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中国的女企业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董明珠,可如果说到真正意义上的草根逆袭,周晓光的名字或许才更具传奇色彩。
提到中国的女企业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董明珠,可如果说到真正意义上的草根逆袭,周晓光的名字或许才更具传奇色彩。
2017年,一部由张译、殷桃主演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热播,讲述了几代浙商白手起家的奋斗史。
“即便渺小如一片鸡毛,只要站在风口,也能飞上天。”
这句话曾鼓舞了无数观众。而剧中女主角的原型,正是周晓光。
她出生于浙江诸暨的山村,16岁揣着母亲借来的20块钱北漂摆摊,靠卖绣花样起步,硬是在商海里拼杀四十年。
最终,她以330亿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第65位,成为浙江女首富。
可短短几年后,她却因为迷信许家印式的地产神话,把几十年积累的现金牛产业押在了错误的赌局上。
2018年,469亿债务压顶,豪宅被拍卖,她从“女首富”沦为“女首负”。
鸡毛飞上天时,她站在过风口;风停的时候,她摔得粉碎。
011978年的冬天,绿皮火车从浙江开往东北,一节车厢里,一个16岁的少女蜷缩在座位底下,用一件破旧的棉袄裹着身子。
白天她摆摊卖绣花样,晚上就这样打盹。
这个叫周晓光的女孩,带着母亲借来的20块钱,开始了她的北漂生涯。
一个月下来,她赚到380元,相当于工人两年的工资。
那一刻,她第一次发现,小小的饰品,竟能改变命运。
之后几年,她和丈夫虞云新在义乌市场摆摊,丈夫跑广东进货,她守在摊位卖货。
周晓光与众不同,别人是直接把货摊在一起,她不一样,她会翻杂志学明星的穿搭,把耳环、发卡、项链搭成明星同款,一摆上去就被抢空。
摊位扩张到门店,门店发展成小规模工厂,到90年代中期,夫妻俩已经是义乌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1995年,她咬牙拿出700万,创办了新光饰品,别人还在用简陋模具,她引进国外电镀生产线,组建设计团队。
2000年,她带着6000件新品登上香港国际珠宝展,结果一战成名,国外客户在厂门口排队下单。
很快,新光饰品年营收突破30亿,成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标杆,施华洛世奇主动合作,还专机邀请她赴奥地利总部参观。
她,从火车座位底下的女孩,成了饰品女王。
022016年,新光集团通过借壳安徽方圆支承成功上市,摇身一变,成为A股公司。
那一年,新光集团资产总额突破800亿,周晓光与丈夫虞云新的合并身家飙升至300亿。
她登上浙江女首富的宝座。
那几年,周晓光几乎是创业女性的代言人,义乌的骄傲、资本市场的宠儿、央视报道的励志典范。她的奋斗故事甚至被改编成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被无数观众津津乐道。
但在风光背后,她的野心也在悄悄膨胀。
饰品再大,终归是轻资产,市场容量有限,她把目光盯向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财富神话:房地产。
2000年代,房地产是最疯狂的赛道,许家印、王健林的财富故事,每年都在刷新记录。
周晓光心想:“饰品再赚钱,也比不上盖楼来得快。”
于是,2004年,她成立新光房地产,收购万厦房产,先后开发了义乌世贸中心、东阳国际建材城,还豪掷数十亿建香格里拉酒店。
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很多房企收缩战线,她却反其道而行,一口气吞下7家濒临破产的地产公司。
那时候,她的姿态更像一位豪赌的玩家,而不是稳扎稳打的商人。
为了支撑庞大的地产版图,她开始不断融资:
在地产这条赛道上,周晓光走得格外激进,为了支撑庞大的盘子,她几乎不计代价地去融资。
2011年,新光第一次发行债券“11新光债”,拿下16亿元,算是初次试水。
尝到甜头后,到2016年,仅一年时间,她就连续发行了6只债券,吸金超过90亿元。
与此同时,她还与投资机构签下了颇具冒险意味的对赌协议,承诺未来三年净利润不低于40亿。
这些钱大多没有回到她熟悉的饰品主业,而是被一股脑投进了地产。
她模仿许家印的打法:疯狂扩张、跑马圈地,希望用规模堆出下一个财富神话。
但问题在于,饰品是轻资产,讲究快周转、快反应;房地产却是重资产,动辄几十亿资金沉淀,周期长、风险高。
在饰品行业,她是内行,可在地产里,她只是盲目的追随者。
032017年之后,楼市调控加码,房子卖不动了,银行收紧贷款,现金流断裂。
2018年9月,周晓光没能按时兑付30亿元债券,正式违约,资本市场哗然,评级机构纷纷下调新光债券信用等级。
接下来,多只债券密集到期,雪球越滚越大,最终,新光集团的总债务被曝高达469亿。
与此同时,违规担保、资金占用、信息披露不实等问题一一暴露。
证监会下达处罚,深交所问询不断。
法院查封了她的多处豪宅,拍卖公告挂在司法平台上,几套千万别墅无人问津,荒草丛生,场面凄凉。
周晓光本人,也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她不能乘坐飞机、不能住星级酒店、不能高消费。
更可惜的是,原本健康的新光饰品,也被地产债拖累,资金链被掏空,研发停滞,外贸客户流失。
2021年,新光圆成退市,周晓光彻底告别资本舞台。
很多人说周晓光贪心,明明已经是行业龙头,还要跨界追风口,也有人说她是“时运不济”,刚好赶上地产调控。
但本质原因是盲目崇拜别人,缺乏对风险的敬畏。
鸡毛确实能飞上天,可风停的时候,它终究落地。
对后来者来说,这是一记警钟:别人的成功路径,不一定适合你。
财富的关键,不是追风口,而是守住自己的根基。
周晓光如果始终专注饰品,或许今天已经是“东方施华洛世奇”的掌舵人,但因为那场豪赌,她把几十年的心血,都押在了地产这场错误的赌局里。
从“女首富”到“女首负”,只是一念之间。
来源:她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