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到了小麦种植的季节,如何让小麦赢在起跑线,拌种剂的选择也就成了当前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小编结合多地实践,来给大家分享小麦拌种剂时,需要休注意点事项。
又到了小麦种植的季节,如何让小麦赢在起跑线,拌种剂的选择也就成了当前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小编结合多地实践,来给大家分享小麦拌种剂时,需要休注意点事项。
拌种剂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病虫害类型、种子特性及种植需求,从成分、效果、安全性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以下是详细的选择要点和方法。
一、明确当地主要病虫害,针对性选成分
1. 根据地下害虫选杀虫成分
常见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
推荐成分:
吡虫啉、噻虫嗪:内吸性杀虫剂,可被种子吸收传导,持效期长,对蚜虫、飞虱等也有预防作用。
辛硫磷:触杀型杀虫剂,对地下害虫效果显著,但持效期较短,需注意安全间隔期。
选择建议: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优先选含吡虫啉或噻虫嗪的拌种剂,可搭配辛硫磷增强速效性。
2. 根据苗期病害选杀菌成分
常见病害: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锈病、白粉病等。
推荐成分:
咯菌腈、精甲霜灵:对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效果好。
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广谱杀菌剂,可预防锈病、白粉病等叶部病害。
选择建议:病害多发区选复配剂(如“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兼顾多种病害;单一病害严重时可选择单剂。
3. 兼顾蚜虫及病毒病预防
蚜虫是传播小麦黄矮病的主要媒介,可选择含吡虫啉、噻虫嗪的拌种剂,既能杀地下害虫,又能抑制苗期蚜虫,降低病毒病发生风险。
二、关注拌种剂剂型与工艺
1. 优先选悬浮种衣剂(FS)
优势:成膜性好,药剂均匀包裹种子,晾干后不易脱落,药效持久,且不影响种子发芽率。
避免选:可湿性粉剂或乳油类拌种剂(可能破坏种子表皮,或因溶剂影响发芽)。
2. 注意成膜剂质量
优质拌种剂成膜后种子不粘连、不结块,播种时流动性好。购买时可现场测试:取少量拌种剂加水稀释,倒入种子搅拌,晾干后观察是否成膜均匀。
三、认准正规产品,查看资质
1. 三证齐全
检查包装上是否有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证,可通过“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登记信息,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2. 选择大厂家或知名品牌
大厂家工艺成熟,药剂配比科学,安全性更有保障(如先正达、拜耳、国内主流农药企业等)。
四、结合种子特性与种植需求
1. 考虑种子发芽率与抗逆性
若种子活力差或土壤条件差(如盐碱地、干旱区),可选择添加微量元素(锌、硼)、氨基酸、腐殖酸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 的拌种剂,增强发芽率和幼苗抗逆性。
2. 避免药剂过量或敏感
严格按说明书用量拌种,过量可能抑制发芽;若种子对某类药剂敏感(如部分品种对戊唑醇敏感),需咨询农技人员调整配方。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复配使用需谨慎
若自行混合杀虫剂和杀菌剂,需确认两者是否可混(如酸碱性是否相容),避免药效降低或产生药害。建议优先选择已复配好的成品。
2. 安全操作与储存
拌种剂多含毒性成分,操作时戴手套、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拌种后种子需晾干密封存放,远离食品和水源。
3. 参考当地农技建议
不同地区病虫害种类差异大,可咨询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资店,根据近年田间发病情况选择针对性方案。
总结:选择流程
1. 确认当地主要病虫害 → 2. 选择含对应杀虫/杀菌成分的拌种剂(优先复配剂) → 3. 认准悬浮种衣剂剂型和正规产品 → 4. 根据种子状况补充营养或抗逆成分 → 5. 严格按说明使用,做好安全防护。
通过科学选择拌种剂,可有效降低苗期病虫害风险,为小麦高产打下基础。
来源:地球村大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