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遇难飞机,居然是1958年制造?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5 14:01 1

摘要: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终年62岁。我不是学建筑的,但10年前就听说过俞教授的大名,没想到再次看到他的名字居然是在这样的新闻上。

巴西当地时间9月23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俞孔坚教授不幸遭遇坠机身亡,终年62岁。我不是学建筑的,但10年前就听说过俞教授的大名,没想到再次看到他的名字居然是在这样的新闻上。

俞孔坚

我想起上次科比的飞机失事,我不想说天妒英才,因为这样的说法有点迷信 ,事情发生,我们活着的人最应该做的事是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俞孔坚遇难飞机1958年制造,是否存在部件老化?

我看了新闻,令我感到震惊的是,俞教授乘坐的塞斯纳175飞机(Cessna),是一种单引擎四座小型飞机,制造于1958年,这意味着它服役已经超过六十年。

60年,对于任何高科技、高精密的交通工具来说,都属于极端高龄。我查了下资料,这样的飞机必然存在材料疲劳、腐蚀、线路老化等风险。

飞机安不安全,关键看它的结构和重要部件能不能可靠运作。1958年制造的飞机大量使用金属,尤其是铝合金,这些材料长期承受飞行中的压力、反复受力以及环境变化,都会慢慢出现微小裂纹和腐蚀。即便现代飞机在设计时会留有安全余量,但任何材料都有使用寿命,终究会老化。即便定期检查、维修、换零件,也不能彻底消除老化的风险。尤其是机翼、起落架和发动机这些核心部位,一旦有微小裂纹,在极端情况下就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类似机型是否还服役?

除了俞教授乘坐的这架,是否还有类似老龄机型仍在服役?我查了下资料:有,但非常少。

在全球范围内,民用航空对超过三十年的老飞机都有严格限制,三十年以上的几乎都退出了商业航班。而军用飞机有时会延长服役时间,但通常需要大规模改装,并更换核心部件。

另外,只有在偏远地区或特殊用途下,老旧飞机才可能被使用,比如支线航班、训练机或货运飞机。这类飞机飞行次数少,维护费用高,而且零件不容易买到,所以风险更大。类似俞教授乘坐的这种60年老古董属于极端情况,这种飞机继续使用,危险极大。

历史上的类似事故

老旧飞机,尤其是单引擎小型飞机,发生事故并不少见。这类飞机的安全设计冗余比大型民航客机低,飞行中更容易受天气变化、机械故障和飞行操作影响,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难通过系统备份弥补。

2004年12月7日,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发生一起比奇T-34飞机坠毁事故,原因是飞机左翼在空中脱落。NTSB调查发现,机翼承重部位存在严重疲劳裂纹,长期使用导致结构老化,裂纹逐渐扩大,最终在飞行中造成机翼失效。

比奇 T-34

还有很多人会想到2020年科比·布莱恩特的直升机事故。虽然直升机和固定翼小型飞机的飞行原理不同,但安全逻辑很多方面都一样。科比所乘的直升机也是中型飞机,而非大型飞机。

科比事故飞机

我查了下资料。从全球航空安全数据来看,单引擎小型飞机的坠机概率远高于大型民航客机。一是维护标准参差不齐。很多单引擎小型飞机为私人所有,运营方常常会因为控制成本,降低维护投入。部分老旧机型存在能修不换的情况,老化等隐患很容易在飞行中导致突发故障。

二是飞行员资质与训练存在差距。大型民航客机飞行员需经过严格训练,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较强;而部分单引擎小型飞机的飞行员,训练强度和应急处置经验不足,遇到发动机故障、天气突变等突发状况时,处置不当很可能加剧事故后果。

俞教授这次事件给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对于单引擎小型飞机,尤其是老旧机型,不能仅靠 飞行经验或侥幸心理保障安全。必须从源头把控,选择机况达标的飞机,严格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加强对私人飞机的监管,同时提高飞行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每一个环节都落实到位,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来源:学术星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