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而食源性疾病(即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到来,今天,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来聊聊食源性疾病,如何预防这些疾病,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安全、健康。
食品安全与
预防食源性疾病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而食源性疾病(即通过食物传播的疾病)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到来,今天,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就来聊聊食源性疾病,如何预防这些疾病,让我们的饮食更加安全、健康。
食源性疾病如何预防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不干净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的疾病。这些疾病可以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食物中含有有害物质(如农药、重金属等)而引起的健康问题。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发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脱水、免疫力下降,或者生命危险。
食源性疾病的常见原因包括:
·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常见于生肉、鸡肉、鸡蛋,食用后会引发腹泻、发烧和腹痛。
大肠杆菌:常见于未煮熟的牛肉、蔬菜等,可能引起严重腹泻、甚至肾衰竭。
李斯特菌:通常在冷藏食品中发现,如冷切肉、奶制品等,对孕妇、老人等特殊人群危害大。
·病毒感染
诺如病毒:通常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导致呕吐、腹泻等。
肝炎病毒:也可以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导致急性肝炎等严重疾病。
·寄生虫感染
弓形虫:通过未煮熟的肉类或被污染的水传播,可能影响健康和生育。
旋毛虫:常通过吃未煮熟的猪肉或野生动物肉传播,引起肌肉疼痛、发热等症状。
·有害化学物质
农药残留: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能引发中毒、过敏或致癌。
重金属污染:某些鱼类和海鲜可能含有有害的汞、铅等重金属,影响健康。
·有毒动植物
一些动植物天然含有毒素,如果误食,可能导致中毒。例如发芽的马铃薯、河豚、毒蘑菇以及某些生长环境受到污染的植物。
食源性疾病如何预防
·选择安全食品
购买正规商店的食品,注意食品包装有无正规的生产厂家,清晰的营养成分标识等,避免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注意食品的储存和处理
保持食品冷藏:如肉类、海鲜和乳制品要储存好,防止细菌滋生。
避免交叉污染:生的食材与熟的食材要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彻底清洗食材:特别是生食蔬菜水果,要用流动水清洗干净,去掉农药残留。
·确保食物煮熟
食物尤其是肉类、禽类、海鲜等要彻底加热煮熟,避免食用生食。
尽量避免食用过期或腐败的食物。
·保持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要认真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清洁厨房工具,定期消毒刀具、砧板等,保持厨房干净。
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
安全提醒
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并非遥不可及,通过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食品处理方法,我们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每一餐都能安心、健康地享用!尚德守法,共享食安!
【免责申明】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临床营养科 侯钦钏
来源:江亭晚色静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