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玩法!高效办公,充电、存储、拓展三合一,BricBloc评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4:41 1

摘要:在多设备办公与移动创作场景中,充电器、拓展坞、移动硬盘往往各自为战 —— 桌面被杂乱线材缠绕,出差时需携带多件设备,多设备协同效率大打折扣。

前言

在多设备办公与移动创作场景中,充电器、拓展坞、移动硬盘往往各自为战 —— 桌面被杂乱线材缠绕,出差时需携带多件设备,多设备协同效率大打折扣。

而 BricBloc 的出现,恰好打破了这一 “功能割裂” 的现状,它以 “模块化组合” 为核心,将 67W 氮化镓快充、SSD 移动存储、4K 拓展坞三大核心功能融为一体,支持 7 种形态自由搭配,堪称 “桌面功能集成神器”。

下面,就来看看这款 BricBloc的性能表现如何吧!

开箱介绍

充电器外包装采用简约牛皮纸盒设计,中间雕有“Bricbloc”品牌字样。

取出包装内所有物品,除BricBloc本体外,另拥有充电线材、转换插脚、收纳袋、使用手册等。

BricBloc 的外壳选用V0 等级防火 PC 材料与 ABS 材质复合搭配,兼顾防火安全性与结构稳定性;制作上采用双色膜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表面特别做了细纹磨砂处理,观感上与手机AG磨砂玻璃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该外观设计荣获2025 德国IF设计奖和第六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提名奖,并获得3项专利。

BricBloc拥有三个模块,从左到右分别为充电器、SSD移动硬盘和拓展坞,模块之间通过磁吸触点(Pogo Pin)连接。

Pogo Pin特写,磁吸模块化设计组装更为便捷灵活,探针采用高速POGO PIN 24K镀金材质。

HUB面板

USB-C1:全功能type-C,10Gbps 5V2A,9V2.45A,12V2.59A,15V2.6A,20V3.1A(62W 最大)

USB-C2:充电/数据,10Gbps 5V1A(5W)

USB-A:USB3.2 Gen2,10Gbps 5V1A(5W)

HDMI:HDMI2.0 4K@60Hz

SSD

USB-C3:PD3.0 输出 Power 5V2A,9V2.45A,12V2.59A,15V2.6A,20V3.1A(62W 最大)

充电:通过Pogo Pin连接,支持67W快充(没有 Pogo Pin连接,无法充电)

SSD:1*SSD-M.2-2230

产品形态:Type-C SSD

LED指示灯:白色

GaN

输入:100-240V 50/60Hz 1.5A

输出协议:
PD3.0/QC3.0/FCP/SCP/AFC/Apple 2.4A/DCP/PPS

PD电源输出:Type-C4/Pogo Pin: 67W | Pogo Pin+Type-C4: 45W+22W

插座:墙插接口兼容欧盟和英国插头接口。

认证:
CCC/CE/FCC/ROHS/WEEE/EU/ERP/DOE/CEC

USB-C4:5V3A,9V3A,12V3A,15V3A,20V3.35A,3.3-21V 3A(67W Max)

BricBloc底部面板上丝印相关规格参数,产品通过CE、3C、RoHS等安全认证。

型号:H5311;

输入:100-240V~ 50/60Hz,1.5A;

输出:

Type-C:5V/3A、9V/3A、12V/3A、15V/3A、3.3-21V3A、20V/3.35A(67W Max);

Pogo Pin:5V/3A、9V/3A、12V/3A、15V/3A、3.3-21V3A、20V/3.35A(67W Max);

Type-C+Pogo Pin:22.0W+45.0W;

制造商:广州昆仰电子有限公司

BricBloc采用可折叠式插脚设计,外出旅行收纳也不易剐蹭其它设备表面。

附赠欧规与英规替换脚插。

套装内配套的充电线材为 C to C 类型,使用魔术贴扎带固定。

同时,线材线身为尼龙编织材质制作,拥有良好的耐弯折、耐磨损特性,使用寿命更长久。

线材子端外壳与线身连接处拥有加厚注塑设计,更抗摇摆;此外,子端外壳上丝印“Bricbloc”标识。

Type-C 端子内部为24针满 PIN 脚设计,或支持更多拓展功能。

通过 POWER-Z KM003C 测试仪读取线材信息,E-marker 芯片显示该线材支持20V5A供电,同时具备USB 3.2/USB4 Gen2(10Gb/20Gb)的传输速率。

线材长度约为98cm,满足用户日常使用时的连接需求。

BricBloc长度约为74.96mm。

BricBloc高度约为70.23mm。

BricBloc宽(厚)度约为29.82mm,体积约为 156.99cm³。

GaN模块高度约为39.82mm,可以计算出该模块体积约为83.39cm³,以充电器功率67W计算,该模块的功率密度约为0.80W/cm³

实测GaN模块重量约为107.3g。

SSD模块重量约为47.5g。

拓展坞模块重量约为36.1g。

BricBloc总重量约为190.5g。

与苹果原装67W充电器相比,体积方面更有优势。

协议测试

协议测试模块主要测试充电器完整的快充协议,用户可以根据具体的协议来匹配输出设备,从而获得更好的快充体验。

通过 POWER-Z KM003C测试仪读取 USB-C4 端口,实测该端口支持 QC3.0、FCP、SCP、AFC、PD3.0、PPS、QC5、DCP和Apple 2.4A等快充协议。

PDO报文方面,USB-C4 端口具备 5V/3A、9V/3A、12V/3A、15V/3A 和 20V/3.35A五组固定电压,以及5-21V/3A一组 PPS 电压档位。

测试档位结果与POWER-Z P240测试仪诱骗档位一致。

将SSD模块与GaN模块叠加后,读取 USB-C4 端口,实测该端口支持 QC3.0、FCP、SCP、AFC、PD3.0、DCP和Apple 2.4A等快充协议。与单GaN模块相比,缺少PPS、QC5协议,PD67W降至22W。

PDO报文方面,叠加后USB-C4 端口具备 5V/3A、9V/2.44A、12V/1.83A、15V/1.46A 和 20V/1.10A五组固定电压档位。

将HUB模块、SSD模块、GaN模块叠加后,读取 USB-C4 端口,实测该端口支持 QC3.0、FCP、SCP、AFC、PD3.0、DCP和Apple 2.4A等快充协议。与单GaN模块相比,同样缺少PPS、QC5协议,PD67W降至22W。

PDO报文方面,三模块叠加后USB-C4 端口具备 5V/3A、9V/2.44A、12V/1.83A、15V/1.46A 和 20V/1.10A五组固定电压档位。

与GaN模块叠加后,读取SSD模块 USB-C3 端口,实测该端口支持 PD3.0快充协议。

PDO报文方面,USB-C3 端口具备 5V/2A、9V/2.44A、12V/2.58A、15V/2.67A 和 20V/3A五组固定电压档位。

三模块叠加后,读取SSD模块 USB-C1 端口,实测该端口支持 PD3.0快充协议。

PDO报文方面,USB-C3 端口具备 5V/0.90A、9V/1.88A、12V/2.16A、15V/2.33A 和 20V/2.75A五组固定电压档位。

通过 POWER-Z KM003C测试仪读取USB-C2端口协议,实测该端口不具备充电协议。

通过 POWER-Z KM003C测试仪读取USB-A端口协议,实测该端口不具备充电协议。

设备支持介绍

BricBloc其支持PD协议,对苹果系手机可实现更好的兼容性,充电头网将iPhone 历代机型进行了相应汇总。

苹果手机家族中,iPhone 8系列首次搭载PD协议,由此得知当前支持PD协议的iPhone手机为iPhone 8-16系列。绿联 45W 2C1A 伸缩线氮化镓充电器可为该系列提供优秀的快充体验。

场景实测

BricBloc与传统充电器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功能不单单仅局限于充电,对于办公、设计、游戏等用户人群来说拓展坞和移动存储是绕不开的场景。

BricBloc搭配ROG 掌机进行游戏体验,实测可完美对游戏机进行充电以及视频扩展,游戏画面同步丝滑不卡顿,无需担心掌机续航问题。

在测试中的连接线材为原装 C to C 数据线,实测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电等设备,其显示的规格为4K(3840*2160p)@60Hz,输入为HDMI 信号源,与标称相符合。

使用BricBloc中的SSD模块连接iPhone 16 Pro Max,在设置中可以查看手机已读取到“BricBloc”硬盘,对于时常传输视频文件或拷贝资料的用户来说十分友好。

BricBloc搭配 iPad Air 平板或其他支持拓展功能的手机后,也能通过C to C 高规线材连接后拓展显示,大屏幕观影或处理日常小工作。

搭配BricBloc,使用iPhone 16 Pro Max也能实现投屏、充电两不误。

实测MacBook Pro 16 M4 Pro也可通过 BricBloc拓展显示屏办公,充电扩展坞的USB-A 端口也可外接键鼠等外设,BricBloc在做到功能全面的同时兼顾了桌面的整洁。

而对于笔记本双屏同显/异显也能轻松实现,在实际操作时,测试人员也没有感觉到任何延迟,满足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

BricBloc超小巧的体积可随意塞入口袋,多功能设计堪称移动工作神器,并且磁吸设计也不容易弄丢模块。

SSD模块传输测试

Bricbloc内置的512G SSD(最高1TB ),提供最高1000MB/S的读写速度,对于摄影师、内容创作者还是自由职业者来说,在充电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重要文件,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实际效果如何?下面分别使用macOS 系统和Windows 系统进行实测。

在 macOS 系统端,使用原装 C to C 线材连接 MacBook Pro 16 M4 Pro款笔电与SSD模块进行测试。

通过 Disk Speed Test 测试, USB-C 端口的读取速度可达1599.4MB/s,写入速度可达890.9MB/s。

重复以上连接方式,测试主设备更换为搭载 Windows 系统的华为MateBook X Pro笔电。

通过 CrystalDiskMark 测速软件,USB-C端口的读取速度可达1062.20MB/s,写入速度可达1052.16MB/s,达到USB 3.2规格。

将电脑中约16GB大型混合压缩文件传输至SSD模块,传输速度约为687MB/s。

产品测试

接下来就带大家看一看这款扩展坞的具体使用体验,充电头网会从兼容性测试、充电全程测试、待机功耗测试等方面带大家全方位了解这款充电器。

充电兼容性测试

针对 BricBloc 的充电兼容性测试,此次选用了数十款设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USB-C1(55W)

使用BricBloc的C1口为iPhone 16 Pro 进行充电,POWER-Z KM003C实测功率为14.77V 1.78A 26.22W。

使用BricBloc的USB-C1口为MacBook Pro 16 M4 Pro 进行充电,POWER-Z KM003C实测功率为19.51V 3.07A 59.83W。

从测试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在BricBloc的USB-C1口由于仅支持PD协议,测试的设备中,大部分手机握手5V电压,掌机、笔电以及苹果系产品可以握手15V或20V电压。

将测试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充电功率最高的为华为MateBook X Pro 的51.16W,支持大功率PD协议的设备基本都能达到快充水平,特别是苹果系设备,可完美兼容,其余安卓设备由于协议的限制充电功率较低。

USB-C3(62W)

使用BricBloc的C3口为MacBook Pro 16 M4 Pro进行充电,POWER-Z KM003C实测功率为19.56V 3.06A 59.94W。

与USB-C1相同,在BricBloc的USB-C3口由于仅支持PD协议,测试的设备中,大部分手机握手5V电压,掌机、笔电以及苹果系产品可以握手15V或20V电压。

将测试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对于支持大功率PD协议的设备基本能有较好的兼容性,如联想拯救者 LEGION GO S 充电功率达55.73W,iPhone全系充电功率均在20W以上,大部分安卓机型充电功率在9-15W之间。

USB-C4(67W)

通过 POWER-Z KM003C 测试 BricBloc套装连接 MacBook Pro 16 笔电的Type-C 端口,实测当前笔电输入端功率为19.79V 3.32A 65.70W。

将数据汇总成表格,可以看出,USB-C4口测试机型基本都能握手9V、15V、20V电压。

将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可以看出,手机设备的充电功率维持在17-32W范围浮动,其中红魔9S Pro+充电功率达53.14W,对于平板电脑、笔电等设备更兼容 PD 快充,因此充电功率更高,普遍在60W以上。

USB-A

由于BricBloc的USB-A口主要属性在于拓展而非充电,因此充电功率相较于其他端口要更为保守。

将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可以看出,设备的充电功率6W左右,可实现手机基本的充电续航,对于桌面小风扇、小台灯或耳机手表充电的话完全够用。

多口输出测试

使用BricBloc的C1、C4 口对iPhone 16和iPhone 16 Pro 同时充电,功率分别为20.91W、21.06W。

使用BricBloc的C1、C2口对MacBook Pro 16 M4 Pro和iPhone 16 Pro 同时充电,功率分别为59.84W、7.39W。

使用BricBloc为耳机、手表和两台手机同时充电,从左到右充电功率分别为21.46W、1.76W、18.57W、0.62W。

充电全程测试

BricBloc最大输出功率67W,在测试设备方面充电头网选用了 iPhone 16 Pro Max 作为测试对象,将BricBloc与 iPhone 16 Pro Max 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并接通电源,测试结果如下。

接通电源后握手15V电压,前11分钟功率稳定在28W左右;随后功率下降至21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27分钟;随后功率下降至15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39分钟;第56分钟时,电压由15V变为5V,随后功率下降至9W并充电至第1小时03分钟;随后开始进入涓流充电模式,直至充满,充电全程耗时约2小时26分钟。

绘制出折线图,可以看出,BricBloc为 iPhone 16 Pro Max 充电至50%耗时26分钟,充至80%耗时59分钟,充至100%耗时2小时26分钟。

与苹果70W原装充电器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充电曲线高度一致,BricBloc涓流充电时间要比苹果70W原装充电器稍长6分钟。

下面将测试笔记本充电表现,测试设备方面充电头网选用了 MacBook Pro 16 M4 Pro 作为测试对象,将BricBloc与 MacBook Pro 16 M4 Pro 放置于25℃的恒温箱中,并接通电源,测试结果如下。

接通电源后握手20V电压,前12分钟功率稳定在64W左右;随后功率上升至66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1小时11分钟;随后功率下降,以52W左右并持续充电至第1小时33分钟;随后功率呈“曲线”下降,并进入涓流充电,直至充满,充电全程耗时约2小时09分钟。

绘制出折线图,可以看出,BricBloc为 MacBook Pro 16 M4 Pro 充电至50%耗时49分钟,充至80%耗时1小时20分钟,充至100%耗时2小时08分钟,整体充电速度非常迅速。

通过充电头网对iPhone 16全系充电测试,BricBloc对iPhone 16全系均能通过有线充电兼容性测试,在有线充电速度中,实测对iPhone 16 Pro Max 30分可充入56%电量,充满仅需2小时26分钟,与苹果原厂70W充电速度基本一致,综上所述,BricBloc通过ChargerLAB iPhone 16 快充性能测试。

空载功耗测试

充电器在插座上插着不使用的情况下是否会浪费电,具体会损耗多少电能,这是许多读者心中的疑问,待机功耗环节就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将充电器插在横河功率计的插座上,并读取功率计上的数据,测试结果如下。

经过功率计测试,充电器在220V 50Hz 电压下的空载功耗为0.33W,换算下来一年损耗的电能约为2.89KW·h,若市电价为0.6元/KW·h,则充电器一年的电费约为1.73元左右。

再来看看在110V 60Hz 电压下的空载功耗,使用功率计读取的功耗为0.067W,换算下来一年损耗的电能约2.45KW·h,若市电价为0.6元/KW·h,则充电器一年的电费约为1.47元左右。

转换效率测试

充电器本质上是一种转换设备,过程中会有损耗,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来;充电器从插座上汲取的功率往往会比充电器标注的功率大一些;将 BricBloc在220V 50Hz 和110V 60Hz 交流输入的情况下分别进行转换效率测试,下图是测试结果。

先来看看220V 50Hz电压下转换效率如何,整体转换效率在78.49-91.47%之间;其中转换效率最高的是20V3.35A档位,转换效率达到了91.47%;转换效率最低的是5V3A档位,转换效率为78.49%。

再来看看110V 60Hz电压下的转换效率,整体的转换效率在80.41-90.95%之间;其中转换效率最高的是20V3.35A档位,转换效率达到了90.95%;转换效率最低的是5V3A档位,转换效率为80.41%。

整体来看,BricBloc在两类电压下的转换效率在同类充电器中属于主流水平,最高转换效率达到了91.47%,表现不错。

纹波测试

由于充电器中采用开关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的并非直流电,需要经过整流和电容滤波输出,也就是充电器输出会存在纹波;充电头网采用示波器测试充电器输出的纹波值,与行业标准进行比对,检测充电器的输出质量。纹波越低,充电器的输出质量就越高。

空载纹波

首先看看220V 50Hz电压下的空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15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50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32mVp-p。

再来看看110V 60Hz电压下的空载纹波表现如何,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15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46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0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30mVp-p。

带载纹波

首先看看220V 50Hz电压下的带载纹波,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12V3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31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3A档位,纹波峰峰值均为25mVp-p。

再来看看110V 60Hz电压下的带载纹波表现如何,纹波峰峰值最高的是9V3A档位,纹波峰峰值为32mVp-p;纹波峰峰值最低的是5V3A档位,纹波峰峰值均为26mVp-p。

小结

YD/T 1591-2009 通信行业标准中充电器纹波要求是不高于200mVp-p,BricBloc在220V 50Hz、110V 60Hz的输入电压下,所有输出功率纹波峰峰值均不高于50mVp-p,整体来看表现不错。

充电头网总结

Bricbloc 作为全球首款采用Pogo Pin + 磁吸方式连接 / 3合1模块化快充和存储解决方案,它集成了67W GaN快充模块、512G/1TB移动固态硬盘模块及4口拓展坞模块的多功能设备。精准解决了多设备用户桌面杂乱、功能单一的痛点。充电器、SSD 移动硬盘、拓展坞三模块可自由搭配出 7 种使用方式,既支持单独用 GaN 模块实现 67W 快充,也能叠加模块满足 “充电 + 数据存储 + 4K 投屏” 的复合需求,灵活性远超传统设备。

外观方面,荣获2025 德国IF设计奖和第六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提名奖,并获得3项专利。性能表现上,GaN 模块兼容 PD3.0、QC3.0 等多协议,对 iPhone、MacBook 等苹果设备适配性优异,为 MacBook Pro 16 M4 Pro 充满仅需约 2 小时;SSD 模块实测读写速度达 1000MB/s ,跨 Windows 与 macOS 系统稳定传输,适配创作者大文件备份需求;拓展坞支持 4K@60Hz 投屏,多接口可连接键鼠、显示器等外设,满足办公拓展需求。

整体来看,BricBloc 兼顾功能性与便携性,尤其适合办公族、内容创作者及出差用户,能有效提升桌面整洁度与多设备协同效率。

来源:充电头网评测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