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这一天,珠海有一家还没有开业的早茶店老板做出了一个决定,他租下了十几辆的大卡车,把花费了大量心思装修的店铺团团围住。
有10辆重型的卡车头和尾连在一起,组成了一道钢铁防线,这是广东沿海商家在台风季的独特风景线。
在9月23号的那一天,超强的台风桦加沙直接向广东沿海地区冲过去,中心的风力最高达到了17级。
就在这一天,珠海有一家还没有开业的早茶店老板做出了一个决定,他租下了十几辆的大卡车,把花费了大量心思装修的店铺团团围住。
在同一时间,从惠州双月湾的海鲜餐厅到深圳盐田的海鲜市场,有很多家的商户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差不多的策略。
重型的卡车成为了广东沿海商家应对台风的移动防风墙,每一辆车每一天的租金大概是400块钱,一般租个2~5天,在台风结束以后统一进行结算。
面对着台风的威胁,广东那边的商家们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防风措施。这一套被称作是三重加固法的防御系统,把民间的智慧结晶都凝聚在了一起。
他们在租来的卡车里面装满沙土或者是石块,把车子的重量增加到十几吨,防止被强风给吹跑。然后在车轮下面垫上三角木楔,避免车辆滑动。
最后那一些商家们还会搭配着传统的防风措施,就像是在门窗上面贴上米字胶带,屋顶压着沙袋,钢架焊接加固等一些措施。
有一位汕尾的老板直接说,自从2023年的苏拉台风看到了邻居用卡车成功的保护住了店铺以后,我们现在每一年都这样做。
这一种方法已经在广东的沿海地区广泛的传播开来了,从惠州巽寮湾到汕尾金町湾,有超过20家的店铺在这一次的台风里面采用了卡车防风的策略。
商家们选择租卡车防风,背后是一笔精明的经济账。
汕尾有一位海鲜餐厅的老板回忆起来说,在2018年的山竹台风以后,他的店铺钢架大棚被掀翻了,设备全部都毁了,损失的钱财有几十万块钱。
还有一些商家指出,只是玻璃幕墙破碎的维修费用就轻轻松松的超过了10万块钱,这里面还不包括停业带来的损失。
和这一些损失比起来,租用卡车的成本就非常的低了。每一辆车每天的租金大概是400块钱,一般租个3~5天,就算是租了10辆卡车,总共的费用也才1~2万块钱。
有一位商家算过这样的一笔账,花费两三万块钱来租车,是一次性的可控成本,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门店主体结构和昂贵设备在台风里面受到严重的损毁。
这一种创新的防风方式,从本质上面来看就是一种经济风险转移。用少量可控的支出防范着潜在的巨大损失,把广东商家的务实和智慧给体现了出来。
租用卡车防风的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从个体尝试到群体智慧的过程。
这一个防风方法的开始可以追溯到2023年台风苏拉过境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汕尾和惠州有几个商户尝试着用重卡挡在门店前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有一位店主描述,在2023年台风苏拉到来的时候,隔壁店用了重卡来进行挡门,玻璃一点都没有碎,但是自己家的店没有设防,门窗全部都被吹坏了。
看到这样的方法,有了实际的效果以后,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效仿了这一个做法。直到今天,这一个做法不只是成为了广东沿海商家的防风选择,更是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注。
值得我们提一嘴的是,那一些采用了这一个办法的商户们都严格的遵守了防风的要求,在台风影响的期间,人员全部都撤离了,只留下了这一些钢铁防线来守住财产。这把商家们在积极自救的同时,不忘遵守安全规定给体现了出来。
重卡防风不只是体现了民间的智慧,这里面也是包含了一定的科学原理的。重卡的车体高大,普遍有3~4米那么高,可以覆盖大多数门店的高度。
自重加载货物以后可以达到十几吨,稳定性非常的强。
这一些卡车可以把台风对建筑的冲击力给分散的,又可以阻挡被狂风卷起的广告牌和树脂等一些杂物。
面对着有一部分专家提出来的空载卡车容易被催眠吹移,装满了还是有侧翻的风险,这样的担忧,商户们通过装满沙土和车轮垫上三角木楔等一些加固的方法,进一步的增强了卡车的稳定性。
这一种基于实践经验的防风策略,把民间应对自然灾害的创造性和适应性给展示了出来。
在台风过去了以后,广东的沿海商家们开始清算经济账。那一些停在店门口的巨型卡车,以每天400块钱的成本,守护着他们价值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块钱的财产。
这一种看起来简单的防风措施,背后藏着的是商户们用经验和智慧书写的生存哲学。
就像是汕尾有一位海鲜老板说的那样,宁愿多花一点钱来租卡车,也不能让门店被台风给毁掉了。
在经历过2018年山竹台风到来,造成了几十万块钱的损失这一个惨痛的教训以后,现在他们在每一年的台风季节到来以前,都会提前租好卡车进行防护,用来减少自己的经济损失。
这一道看起来非常特别的移动防风墙,不只是把商户们的生计给保护了。更向所有人展现出了一种精神,那一种直面困难,务实创新的精神。
各位读者们,你们见过哪一些让人觉得印象非常深刻的民间智慧呢?欢迎你把你的见闻和想法在评论区里面分享出来。
来源:当家的小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