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赚钱的私企,不是双汇、牧原,是一家你可能没听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4 16:26 1

摘要:当蜜雪冰城用10元冰淇淋征服全球时,当胖东来以"服务神话"刷屏社交媒体时,当双汇和牧原在食品与养殖领域叱咤风云时,河南真正的"隐形冠军"却在深山里默默创造着惊人的数据——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一家你可能从未听说过的企业,2024年以2130.29亿元的营收规模,让

当蜜雪冰城用10元冰淇淋征服全球时,当胖东来以"服务神话"刷屏社交媒体时,当双汇和牧原在食品与养殖领域叱咤风云时,河南真正的"隐形冠军"却在深山里默默创造着惊人的数据——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一家你可能从未听说过的企业,2024年以2130.29亿元的营收规模,让双汇(595.61亿)、牧原(1379.47亿)、胖东来(169.64亿)、蜜雪冰城(248.3亿)四家企业的营收总和(2393亿),才勉强与之比肩。更震撼的是,其全年净利润达135.32亿元,是蜜雪冰城(44.5亿)的3倍多,相当于每天净赚3700万元 。

一、为什么说洛钼是河南经济的"定海神针"?

1. 全球资源版图的河南力量

洛阳钼业,前身为1969年原冶金部在河南栾川县兴建的三道庄钼钨矿和上房沟钼矿,1999年两家合并成立洛阳钼业。

2003年钼价暴跌,企业负债累累,6000名职工半数放假,濒临破产。2004年洛阳市政府在复星、紫金等多家前来竞标的企业中选择了名不经传的鸿商集团,其入选最大的优势即不谋求控股。

短短一年,洛阳钼业便扭亏为盈,实现盈利2.8亿元;2006年利润飙升至 17.14 亿元,成为国内钼业“利润王”;2007年在香港上市;2012年实现 A+H 股同步上市,市值突破千亿。

2022年,洛阳钼业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双方相互参股,宁德时代成为了洛阳钼业的第二大股东,洛阳钼业成为宁德时代核心原料供应商,每年供应 1.2 万吨钴、10 万吨铜;宁德时代则承诺未来 5 年采购不少于 200 亿元产品。

2024年《财富》中国500强第145位,《福布斯》2024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621位,2024全球矿企市值前50强第19位。

图①洛阳钼业栾川矿区绿色矿山一角 图②三道庄钼钨矿区 图③洛阳钼业KFM矿区俯拍图 图④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无人矿山运营系统 公司供图

从豫西小城栾川起步,洛钼用20年时间构建起横跨亚非拉的资源帝国:在刚果(金)拥有全球品位最高的铜钴矿,年产铜65万吨(相当于2024年全球铜增量的1/4),钴产量占全球15%;在巴西掌控全球第二大铌矿,铌资源储量占全球12%。

图:历年收购及处置行为

至2024年末,权益铜资源量居于全球第13位,中国第2位;钴资源量全球第1,掌握全球近半钴资源。

图:旗下矿产资源

图:公司资源禀赋

而铌是高端合金钢的核心材料,直接影响高铁、航母的性能;在澳大利亚、印尼等地布局金矿、镍矿,形成"铜+钴+新能源金属"的战略矩阵 。

这种"多国家、多矿种、多资产"的布局,让洛钼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铜、钴、铌、钼四大核心资源的企业。

2. 颠覆认知的科技实力你以为矿业就是"挖矿卖矿"?洛钼用行动打破偏见:在河南栾川矿区,5G无人矿卡24小时全自动运行,采矿效率提升40%,能耗降低25%,实现"有人巡视、无人操作"的智能矿山模式 ;在刚果(金)TFM矿区,自主研发的光化学水处理技术破解高滑石钼矿选矿难题,金属回收率提升至9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令人惊叹的是,其开发的"无碳焙烧技术",将低品位钼精矿转化为高溶性氧化钼,资源利用率提升30%,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国内领先"认证。

3. 改写河南经济结构的战略意义当河南传统产业还在为"低端锁定"焦虑时,洛钼用2130.29亿营收证明:河南不仅能做食品、养殖,更能在全球高端制造业上游占据话语权。其生产的钼铁合金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是风电叶片、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铌铁合金则支撑着中国高铁轨道的超长寿命 。

从近十年的报表来看,公司总资产自308.81亿元,发展至1786.28亿元,为十年前的5.78倍,但其负债率一直控件在42.3%至64.89%之间,得益于低谷时精准的并购+融资+自身的造血功能,财务杠杆一直在可控范围内。

图:近十年总资产及资产负债率,单位:亿元

营业收入亦自2015年的41.97亿元至2024年的2130.29亿,净利润自2015年的7.61亿元,至2024年的135.32亿元,利润十年增长16.8倍。

图:近十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单位:亿元

2024年,洛钼仅在洛阳就纳税30.84亿元,相当于每天为地方贡献845万元,带动上下游就业超10万人。这种"资源+科技+产业链"的模式,为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型提供了范本。

2025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7.73亿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减少7.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再创同期历史新高。

今年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20.09亿元,同比增长11.40%;截至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0.15%,同比下降9.01个百分点。

二、洛钼的"千亿密码":从山沟小厂到全球巨头的蜕变之路

1. 关键节点的战略抉择

- 2004年,上海鸿商集团注资1.8亿元,将濒临破产的国有小厂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启市场化改革 ;

- 2016年以26.5亿美元收购刚果(金)TFM铜钴矿56%股权,这一"豪赌"在2024年带来506亿元营收,占集团总营收的23.7% ;

- 2020年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玻利维亚盐湖锂资源,提前卡位新能源赛道 。

2. 技术驱动的成本革命通过数智化改造,洛钼刚果(金)矿区的铜生产成本降至2.2美元/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8%;钼铁生产成本下降15%,在全球钼价波动中保持着60%的毛利率 。2024年,其矿山端毛利率高达53.63%,远超紫金矿业(32.1%)、江西铜业(28.7%)等同行。

3. ESG领域的中国标杆在豫西矿区,洛钼累计投入3亿元进行生态修复,300万平方米的废弃矿山重新披上绿装,两座矿山均获国家级"绿色矿山"认证;在刚果(金),TFM矿区建设的培训中心成为非洲首个获官方认证的矿企职业教育机构,累计培养技术工人1.2万名。其ESG评级被国际权威机构MSCI评为A级,位列全球矿业企业前10%。

三、洛钼现象背后的深层启示

1. 资源型企业的转型范本

当许多资源型企业还在依赖"资源红利"时,洛钼已通过技术溢价(自主研发专利超200项)和产业链延伸(从矿石到金属材料的全链条),将资源价值放大3倍以上。例如,其生产的高端钼制品价格是原矿的8倍,铌铁合金价格是巴西同行的1.5倍 。

2. 河南制造的全球话语权在全球铜钴定价体系中,洛钼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神经。2024年其铜产量跃居全球第十,直接影响LME铜价走势;在刚果(金),洛钼的铜出口占该国总出口额的12%,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标志性企业 。这种"河南制造、全球定价"的能力,正是河南从"内陆省份"向"开放高地"转型的关键。

3. 传统产业的破局之道洛钼的成功证明,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当河南的食品、养殖、零售等传统产业面临增长瓶颈时,洛钼用"资源+科技+国际化"的组合拳,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不是简单做产品,而是掌控产业链上游的核心资源;不是被动适应市场,而是主动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结语:河南经济的"新物种"

洛钼的崛起,打破了人们对河南企业的固有认知:这里不仅有贴着"亲民标签"的消费品牌,更有在全球产业链顶端博弈的"硬核玩家"。当双汇、牧原、胖东来、蜜雪冰城用"接地气"的方式塑造河南形象时,洛钼用2130亿营收和135亿净利润,为河南经济注入了硬核基因。

更值得期待的是,洛钼的故事还远未结束:其在刚果(金)规划的80-100万吨铜产能将于2026年全部释放,届时仅铜业务的营收就将突破千亿;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盐湖提锂项目,有望在2027年贡献首个锂产品 。这个从山沟里走出来的河南企业,正在用资源、科技和全球化视野,重新定义河南经济的高度。

当我们在便利店买一杯蜜雪冰城时,当我们在超市挑选双汇火腿肠时,或许应该记住:在河南的深山里,在非洲的矿山上,在南美的草原下,有一家河南企业,正在用最硬核的方式,书写着中国经济的全球传奇。这,才是河南企业真正的"隐形王牌"。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