往是曾经最大的那艘。
把四十八位高管的履历摊在桌上,能看到三条清晰的线:
第一条是“技术补课线”。
比亚迪拉来斑马智行的王军,补的是智能座舱;理想砸钱搞AI大模型,补的是自动驾驶;小米全球猎杀设计师和算法大佬,补的是品牌与技术的国际话语权。
过去车企靠发动机、变速箱筑护城河,如今算力、数据、算法才是新城墙,谁的动作慢,谁就等于把脖子伸到别人刀下。
第二条是“反腐止血线”。
广汽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电池采购、项目招标、广告代理,每一道环节都可能藏着10%的“暗扣”。
电动化把利润压得比刀片还薄,再让蛀虫啃两口,财报直接没法看。
老板们终于想明白:不换思想就换人,不换人就换牢房。
第三条是“全球化抢人线”。
小米去欧洲卖车,先得让欧洲用户相信“这不是便宜的国产手机附赠四个轮子”。
把大众、兰博基尼的人挖过来,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同理,长安、蔚来、吉利也在北美、日本、以色列设“前哨站”,见到厉害的就打包带回国内。
未来两年,汽车猎头比卖车更赚钱,大概率是事实。
有人算过,这波人事地震后,自主车企平均高管流动率已经超过15%,远高于传统制造业的5%。
数字听起来吓人,其实说明行业还在剧烈洗牌。
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三座大山一起压过来,老经验一半作废,新技能树上全是空白。
老板们只能用最笨也最有效的办法——换人,换思路,换活法。
至于谁会先跑到终点,现在没人敢下结论。
唯一能确定的是,下一次人事公告发布时,今天看似重磅的变动,可能只是脚注。
汽车圈的故事一向如此:发动机熄火才听见心跳,刹车踩死才看清路标。
而此刻,所有人都在猛踩油门,没人想提前下车。
来源:午夜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