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方队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当新型战略导弹、隐身战机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公开展示,这场阅兵向世界传递了复杂而深刻的信号。
九三阅兵
------强军步伐与和平宣言下的民族复兴新征程
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长安街上铁流滚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复兴之路。
9月3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兵种方队踏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当新型战略导弹、隐身战机等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首次公开展示,这场阅兵向世界传递了复杂而深刻的信号。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的醒目标语悬挂在直升机下方飞过天安门上空,成为这场阅兵最直接的宣言。 不同于西方预期的“秀肌肉”,中国通过这场阅兵完成了三重外交叙事: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历史意义、对单边主义的温和抗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邀请函。
01 国际聚光灯下的多维解读
国际媒体对九三阅兵的关注度空前高涨。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发布图集,定格中国九三阅兵的“超燃”时刻。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观察到,中国此次展示了从“具备全球打击能力”的战略核力量,到超高音速“航母杀手”,再到人工智能驱动的隐形无人机等最新型武器装备。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以“中国军队正在领先”为题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是机器人、电动汽车、太阳能、无人机、高铁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者和科技领导者,而现在必须将军事技术也列入其中。
俄罗斯《国家防务》杂志总编辑伊戈尔·科罗琴科评价,这次阅兵表明中国是一流的军事强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国防工业体系。
西方反应出现明显分歧。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认观看了中国阅兵,称这是一场“漂亮的仪式”,并愿中国人民度过一个美好的庆祝日。与此相反,欧盟外长卡拉斯却声称“一个新的全球秩序正在成型”,并将中国与俄罗斯、朝鲜、伊朗视为反西方阵营。
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布拉格的紧急讲话中警告北约必须为长期对抗做好准备。法国军队总参谋长布克哈德直言不讳地指出:实力衰退的欧洲未来可能会沦为“桌上菜”。
02 军事变革与战略自信
本次阅兵首次公开展示了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三支新质作战力量。这一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参阅武器装备均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其中地面和空中装备体系编成、混合编组,多个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首次展示。所有受阅装备100%国产、100%现役。
阅兵展示的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实战化程度高,展现了解放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和强大战略威慑实力。从“小米加步枪”到“东风导弹”,中国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实现了质的突破。
美国智库报告显示,中国海军舰艇建造速度是美国的3倍,过去十年新增吨位相当于整个法国海军。这种发展态势,正在快速改变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平衡。
03 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九三阅兵选择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具有深刻象征意义。80年前,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上,以持续14年的抗战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为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百岁抗战老兵肃穆敬礼时,他们浑浊的眼睛中闪烁着比任何先进装备都更加熠熠生辉的光芒。这些历史的亲历者,是精神的传承者,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抗战老兵方阵中颤抖的军礼,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80面功勋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诉说着一段段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平型关战斗模范连”……这些传承80余载的旗帜,与现代化装备交相辉映。
中国是唯一将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这份选择源于对战争的切肤之痛,源于文明血脉中“以和为贵”的哲学基因。正如1964年中国首次核试验时就埋下的种子——全球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亮核獠牙的政策,半个多世纪来从未动摇。
04 民族复兴的崭新起点
九三阅兵展现的不仅是军事实力,更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99A主战坦克的履带碾过检阅台,地面震颤通过直播信号传遍全国时,屏幕前的年轻人可能不懂复合装甲的技术参数,但一定能感受到那种“家里大门装上了智能锁”的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转化为全民共享的情感语言:东风导弹不仅是战略威慑工具,更是老一辈口中“再不用怕别人欺负咱”的底气。这种集体自信的建立,对于民族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场上,干部群众携手奋战;在科技创新前沿,科研团队攻坚克难;在边防线上,战士们顶风冒雪巡逻。这种“追求极致”的态度,正是中国自强不息的缩影。
80年前,我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靠的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韧劲;40多年前,我们在改革浪潮中追赶世界,靠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闯劲;如今,面对科技“卡脖子”难题,我们靠“自主创新、攻坚克难”的拼劲,在芯片、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不断突破。
05 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累计向海外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次。在黎巴嫩、马里等战乱地区,中国蓝盔守护着当地民众的和平希望。这些记录表明:和平不仅需要宣言,更需要行动;不仅需要愿望,更需要担当。
与某些国家“穷兵黩武”截然相反的是,中国从未主动挑起战争、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这些锃亮的武器不是挑起战争的肌肉,而是守护和平的盾牌。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解决全球安全赤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当最后一个方阵消失在镜头里,留在世界记忆中的不是冰冷的武器参数,而是一个文明古国用最硬核的方式写下的温柔注脚:强大的国防不是拳击手套,而是保险绳——它紧绷时能让冒险家们冷静,放松时又能成为人类攀登命运高峰的助力。
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天安门广场上的钢铁洪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阅兵,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征程上的自信宣言。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指出,中国通过此次阅兵同时展示国防力量,唤醒历史记忆,要点不在于惊艳世界,而在于向世界清晰表达:在历史与现实的两条轴线上,既不回避力量,也不放弃对话。
当7架表演机划出14道彩烟,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这一刻,历史与未来在天安门广场上交汇。强大的中国不是威胁,而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者。
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中华民族,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来源:祥睿龙成王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