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雷达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3:34 1

摘要:雷达,英文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无线电探测与测距),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获取从目标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距离的工具。在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简称空管)应用中的雷达被统

报告导读:

雷达,英文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无线电探测与测距),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获取从目标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距离的工具。在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简称空管)应用中的雷达被统称为空管雷达。空管雷达是ATM(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根据工作原理,空管雷达分为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一次雷达是用于探测空中物体的反射式主雷达;二次雷达实际上不是单一的雷达,而是包括雷达信标及数据处理在内的一套系统,称为空中管制雷达信标系统(ATCRBS)。相较一次雷达,二次雷达具有回波强、无杂波干扰、无目标闪烁现象、精度高、提供信息识别等优点。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传统监视手段已难以全面满足运行需求,而ADS-B系统、应答机及二次雷达等现代监视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实时飞行信息,协助空管人员准确掌握低空航空器动态,显著提升空域运行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实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03%。未来,随着低空空域改革推动通用航空持续发展,空管雷达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我国空管系统的自主开发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设备以引进为主,没有完善高效的管制系统设备。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了空管1、2号系统,但因可靠性不高,未能推广应用。20世纪90年代,在空管3号、4号系统研制项目中又成功研制了全固态PSR和MSSR雷达,系统性能已达到20世纪末同类产品的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内空管雷达生产厂家主要包括中电科14所、中电科38所、中电科10所、长岭电子、四川九洲、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等。其中,中电科14所及中电科38所经过多年发展,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产品已销往国内外许多地区。

基于此,依托智研咨询旗下空管雷达行业研究团队深厚的市场洞察力,并结合多年调研数据与一线实战需求,智研咨询推出《2025-2031年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本报告立足空管雷达新视角,聚焦行业核心议题——变化趋势(怎么变)、用户需求(要什么)、投放选择(投向哪)、运营方法(如何投)及实践案例(看一看),期待携手行业伙伴,共谋行业发展新格局、新机遇,推动空管雷达行业发展。

观点抢先知:

相关概述:雷达,英文RADAR(Radio Detection and Range,无线电探测与测距),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获取从目标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距离的工具。在空中交通管制(Air Traffic Control,ATC,简称空管)应用中的雷达被统称为空管雷达。空管雷达是ATM(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监视空中飞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源之一,是确保飞行安全、实现雷达管制和提高空域容量的基础。根据工作原理,空管雷达分为一次雷达和二次雷达。一次雷达是用于探测空中物体的反射式主雷达;二次雷达实际上不是单一的雷达,而是包括雷达信标及数据处理在内的一套系统,称为空中管制雷达信标系统(ATCRBS)。相较一次雷达,二次雷达具有回波强、无杂波干扰、无目标闪烁现象、精度高、提供信息识别等优点。

行业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反隐身雷达领域,中国凭借科研人员的坚持与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的跨越式发展。通过二次大规模更新升级,中国成功实现了数字阵列雷达的领先应用,为中国空军战斗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展望未来,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无人机产业的兴起,空管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将继续优化现有技术,并融入更多创新技术,以应对未来的挑战,为航空强国战略提供坚实的支撑。

产业链核心节点:空管雷达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其中,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零部件包括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定时器、信号/数据处理器和终端显示设备等。产业链中游为空管雷达的生产和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为空管雷达的应用领域,包括航路监视、机场监视、飞行器身份识别、实时高度监控、速度矢量分析、紧急状态代码传输等。

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传统监视手段已难以全面满足运行需求,而ADS-B系统、应答机及二次雷达等现代监视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实时飞行信息,协助空管人员准确掌握低空航空器动态,显著提升空域运行安全水平。在此背景下,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实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03%。未来,随着低空空域改革推动通用航空持续发展,空管雷达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企业格局:我国空管系统的自主开发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设备以引进为主,没有完善高效的管制系统设备。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了空管1、2号系统,但因可靠性不高,未能推广应用。20世纪90年代,在空管3号、4号系统研制项目中又成功研制了全固态PSR和MSSR雷达,系统性能已达到20世纪末同类产品的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国内空管雷达生产厂家主要包括中电科14所、中电科38所、中电科10所、长岭电子、四川九洲、四创电子、国睿科技等。其中,中电科14所及中电科38所经过多年发展,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产品已销往国内外许多地区。

市场趋势:(1)中国空管雷达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实现目标识别的自主化与决策支持的智能化;(2)未来空管雷达将朝着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通过将一次雷达、二次雷达、ADS-B及其他监视传感器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多功能、多任务能力的综合监视系统;(3)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及芯片技术的进步,空管雷达设备正逐步向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

报告相关内容节选: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2025-2031年中国空管雷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基于最新、最全的中国产业链数据,融合权威官方统计、深度企业调研、资本市场洞察及全球信息,通过严格的智能处理和独家算法验证,确保分析结论高度可靠、透明且可追溯。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市场地位证明、专精特新申报、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企业排行、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来源:智研咨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