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俞孔坚空难身亡,年仅62岁,最后影像曝光,景观泰斗陨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0:39 1

摘要:9月23日,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遭遇坠机不幸离世,真的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生命定格在世界最大的天然湿地,海绵星球的先行者,一路走好。”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

9月23日,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遭遇坠机不幸离世,真的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这位被誉为“海绵城市之父”的学者,生命永远定格在了62岁。

俞孔坚,1963年生,浙江金华人。

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并带领团队在全球完成了上千个生态修复项目。

他在国家和国际园林景观的研究获得了多个重大奖项,可以说是景观建筑行业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曾被国务院侨办授予“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还入选了《福布斯》“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航者”榜单。

近几年,俞教授一直奔赴在记录地球生态、传播“海绵城市”理念的路上。

简单来说,这个理念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吸水、蓄水,需要时又能把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不仅是重要的学术思想,更已在中国数百个城市乃至全球多个国家付诸实践,成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城市韧性的中国智慧代表。

此次他去巴西参加2025年国际建筑与城市规划大会,并在会议期间宣传"海绵城市"概念。

9月23日,俞教授乘坐小型飞机,前往南美洲腹地的潘塔纳尔地区拍摄纪录片《海绵星球》。

因为那个湿地片区非常广阔,所以需要小飞机来快速起落和转移。

飞机上一共四人,包括俞教授、飞行员以及两位同行的巴西纪录片制片人。

刚开始的拍摄还算顺利。

他落地潘塔纳尔的时候,还自拍了一段视频发布到社交平台,那也是他坠机前最后的画面。

视频中,身穿红色T恤背着斜挎包的俞孔坚笑得很开心。

在飞行20多个小时,驱车6个小时之后,他终于得以踏入这个被称为地球上最后的伊甸园。

很幸运的是,他拍到了夕阳下牛仔驱赶上千头牛群的一幕,尘土与余晖交织成一幅壮丽而悲怆的画卷,真的很壮观。

“南美潘塔纳尔天然湿地正一步步被牧场吞噬。”俞孔坚感慨道。

视频结尾,俞孔坚称“地球之肺在美洲深处,它的命运牵动着全球的生态平衡,而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

没想到这句“探秘才刚刚开始”竟成遗言!

当天晚上,这架小型飞机在南马托格罗索州潘塔纳尔地区的阿基道阿纳市坠毁,机上四人全部遇难!

当地消防人员于当晚8点10分接警,经过9小时艰难搜救,在飞机残骸中找到4名男性遇难者遗体。

初步调查显示,飞机在准备降落时坠毁,具体原因尚待查明。

也就是说飞机明明就要落地的,却在落地途中发生了危险,太可惜了。

有信息显示,失事的飞机机龄较大,未获准从事商业客运,可能存在维修保养方面的违规问题。

巴西相关部门已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但由于事发地位于雨林腹地,交通不便,调查工作面临挑战。

他的离世,还惊动了巴西总统卢拉。

卢拉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悼念,称赞俞教授的理念是“全球典范”。

俞教授的突然离去,无疑是全球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领域的巨大损失。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悼念俞孔坚,希望他一路走好。

“他的激情与无畏,曾给无数景观学子在迷茫道路中带来慰藉。”

“生命定格在世界最大的天然湿地,海绵星球的先行者,一路走好。”

“把美丽留给了人间,愿俞先生与天堂美景同在。”

总之,俞教授的突然离世真的很遗憾,中国景观行业泰斗就此陨落。

他一生都在为绿色环境做贡献,我们唯有珍惜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城市更绿色、更富韧性。

或许才是对这位一生致力于此的学者最好的告慰。

俞教授,一路走好。

也希望更多学者在国内外做科学研究的时候,能够采取保护措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社、红星新闻、澎湃新闻等

来源:小水看人间百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