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台风“桦加沙”带来的风雨影响,云安区各镇各单位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预报预警信息,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御、抢险救灾、社会秩序维护等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台风“桦加沙”带来的风雨影响,云安区各镇各单位迅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预报预警信息,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御、抢险救灾、社会秩序维护等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都杨镇
24日,云浮市已进入台风10级风圈范围,南部已出现9到11级阵风,西江流域风急浪高,防汛防台风形势依然日趋严峻。面对此次台风威胁,都杨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镇村干部组成专项工作组,在台风到来前奔赴西江沿岸各码头和停泊点,全面开展渔船归岸劝导与安全管控工作。
截至9月24日,都杨镇辖区所有在册渔船及外地过境渔船均已安全停靠至指定避风锚地,水上作业人员全部撤离上岸,实现了“船回港、人上岸”的百分百安全目标。
预警到户到船,筑牢信息防线
为应对台风“桦加沙”,都杨镇在9月23日至24日期间,通过渔民微信群、短信平台等多种渠道紧急发布渔船停航回港通知。同时,启动“村村通”大喇叭循环播报防风预警信息,确保预警通知覆盖每一艘渔船和每一位作业人员。都杨镇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采用“预警到人、监控到船”的全链条措施。工作人员逐一致电离岸较远作业的渔船,确保防风指令传达无遗漏。
水岸协同巡查,实体防护到位
在都杨镇水口渡口、降水渡口等停泊区,工作组采取“水上巡查+岸上督导”相结合的方式,逐船核查锚固情况。执法人员现场指导渔民加固船舶设施,协助搬运渔具与生活物资,确保各项防风措施落到实处。针对小型渔船抗风能力弱的特点,都杨镇组织力量将渔船拖曳至更安全的岸上避风点,最大限度提高安全系数。工作人员加强港区岸线巡逻,及时清理岸边杂物,排查设施隐患,严防台风期间出现渔船走锚、碰撞等次生事故。
持续监控动态,巩固防御台风成果
随着台风“桦加沙”在阳江登陆,都杨镇持续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加强在港船舶监管。镇相关部门已安排24小时应急值班,定时报告渔船安全状况,严防人员在预警解除前擅自返回船上或出江作业。“船和人都要到安全的地方去。”这一理念贯穿于都杨镇防御台风工作的全过程。镇村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守护西江安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水上巡查+岸上督导”的方式,结合24小时值班监控,都杨镇在台风来临前迅速高效地完成了渔船回港避风和人员上岸工作。
下一步,随着台风路径和强度的变化,都杨镇将继续紧盯台风动态,加强在港船舶监管,坚决防范人员擅自回流出江,全力保障防御台风工作取得最终胜利。
六都镇
面对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的严峻挑战,六都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防汛防风工作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推进各项防风防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好防御“先手棋”
自9月22日起,六都镇迅速激活应急指挥体系,成立由镇主要领导挂帅的防汛防台指挥部,构建“镇-行政村-自然村”三级联动网络。镇主要领导亲赴一线督导,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早从严落实防御措施,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全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镇三防办加密会商研判,动态跟进台风路径与雨情变化。
筑牢风险“防火墙”
镇村干部、网格员组建专项排查队,采用“排查-整改-销号-复核”四步工作法,对全域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削坡建房点、地质灾害点等约25处,建立“一隐患一档案”。镇应急队同步开展隐患清除行动,对路边倒伏树木、排水沟堵塞杂物等及时清理,累计处置各类潜在风险点32处。在水利设施方面,位于黄湾村委前进村的六都泵站,镇工作人员对排水电机、应急供电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实行24小时水位监测,确保排涝顺畅。同时督促200多艘船只“船靠岸、人离岸”,落实水上安全管控。
人员实现“应转尽转”
严格落实“四个一律”转移要求,确保责任到人、联系到户、覆盖全面。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深入全镇14个村(社区),逐门逐户敲开涉险群众家门,耐心讲解台风的极端危害,帮独居老人收拾行李、为转移家庭联系安置车辆等。截至9月24日16时,全镇已安全转移安置群众、户外作业人员共计1053人,实现涉险群体“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保障转移群众生活,全镇18个应急避难场所均已提前完成布置,并备足保障物资。安排专人值守,坚决防止群众提前返回危险区域。
锻造救援“铁拳头”
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不备”原则,六都镇组建由65人组成的机动应急小队以及超500人应急抢险队伍,涵盖党员干部、网格员、护林员和志愿者。机动应急小队实行全天候在岗备勤,分成3个行动小组分片驻守,配备专业救援装备,建立“指令即行动”响应机制,确保“哪里需要赶赴哪里”,第一时间处置突发险情。目前已储备编织袋5000只、橡皮艇5艘、抽水泵12台、救生衣194件等物资,并预置挖掘机、发电机等大型设备,确保险情发生时“拉得出、冲得上”。供电部门同步开展“灾前防”工作,全力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凝聚群防“向心力”
构建“线上+线下+移动”三维宣传矩阵,针对重点群体强化精准宣教:线下发放《致全镇群众的一封信》万余份,镇村干部入户讲解预警识别、转移路线等知识,特别对居住在山边的中小学生家庭开展“一对一”走访,明确告知台风期间不得外出、远离山体边坡等注意事项;线上通过应急广播、微信群、新媒体平台实时推送台风动态与防御要点,学校同步利用班级群向家长发送山边住户专项避险提示,附上应急联系电话;出动宣传车在全镇14个村(社区)巡回播报,重点在山边村落加密频次,循环宣传“五停”措施、避险技巧及转移通知。同时发挥校园“小手拉大手”作用,通过学生带动家庭提升防范意识,筑牢青少年安全防护线。
目前,六都镇应急队伍全员在岗待命,各类物资调配到位。下一步,该镇将持续保持战斗状态,密切关注台风登陆后风雨影响,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道路受阻、内涝等情况,以“万全准备”应对“万一可能”,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石城镇
9月24日上午,台风“桦加沙”来临之际,石城镇党委广泛动员镇村干部、党员义工队、社会志愿者等队伍力量,持续做实做细防御台风“桦加沙”入户宣传排查工作,充分利用9月23日全天和24日上午的“窗口期”,以各村(居)委为中心,由挂钩联系村的领导班子成员、党员义工队成员、群众志愿者等组成入户宣传队伍,现场以派防台风传单、解决群众身边实事以及防台风知识科普等方式方法,旨在提升群众防灾预警意识和解决困难群众身边隐患。截至9月24日16时,石城镇派出人员入户宣传排查350多人次,合计转移村民167户485人,户外作业人员转移639人。
石城人大
汛情就是命令,守护即是责任。面对袭击风力可达10至13级、降雨达到暴雨、大暴雨乃至特大暴雨规模的“桦加沙”台风,石城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靠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提前部署,筑牢“预防线”
石城镇各级人大代表高度重视,区人大代表黄世伟、镇人大代表张亚南亲自带队部署,结合历次台风汛情经验对辖区内易受浸区域、易塌方路段、削坡建房户、地质灾害点等风险隐患点进行全面、细致复盘,提前分析研判并及时转发各项预警通告及台风转移通知书,确保防护到位。同时,对辖区河道进行全面摸排,精准锁定淤积严重、影响行洪的关键河段,全面开展清除沟渠杂草、疏通河道等工作。截止9月23日19时,石城镇各级人大代表助力全镇清理河床淤泥300多米,各类淤泥堵塞点水圳10多处,切实筑牢第一道防线。
一线冲锋,织密“防护网”
“大家抓紧时间,全力投入……”台风来临前,镇人大代表梁雄、邓炳辉化身“战斗员”,在留洞江尾村、迳心茶场路口等重点区域,会同镇村干部冒雨就地取材,装沙垒袋,全力加固“防护堤”;“一二三,拉……”在高龙村委水口村,镇人大代表会同村干部穿上水鞋,徒手清理阻塞河道的杂枝。在茶洞村委,镇人大代表罗勇华会同镇村干部全力排查危旧房,并及时拉设警戒线,防止周边群众靠近。“抬高一点,免得剐蹭”,为守护村民群众财产安全,镇人大代表张泽彬时刻在线,入户助力留守老人转移电器,用实干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全员动员,畅通“宣传渠”
为实现预警宣传“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石城镇70多名人大代表联动镇村干部,通过线上推送、线下入户的方式,向群众讲解台风危害与避险知识。针对不愿转移的高风险区域群众,市人大代表张悦、镇人大代表朱文哲多次上门,分析危险程度、解释转移的必要性,以耐心细致的工作争取群众理解配合。截至9月23日18时,石城镇各级人大代表助力转移安置群众154户348人,涉及削坡建房、地质灾害点等多个风险类型;另已组织撤离户外作业人员582人,所有安置点生活保障有序到位。
全程跟踪,守牢“安置门”
转移工作启动后,石城镇各级人大代表坚决抓实抓细“转移谁、谁来转、何时转、转何处、如何管”五个关键环节,化身“移动哨兵”,一遍遍核查已转移群众的安置情况。“台风今天下午就会到,你这房子太危险,暂时不能回来,要配合才行啊”,在巡查中,发现独居老人偷偷返回家中,镇人大代表罗友文、李卓容立即联同镇村干部冒雨入户,一边耐心劝说,一边帮忙收好物品,开车将老人送回安置点。从劝说、帮搬东西到护送回迁,代表们全程跟进,确保转移安置的“闭环”扎得严严实实,不漏一丝缝隙。
白石镇人大
面对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的严峻威胁,云安区白石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身防台防汛一线,共筑防线护家园。
预警先行,织密思想防护网
“台风来了,门窗要加固,人千万别外出!”随着台风预警升级,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加强走访入户宣传。在 学校发布停课通知后,在长塘村学生小张家中,市人大代表赖沛娟仔细检查门窗加固情况,手把手指导学生要如何做好防御工作,叮嘱学生们台风期间不要外出玩耍。代表们主动配合镇、村干部组建宣传小分队,将“桦加沙”实时路径、强度变化、风雨影响及避险知识精准传达到每一户、每一人,尤其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反复叮嘱注意事项,切实推动防台意识深入人心,提前筑牢群众思想防线。
排查隐患,筑牢安全隔离带
依托熟悉本土情况的优势,代表们与镇、村干部组成联合排查组,对各村(社区)开展全面排查。他们对地质灾害点、低洼易涝点、削坡建房点、山塘水库、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展开拉网式巡查,每发现一起隐患点即时拉起警戒线、设置安全隔离区,并在醒目位置张贴“危险请勿靠近”警示标语,从源头防范人员误入危险区域的风险,用精准排查堵住安全漏洞。
人民至上,传递温暖守护情
“这棵道旁的树枝过密,台风一来极易折断,必须立即修剪!”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逼近,市人大代表严钦宗带领村干部手持镰刀、绳索等工具,对村内主干道、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的绿化树展开“拉网式”排查。他们争分夺秒清理枯枝、疏剪过密树冠,对个别树木进行加固支撑,确保它们都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考验。同时,为确保应急安置工作落地见效,部分代表主动投身应急安置场所准备工作,协助清点整理帐篷、被褥、饮用水等物资,检查照明、供电等设施运行情况,全力保障安置点物资充足、功能完善。在群众转移过程中,代表们全程跟进,协助妥善安排转移群众的食宿及基本生活需求,为群众送去温暖与安心,充分彰显人大代表的为民情怀。
风雨同心显担当,人民至上践初心。白石镇人大将持续组织代表跟进防汛防台工作,以代表的主动担当守护群众安全,把履职答卷写在群众心坎上。
来源:云安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