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亿份检验结果“一屏通看一键互认”!多家央媒省媒点赞江苏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4:18 1

摘要:一根网线,让检验报告实现“全省漫游”。2024年9月,继“影像云”之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再推民生工程——江苏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正式上线。一年来,全省近2000家医疗机构完成检验平台对接,上传检验报告约2.5亿份,医生端累计调阅量1600多万次,真正实现了“

一根网线,让检验报告实现“全省漫游”。2024年9月,继“影像云”之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再推民生工程——江苏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正式上线。一年来,全省近2000家医疗机构完成检验平台对接,上传检验报告约2.5亿份,医生端累计调阅量1600多万次,真正实现了“云赋能、惠民生”。近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日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现代快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等多家央媒省媒对此进行了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

查看全文

“现在就医都不用拎着片子到处跑了,医生在后台就能看到之前的检查结果,既省钱也省时。”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顺利完成就诊后,常州患者王女士对就医体验给予点赞。

让王女士便捷就医的背后,是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推出的民生工程——江苏省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我们这个云平台,能让全省的检验结果实现互联互通,这样既方便患者便捷就医,也方便医生快速诊断。”江苏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唐凯说。

查看全文

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是首批接入云平台的基层医院。“平台通过AI提醒助手,从源头避免非必要检查,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经济与时间负担。”海门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江琳介绍,一年来,该院检验报告互认达2.4万次、互认项目140项,直接为患者节约费用超30万元,真正实现了“云赋能、惠民生”。

自2024年8月启动以来,江苏省卫生健康云临床检验平台已完成1867家医疗机构检验平台对接,涵盖公立医疗机构1827家,民营医疗机构40家,上传患者检验报告2.52亿份。其中,医生端累计调阅量达1562.17万次,居民累计调阅量156.42万次,实现检验互认累计295.28万次。

新华日报

查看全文

告别“一袋报告”,实现“数据随人”,检验云平台不仅提升日常就医效率,更在急诊抢救中打通了“争分夺秒”的生命通道。

74岁的张奶奶因突发脑卒中被送至最近的镇卫生院,初检后紧急转至海门区人民医院手术。同时,转诊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也将标有检查检验结果互认“HR”标识的报告送到了医院。患者到院后未做任何检查,仅37分钟即完成穿刺取栓,DNT(患者入院到开始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大幅缩短,创全区纪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我们抢回了至少10分钟,每分每秒都关乎生命。”急诊科主任朱宇均表示。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医生也指出,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检验结果也可能随时变化。哪些检验报告可以互认,需要仔细考量。比如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血常规变化迅速,一般会要求一周查一到两次,一周以前的血常规报告,基本上就不能采纳;如果是其他指标,比如肿瘤标志物的变化,一个月、两个月的结果都可以作为参考。

现代快报

查看全文

检验结果互认,核心是质量互认。只有确保不同机构的检验数据具有可比性,才能让医生放心用、患者安心享。平台运行的关键,在于构建全链条质控管理体系,为数据互认筑牢“信任基石”。

为确保平台平稳有序运行,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制定了详细的互认项目质控标准和操作规范,明确各类检验项目的检测方法、参考范围等技术参数,确保不同医疗机构检验结果“同标同质”。同时建立覆盖全省的质控体系,对接入机构实行严格管理,保障数据准确性与可靠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查看全文

“截至目前,我院医生端调阅总次数已达27861次,其中检验结果互认次数为27792次。”江苏省人民医院信息处高级工程师张昕介绍,自该院接入江苏云临床检验平台以来,已实现256项检验项目的互认,其中包括肌酐测定、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尿素测定等高频互认项目。合理的检验结果互认机制不仅显著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的体验,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可靠的诊断辅助,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