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兰天,贵阳客运段高京车队B39组列车员,从车厢巡视到查验车票,抑或是提供重点服务,他时刻以标准化作业来保障每一趟列车的安全出行。2025年,他的故事入选2024年“贵州好网民 与时代同行”优秀故事名单。
铁路线上的“光影记录者”
人物简介
兰天,贵阳客运段高京车队B39组列车员,从车厢巡视到查验车票,抑或是提供重点服务,他时刻以标准化作业来保障每一趟列车的安全出行。2025年,他的故事入选2024年“贵州好网民 与时代同行”优秀故事名单。
2018年,我进入贵阳客运段从事客运服务工作。每天面对南来北往的旅客,除了守护他们的平安旅途之外,我发现很多人对铁路的发展变迁并不了解,对大山深处的铁路故事更是知之甚少。
从小就对列车怀揣憧憬的我,萌生了用镜头记录贵州铁路的想法,希望能让更多人从铁路的视角窥见贵州的新时代图景。于是,在出乘之外的时间,我背着相机穿梭于铁道线,从绿皮车到复兴号,用百余条视频编织起贵州铁路的影像史。
图为兰天利用休班时间在铁路沿线“踩点”,记住拍摄点位
在5639次“慢火车”的“卖菜车厢”里,镜头流转在一幅幅侗族大叔码放新鲜青椒、“带货列车长”胡贵川帮村民联系销路、车厢里载歌载舞的民生图景上,传递乡村振兴的喜庆祥和。
部分作品展示
春运期间,在涌动的人潮里,我特意去捕捉旅客归家的急切与幸福、远赴他乡务工的美好期盼,通过“平安、温馨、有序”春运三图传递了贵州铁路部门多措并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群众的责任与担当。我的作品《贵州:龙年首趟免费运送务工人员返岗专列从桐梓出发》一经发布,引起网友对春运出行的关注,阅读量达到68.1万。
图为兰天参与贵南高铁宣传拍摄工作
2023年,贵南高铁开通前,我徒步数十公里,用延时摄影记录钢轨银龙,在暴雨中踩着泥泞石路往返村寨与铁轨,即使三脚架数次在湿滑山坡倾倒也坚持深入村寨,拍下屯堡人制作戏面具的指尖纹路、蓝靛染布的靛青晕染,以及青瓦白墙与钢轨延伸的诗意交响,让藏在深闺的美景通过钢轨走向全国。
图为兰天在川西地区探寻精美画面
为了寻找更好的拍摄灵感,工作之余,我踏遍各地山水拍摄探寻精美画面,精益求精地打磨每一个作品,这些兼具温度与深度的作品被《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等主流媒体采用,在互联网平台上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贵州铁路,领略了中国高铁的魅力。
图为兰天领略壮阔美景时练习拍摄,不断提升技能
我常向大家说,我记录的不是风景,是钢轨上生长的生动故事,是向美而行的美好追求。铁路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生命线。而我,愿做铁道线上行走的光影诗人,让贵州铁路的脉搏,在时代的聚光灯下跃动不息。
来源:西南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