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入行不良资产的那半年,我像个“行业透明人”:找项目没人脉,只能蹲在群里等别人漏信息;问处置技巧没人理,发10条消息9条石沉大海;连尽调的工商资料都凑不齐,只能厚着脸皮求同行“施舍”。
刚入行不良资产的那半年,我像个“行业透明人”:
找项目没人脉,只能蹲在群里等别人漏信息;
问处置技巧没人理,发10条消息9条石沉大海;
连尽调的工商资料都凑不齐,只能厚着脸皮求同行“施舍”。
直到带我的师傅扔给我一句话:“不良资产的人脉,从来不是‘认识多少人’,而是‘你能帮多少人解决问题’。这个行业的资源,只会流向‘有价值交换能力’的人。”
今天把我踩过的3个坑、摸出的5套方法论全掏出来——新手不用拼背景、不用砸钱,靠“精准定位+有效连接+深度运营”,3个月就能从“圈外人”变成“人人愿意帮的资源咖”。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是把“加好友”等同于“积累人脉”。
我之前加了20个行业群,攒了1500个微信好友,结果遇到问题时,翻遍通讯录都找不到能帮忙的人。后来师傅帮我梳理才发现:人脉的核心是“价值匹配”,不是“数量堆砌”。
不良资产是“信息差+专业度”驱动的行业,每个角色的需求都精准且现实:
资产端(银行、AMC、民间资管):缺“能快速处置的下家”——要有人找买家、谈条件、做尽调;处置端(律所、拍卖行、评估机构):缺“稳定的项目源”——要有人懂流程、能配合、不挑肥拣瘦;资金端(特殊机会基金、高净值个人):缺“优质标的”——要有人会筛选、控风险、讲收益;服务端(协会、信息平台、顾问):缺“活跃用户”——要有人分享、互动、推广。而新手的“初始价值”,根本不是“资源”,而是**“学习能力、执行力、信息传递”**:
你能帮前辈查一份工商产调,能帮社群整理一份政策解读,能帮新手解答一个基础问题——这些“小事”,才是你撬动人脉的杠杆。
我刚入行时,总想着“认识个大佬帮我找个资产包”,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后来调整策略:把“我能得到什么”换成“我能给什么”——
向律师请教时,先说“我帮您整理了最近3个月的抵押权纠纷判例”;找AMC项目经理时,先说“我查了这个资产包所在小区的最新房价,涨了5%”;连社群发言,都先分享“我最近研究的《民法典》租赁权例外条款,整理了10条要点”。人脉的本质是“等价交换”:你先给出“微小但具体”的价值,别人才会愿意对你开放“更大的资源”。
新手积累人脉,最忌“广撒网”。与其加100个泛泛之交,不如精准连接4类“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资产端是不良资产的“源头”,而银行资产保全部的客户经理、AMC的项目经理、民间资管公司的业务员,是最直接的“信息漏勺”——他们手里有最新的资产包清单、处置进度,且需要“能快速对接下游”的合作伙伴。
怎么连接?
蹭推介会:四大AMC(华融、信达、长城、东方)每年都会举办“春季/秋季资产推介会”,提前查参会名单,找到负责你感兴趣资产类型(比如住宅、工业用地)的客户经理,加微信时备注:“您好,我是刚入行的小X,关注到您负责的XX住宅包,我最近在研究区域房价,想请教下这个包的处置难点?”(重点:提具体问题,显示你做了功课);混社群:加入“不良资产头条”的“不良圈”、“火栗网”的“不良资产通讯录”这类垂直社群,在群内主动发言:“我是新手,最近在学尽调,有没有前辈能分享下‘查产权抵押’的技巧?”(重点:用“请教”代替“索要”,降低对方防御心);电话直连:关注“资管云”“法拍网”等行业公众号,获取银行资产保全部的公开电话,直接打过去:“您好,我是XX资管的小X,想了解下贵行近期有没有适合新手的住宅资产包?我可以帮您对接下游买家。”(重点:明确你的“渠道价值”,不是“要项目”而是“帮他卖项目”)。处置端是不良资产的“转化器”,律所的诉讼律师、拍卖行的负责人、评估机构的评估师,手里握着“避坑指南”和“实操技巧”——你遇到的90%问题,他们早踩过坑。
怎么连接?
查案例找线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不良资产处置”,找到经办过同类案件的律师,加微信时说:“李律师您好,我看到您代理的XX案件,里面关于‘抵押物查封顺序’的判决对我很有启发,想请教下具体怎么应用到我的尽调里?”(重点:用“具体案例”证明你做过研究,不是“随便加的”);参加线下论坛:去“地方不良资产峰会”,会后找实战派专家要名片,说:“您刚才讲的‘法拍房踩盘技巧’太实用了,我最近在跟一个法拍项目,能不能请教下怎么查‘隐形共有人’?”(重点:提“他的内容”,让他觉得你重视他的经验);加入行业协会:比如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参加他们的“拍卖业务培训”,课间跟拍卖行负责人聊天:“我最近在做资产包处置,需要对接法拍渠道,您能不能给我讲讲‘法拍房流拍后的处理技巧’?”(重点:用“需求”换“经验”)。资金端是不良资产的“终点”,特殊机会基金的分析师、私募基金的LP,知道“什么样的资产包能卖上价”——他们的偏好,决定了你项目的“变现速度”。
怎么连接?
读报告找偏好:关注“鼎晖投资”“弘毅投资”这类基金的不良资产专栏,读他们的投资报告,比如“我们优先选择一线城市核心区的住宅资产包,要求抵押率低于50%”,“您好,我最近看了您的报告,我们有一个上海浦东的住宅包,抵押率40%,想请您帮我看看有没有吸引力?”(重点:用“他的偏好”证明你做了功课);混投资社群:加入“栗学堂”的“不良资产投资群”,分享你对资产包的分析:“这个包的底层资产是杭州滨江的写字楼,周边租金5元/平/天,我觉得适合基金入局,有没有感兴趣的朋友?”(重点:用“专业分析”吸引资金端的注意);请教投资逻辑:在社群里问:“请问资金方看资产包,最看重‘抵押率’还是‘处置周期’?”吸引基金分析师回复,然后顺势说:“我是新手,想多学点,您能不能给我讲讲你们的决策框架?”(重点:用“请教”建立联系)。服务端是不良资产的“润滑剂”,行业协会的秘书长、信息平台的运营者,手里握着“全行业的人脉资源”——他们的一句话,能帮你对接10个有效联系人。
怎么连接?
入会做贡献:加入“地方不良资产协会”(当然了,也可以跟我们沟通),缴纳会费成为会员,主动帮协会整理“行业白皮书”的资料,或者帮他们运营公众号,然后说:“秘书长您好,我想多参与协会活动,能不能介绍几个资深会员给我认识?”(重点:用“付出”换“资源”);参加线下沙龙:关注线下沙龙,报名后找平台运营者聊天:“我是新手,想多认识同行,能不能帮我引荐几个做处置的前辈?”(重点:明确你的“学习需求”);帮平台推广:把平台的“不良资产课程”分享到朋友圈,配文:“这个课讲‘尽调实操’,很适合新手,推荐给大家~”,然后截图给运营者:“我看到好多人问课程链接,能不能给我个专属码?”(重点:用“推广”换“资源”)。找到“对的人”后,最关键的是**“不尴尬地建立连接”**。新手不要一开始就约吃饭,用这3个“低压力”方法,让对方愿意跟你聊:
3.1 自我介绍:别只说“我是做不良资产的”,要说“我能帮你做什么”我之前加律师好友,只会发“你好,我是做不良资产的”,结果对方不理我。后来改成:
“王律师您好,我是小周,刚跟着师傅做尽调,最近碰到一个抵押物有租约的问题,看了您写的《买卖不破租赁的5个例外》,想请教下具体怎么核查租约真实性?如果您最近需要帮忙查工商信息或者整理卷宗,我可以免费做,就想多学点东西。”
高价值自我介绍的3要素:
身份定位:明确你是谁(刚入行的新手);核心需求: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抵押物租约核查);价值贡献:你能给对方什么(查工商、整理卷宗)。这样的自我介绍,对方会觉得“你懂事、有用”,自然愿意回复。
新手不要一上来就约见面,先用“线上低压力互动”建立信任:
线上聊天:每次聊10分钟内,问具体问题(“您最近在做的住宅包,有没有考虑过法拍?”),不要发长语音,不要问“在吗?”;线上活动:参加行业社群的“线上分享会”,比如“栗学堂”的“尽调实战课”,在直播间提问:“我是新手,想学习尽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引起对方注意;转发价值:把对方的文章、报告转发到朋友圈,配文:“这篇文章讲‘抵押权登记’,太实用了,感谢分享!”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认可。要让对方记住你,就做“能立刻解决问题的人”:
对方说“最近在做一个住宅包”,你立刻查这个小区的最新房价,回复:“我查了链家,这个小区最近涨了5%,成交率很高,您要不要考虑一下?”;对方说“需要查某个企业的工商信息”,你立刻发一份“企查查批量查询教程”,说:“这个功能能快速查股东和风险信息,要不要我教您?”;对方说“最近在看《民法典》”,你整理一份“抵押权重点笔记”发给他,说:“我花了3天整理的,里面有10条容易踩的坑,您看看有没有用?”。“即时价值”是撬动人脉的钥匙——对方会觉得“你靠谱、有用”,自然愿意跟你进一步合作。
连接只是第一步,把“联系人”变成“合作伙伴”,才是人脉积累的关键。这3件事,新手一定要做:
我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分享3类内容:
学习心得:“今天学了《民法典》‘抵押权与质权并存’的处理规则,整理了3条要点,需要的朋友自取~”;项目案例:“最近跟了一个应收账款贴现项目,发现债权真实性核查要注意‘合同+发票+物流单’三证合一,分享给大家避坑~”;优质资源:“我发现‘火栗网’的‘尽调课程’很不错,里面有好多实战案例,推荐给大家~”。持续输出的价值:让对方觉得“你是行业里的‘小专家’”,有项目时会第一个想到你。
信任是合作的基石,新手要通过“小事”证明你“靠谱”:
守时:约定见面时间,提前10分钟到达;线上聊天,10分钟内回复;保密:对方分享的“未公开项目信息”,绝不对第三人提及;负责:帮对方查产调,不仅要查清楚,还要标注“抵押登记日期”“查封法院”等关键信息;帮对方整理卷宗,要按“时间顺序”分类,方便查阅。“小事不小做”:这些细节会让对方觉得“你值得托付”,愿意把更大的项目交给你。
当与对方建立信任后,要主动寻求“小项目”合作,比如:
“我最近发现一个上海宝山的住宅包,抵押率35%,想请您帮我看看有没有价值,如果有,我帮您联系买家;”“我最近接了一个应收账款贴现项目,想请您帮我核查债权真实性,如果有,我帮您对接资金方;”“我最近在整理‘不良资产处置案例’,想请您帮我写一篇‘诉讼清收技巧’的文章,我帮您推广。”小项目的意义:让对方看到你的“能力”,进而愿意与你合作更大的项目。我之前帮一个律师做“租约核查”,后来他把自己手里的3个诉讼项目都转给了我,赚了第一桶金。
我之前加了100个好友,就想马上有项目,结果没人理我。后来才明白,人脉需要“沉淀”——先做“有用的人”,再做“有资源的人”。
不要只想着“从对方那里获取资源”,而不愿意“付出”。比如你找律师请教问题,至少要帮他做一件小事(查工商、整理资料),不然他会觉得“你在占他便宜”。
不要相信“能帮你低价收购资产包”“能帮你快速变现”的人。要通过“背景调查”(查营业执照、过往业绩)判断对方的“可信度”——比如对方说自己是“AMC的项目经理”,你可以打AMC的公开电话核实。
不良资产新手积累人脉的过程,其实是“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过程——你越懂尽调、越懂处置、越懂市场,就越能给别人提供价值,人脉自然会来找你。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刚入行时,遇到过最头疼的人脉问题是什么? 评论区聊聊。
来源:阿龙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