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收视跌到0.3那天,剧方一句话没喊冤,只在抖音甩出一条张一山“变脸”cut,点赞一夜飙到八十万。
张一山那张脸一出现在谍战剧里,弹幕先笑场:这不是刘星长大了吗?
偏偏《守护者们》让他一人演俩,一个怂包翻译官,一个冷面特工,自己抓自己,像左手打右手。
观众原本准备看枪火,结果先被“丁一”的东北大碴子口音绊了一跤,笑点来得比子弹快。
收视跌到0.3那天,剧方一句话没喊冤,只在抖音甩出一条张一山“变脸”cut,点赞一夜飙到八十万。
年轻人发现,原来谍战也能当喜剧切片看,二创区里“丁一”被P成表情包,扛着枪跳科目三,鬼畜播放量两百万,比正片还火。
豆瓣停在7.1,分不高,却稳得奇怪——打一星的嫌“儿戏”,打四星的就说“解压”,吵了三百多楼,热度反而挂住。
同档期硬茬子多:《大江大河3》带着年代滤镜杀回来,《奔跑宿命》把苦情熬成浓汤,《守护者们》像盘凉拌菜,清爽却不上桌。
央视索福瑞0.45的回升,听起来像回光返照,却足够让平台内部群里松一口气——招商PPT终于能写“逆势上扬”四个小字。
背后操盘手是完美世界,砸1.2亿,请来过《风声》电视剧版的周游,又攒了《伪装者》的编剧,本想复刻“明家三兄弟”的暧昧张力,结果写着写着就拐到轻喜剧。
投资人私下吐槽:剧本围读时所有人笑到拍桌子,以为稳了,忘了电视台要的是“严肃”。
张一山倒看得开,杀青宴上跟工作人员打趣:“就当给00后做谍战启蒙,先让他们笑,再让他们知道当年有人真的在暗处玩命。
”转头签了正午阳光的《艰难的制造》,现实题材,灰头土脸的那种,像是自我校正:喜剧试过,该回去啃点苦骨头。
韩东君没到场,还在《水门桥》组里啃雪,据说脸冻得连假肢都贴不上。
他这两年专挑主旋律,把自己锻造成“硬汉概念股”。
张天爱走了另一条赛道,去《浪姐4》唱跳,一公舞台路透出来,腰细得让网友喊“姐姐杀我”,顺手给待播的《阿麦从军》带了一波免费热搜。
B站up主把《守护者们》剪成“谍战脱口秀”,弹幕飘过一句大实话:类型剧就像老胡同,不拆不行,全拆又没了味儿。
轻喜剧这勺糖,放多了齁,放少了苦,厨师只能凭手感。
业内听说猕猴桃已在磨《暗夜行者2》,打算把糖换成辣椒,继续试错。
电视台的老派购片主任摇头:谍战就得盘靓条顺的“信仰感”,插科打诨算怎么回事。
可数据组年轻人把报表甩过去:0.45里三分之二来自OTT,观众用遥控器投票,也用倍速投票。
老主任看完沉默,回家把老伴跳广场舞的视频也剪了个鬼畜,居然觉得挺带感。
剧里“丁一”最后真的死了,死法黑色幽默:被自己人误认成汉奸,一枪崩在巷口。
张一山在花絮里躺在地上不起来,跟导演商量:“要不让他临死前再整段rap?
”导演没答应,却补了一个长镜头,让那张笑脸慢慢僵住,笑比哭难看。
弹幕罕见地安静了三秒,有人打出一句“原来逗比也会疼”。
收视曲线像心电图,起搏完这一下,后面是平还是跳,没人敢打保票。
观众换台比翻书快,唯一确定的是:下次再有人把谍战做成喜剧,大家会先想起“丁一”那张欠揍的脸,然后决定要不要给三集机会。
创新这条胡同,黑灯瞎火,总得有人先摸着墙往前走,摔了跟头,也顺手把路灯点亮一点。
来源:坦荡的咖啡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