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期内容中,航小图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刊的发展历程。今日,航小图将为大家呈现我校图书馆特藏部所珍藏的另一系列内刊——《教学》。该内刊聚焦于教学领域,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分享与探讨教学方法、策略等内容,持续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上期内容中,航小图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刊的发展历程。今日,航小图将为大家呈现我校图书馆特藏部所珍藏的另一系列内刊——《教学》。该内刊聚焦于教学领域,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分享与探讨教学方法、策略等内容,持续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01
期刊信息及馆藏信息
《教学》创刊于1956年3月,1959年停刊,1963年3月复刊。发行期间,北京航空学院“教学”编辑室、北京航空学院印刷所和北京航空学院教材科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分别负责刊物的编纂、印刷和发行工作。此刊物发行期间为双月出版,确保了教学相关信息的定期传播。从内容来看,该期刊聚焦教学领域,主要涵盖教学经验的总结与交流,促进教师间知识与方法的共享;同时积极引入苏联的先进教学经验,为国内教学注入新的理念与思路。
我校图书馆特藏部精心珍藏了四期《教学》期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1956年3月3日出版的创刊号。创刊号中的发刊词清晰阐明了办刊宗旨,旨在系统总结并广泛推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先进且具创造性的经验,进而提升全院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此外,该期刊还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它以文字形式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和学院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意图与指示意见,确保全体教师和相关教学工作人员能够准确接收并遵循要求,保障教学工作依照既定规划有序、高效开展。
《教学》第1-4期封面
《教学》发刊词
02
期刊主要内容
在众多文章中,有两篇格外值得关注。其一为史超礼教授所发表的《我是怎样在讲课中贯彻政治思想教育的》。史超礼教授深耕《航空概论》教学领域三十余载,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精心编写了多个版本的《航空概论》教科书。《航空概论》这门课程,自1952年我校建校伊始便已开设,它既是大一学生共同修习的基础课程,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具深厚历史底蕴与鲜明航空特色的课程之一。鉴于此,在该课程教学中贯彻政治思想教育显得尤为关键。
史超礼等人编著的多版《航空概论》
上图分别为1955级、1978级-1985级、1986级-1991级教材
在授课实践里,史超礼教授从三个维度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首先是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史教授深入介绍中国古代航空科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引导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国人卓越的创造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国际主义教育方面,他通过具体事例详细阐述苏联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进程中给予的无私援助,包括助力我国建立空军以及推动航空事业建设等,培养同学们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其次是马克思列宁辩证主义世界观教育。史教授在课堂上巧妙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深入剖析航空科学的发展脉络与内在联系,逐步引导同学们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帮助他们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理解知识。最后是培养同学们对航空及各自专业的热爱。史教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广泛介绍航空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不过分追求知识的深度,而是着力拓展知识的广度,激发同学们对航空领域及自身专业的兴趣。
史超礼教授《我是怎样在讲课中贯彻政治思想教育的》
另一篇值得关注的文章是林士谔教授的《我对党如何领导教学改革的一点体会》。林教授指出,在高等教育改革初期,国内在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极为有限。彼时,唯一正确的发展方针便是坚定地学习苏联的先进教育经验,将苏联的全套教育制度经过适当微调后,直接作为我国教学改革的基础。尽管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部分内容与中国国情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但这一举措基本完成了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任务。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第二步任务是让新的教学制度更加贴合中国实际情况。当时,党和领导秉持“学得少一点,学得好一点”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和资料。林教授在文章中呼吁,每位教师都应当积极履行责任,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他还建议前几届毕业生、相关领导以及工程师也应广泛参与到意见征集中来,期望能够在教学改革已取得的独特成就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的突破与发展。
林士谔教授《我对党如何领导教学改革的一点体会》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