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秋节不一般,3大特点与往年大不相同,有哪些讲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0:45 1

摘要: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等,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导语:2025年中秋节不一般,3大特点与往年大不相同,有哪些讲究?

秋分一过,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你有什么打算呢?是回老家陪陪父母,还是出去旅游呢?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等,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天的习俗和禁忌是非常多的。比如,在旧时民间,中秋节这天会举行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兔儿爷等一些习俗活动。并且,在部分地区的民间还有避免用手指月亮、赏月时不独自外出、不随意打破餐具,以防寓意不吉等禁忌。

2025年中秋节不一般,有3大特点与往年大不相同,下面具体来看: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交节时间是在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之间,今年是落在了9月23日。这天不仅是秋天的一半,还平分了昼夜。

中秋节的节期是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今年是对应公历10月6日。这样一来,今年的中秋节是出现在秋分节气之后了。

我们知道秋分之后,白天就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了。所以,古人认为秋分之后阳气会逐渐的减弱,而阴气会逐渐的上升。

老话说“月夕秋分前,必定是荒年;秋分月夕前,必定是丰年”,月夕就是中秋节,意思是说。如果当年的中秋节在秋分之前出现,那么就预示当年的作物可能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出现减产的情况。反之,如果当年的中秋节出现在秋分之后,那么就预示着当年的作物大概率会获得丰收。

由于今年有闰六月,反之六月之后所有的农历节日对应的公历时间都往后延迟了。例如,今年的七月七七夕节就比去年晚了19天。

而今年的中秋节是在10月6日,相比去年的9月17日中秋算是比较晚的了,是民间说法中的“晚中秋”。

老话说“早中秋冷飕飕,晚中秋热死牛”,意思是说,如果当年中秋来得早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冷空气也会早来,这样一来,中秋过后,给人的感觉凉飕飕的。反之,如果中秋节来得晚的话,则往往预示着冷天来得也可能会晚,这样一来,中秋过后还可能比较热,没有那种秋凉的感觉。

今年国庆节和中秋节相连,形成了一个8天的小长假,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或者外出游玩。

具体时间安排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2025年国庆节、中秋节合并放假,放假调休的具体时间为: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共8天 。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 。

那么,按照传统,中秋节有哪些讲究呢?

古人看待事物我们不太一样,是基于阴阳五行的。他们认为月亮属太阴,月神是为女神。所以,祭拜月亮这活只能由女性来干;而灶神是男性,又是一家之主,祭拜灶王爷这活应该由男性来干。

所以,在旧时民间,每逢中秋之夜,女性在院内对空祭拜,以求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实际上,在最开始的时候,祭月这这个活动不是在八月十五这天,而是在秋分这天,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讲法。因为,秋分是节气,固定在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之间,不都是能碰到圆月,就改在八月十五这天了。

在《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意思是说,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礼制。

到了明朝的时候,人们对祭月这个活动就更加重视,并且修建了月坛,专供天子于秋分设坛夜晚祭祀月神。

后来清朝的时候较为完整地继承了明朝祭月仪规,又专门设立夕月坛祠祭署,专管祭月之事。

不过,到了如今,这些习俗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反而淡化了,甚至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中秋节这天还有这样的习俗和讲究了。

在旧时民间有“宁留女一秋,不留女中秋”的讲法,意思是说,如果女子在娘家过中秋,会对着公公不利,也会影响和丈夫的感情。

当然,现在人们已经不认同这种说法,都是独生子女,在哪过中秋节都一样。再说,现在年轻人放假,即便不是出去旅游,也多半会宅在家里,回老家过中秋的概率不是很大。

第三、不争吵

听身边的老人们说,中秋节阖家团圆以及谐安宁的日子,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吃饭,欢聚一堂。因此,提醒大家,这天不要夫吵架。老话说“中秋若争愁,一生愁到老”,可不太好啊,这天讲究的是和气生财。

第四、不远行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大家都有各自的家庭和生活,能够在一起过中秋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我们要珍惜一下,别赶在这天出远门,好好在家里陪陪父母,别让父母担心。

另外,中秋节还是一个福星高照的节日,因为祭月是向天祈福,而团圆是福降人间,这一天尽量与家人相聚,有远行计划,也不差这一天了,等到八月十六再走也不迟!

中秋节要到了,您还知道哪些习俗和讲究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来源:三农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