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族维生素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在基层门诊的使用频率较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医生对B族维生素的选择和使用存在认知误区,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用药不当。本文梳理了复合维生素B的常见误区,并附上不同人群维生素B推荐摄入量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B族维生素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在基层门诊的使用频率较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医生对B族维生素的选择和使用存在认知误区,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用药不当。本文梳理了复合维生素B的常见误区,并附上不同人群维生素B推荐摄入量表,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PART 01
误区一:误以为“复合维生素B”涵盖所有B族维生素
因为名称中有“复合”,不少人(包括一些医生)以为复合维生素B片包含整个维生素B家族的所有成员,服用一片就能补充所有B族维生素。
但其实并不是!
复合维生素B片虽名为“复合”,但并非涵盖全部B族维生素。
以国内某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37022443”的复合维生素B片说明书为例,现有复合维生素B片的组成为:
维生素B1(硫胺素)3mg维生素B2(核黄素)1.5mg
维生素B6(吡哆醇)0.2mg
烟酰胺(维生素B3)10mg
泛酸钙(维生素B5)1mg
并不包含维生素B12(钴胺素)、维生素B9(叶酸)和维生素B7(生物素)成分。
也就是说,复合维生素B并不等于“全谱系维生素B”[1]。
这一配方设计与我国居民常见缺乏的B族维生素种类有关:一般人群中,B12缺乏更常见的原因是吸收障碍(如自身免疫性胃炎、胃肠手术、药物所致),单纯饮食不足导致的明显B12缺乏相对少见;而叶酸(维生素B9)常在特定人群(孕妇)单独补充。
PART 02
误区二:不恰当适应证使用
复合维生素B的适应证主要是预防和治疗因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如营养不良、厌食、脚气病、糙皮病等)[1]。将其用于某些特定疾病的治疗则属于不当应用,典型情形如下:
B12缺乏性贫血
有医生用复合维生素B来治疗恶性贫血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错误的。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应针对性补充维生素B12。
正确的做法是:可选口服 ≥1 mg/d 的大剂量B12或肌注(如羟钴胺/氰钴胺),具体依病因为吸收障碍与否而定[2]。如存在神经系统受累,应尽早启动强化补充并优先考虑注射途径,以免不可逆神经损伤。
严重营养不良或特殊缺乏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特定单一维生素缺的患者,仅靠口服复合维生素B往往不足。
例如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常严重缺乏维生素B1且肠道吸收不良,口服复合维生素B提供的B1远低于治疗所需。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 年版)》指出,在静脉输入含糖液体前,应先“非肠道补充高剂量维生素B1,可按500 mg/d 静脉注射连用3天;对韦尼克脑病/柯萨可夫综合征,也可联合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肌注或静滴(1000 μg,1次/日)[3]。
PART 03
误区三:剂量与用法错误
有些基层医生和患者认为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营养品”,多余部分可随尿液排出,因此服用复合维生素B不需要严格剂量控制。但错误剂量或用药时间不当既可能导致疗效不佳,也可能带来不良反应:
长期大剂量滥用
水溶性维生素虽较安全,但长期超剂量服用同样有风险。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维生素部分》给出了成人维生素B6的最高可耐受摄入量(UL)为60 mg/d[4]。复合维生素B中维生素B6过量可致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步态不稳等;
烟酸/烟酰胺(维生素B3)大剂量可致皮肤潮红、肝功能异常。例如,有患者将复合维生素B当保健品长期大量服用,结果出现维生素B6中毒性的周围神经炎症状。
剂量不足或疗程过短
相反,在需要较高剂量治疗时误用了小剂量复合维生素B,也会影响疗效。
例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如果存在亚临床维生素B12缺乏,仅口服复合维生素B可能剂量不足;这类患者往往需要更高剂量的甲钴胺(活性B12)持续数月治疗,以促进神经修复。
PART 04
误区四:重复用药风险
患者同时从多个渠道摄入B族维生素,可能导致重复用药和过量风险。这在老年慢病患者和孕产妇中较常见:
例如老年患者既服用多种维生素补充剂(如复合维生素片、21金维他等),医生又另行开出复合维生素B;孕妇可能既在服用孕期复合维生素(含叶酸、B族),又被嘱咐额外服用复合维生素B。若不加核对,这些叠加的剂量可能超出安全范围。需要警惕以下情形:
多种维生素制剂成分重叠:应仔细核对患者在用的营养补充剂成分表。如果多个制剂都含B族维生素,叠加后有些维生素总摄入量可能过量。特别关注维生素B6和烟酸(B3):长期超量B6 (>100 mg/d)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烟酸过量则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等[5]。重复作用或相互作用:不同含B族维生素的药物同时使用,还可能掩盖缺乏症状或产生相互作用。例如,大剂量叶酸补充可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迹象,延误诊断;维生素B6过量可削弱左旋多巴等药物疗效。因此对于同时服用多种补充剂的患者,应评估其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叠加。PART 05
小结
为便于临床快速查阅,文末附上按《WS/T 578.5—2018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水溶性维生素》整理的成年人及孕产期B族维生素每日建议摄入量(RNI/AI)[5]。
表1 成人与孕产期B族维生素每日参考摄入量
参考文献
[1] 复合维生素B片说明书.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EB/OL].
[2]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Vitamin B12 deficiency in over 16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EB/OL]. London: NICE, 2024.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 年版)[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7):497-503.
[4]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WS/T 578.5—2018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第5部分:水溶性维生素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8.
来源:全科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