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凝聚“银龄”力量 激活红色文化传承新动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5 09:59 1

摘要: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左权县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银龄”群体的独特优势,系统整合县域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组建银龄宣讲团、深化史料研究、开展志愿服务、办实事解难题等多维举措,将“银发力量”有效转化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生动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左权县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银龄”群体的独特优势,系统整合县域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组建银龄宣讲团、深化史料研究、开展志愿服务、办实事解难题等多维举措,将“银发力量”有效转化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厚重而温暖的银龄动能。

助力英烈归乡,赓续红色血脉

左权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现有离退休干部2100余人,其中他们或他们的父辈78%以上都有抗战经历,对革命先烈和历史怀有特殊而深厚的情感。多年来,他们持续开展“守初心、献爱心”活动,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老干部王艾甫倾心投身于为烈士寻亲的公益事业,历时多年艰辛奔波,累计行程30多万公里,成功将52份阵亡通知书送达烈士亲属手中,为200余位烈士寻找到家人。他珍藏的13本烈士花名册,收录了全国23个省、4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共2万余名烈士信息,以及长达17小时的滚动视频资料。这些举措不仅告慰了英烈,更在社会上树立了尊崇英雄、铭记历史的良好风尚。以老干部为骨干的县老区建设促进会、抗战文化研究会等组织,持续开展“太行奶娘”宣传、为烈士寻亲、老兵健康行等专项工作,并积极参与“太行抗战研究院”建设,成功帮助流落外省的抗战老兵寻找到亲人、重返故土。

深耕史料编撰,筑牢历史根基

为系统挖掘和保护红色资源,左权县积极引导文史领域退休干部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党史研究、方志编纂和抗战口述史抢救工作,为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左权将军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的展陈提升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一手材料和修订意见,有效保障了红色历史的真实性、完整性与传承力。老干部宋保明编辑出版了《烽火巾帼》《乳育情深》《情系老区》等重要著作,并参与合作编写《南下干部》,累计完成120余万字、500余幅图片的编撰工作。程文华参与编写史志资料丛书及刊物51本,总计989万余字,其中《八路军总部在麻田》《左权将军在左权》《左权抗日英烈传》等20本著作在省级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程旭恩完成《一代功勋留太行》编撰及县老促会《十字岭》创刊号组稿工作,其撰写的《太行区地方武装标杆——两次大阅兵百面军旗方阵中的左权独立营》,为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教材。

拓展宣传宣讲,传承奋斗薪火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和发扬抗战精神的热潮,左权县离退休干部党委联合县关工委、老年大学、老干部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组建“银龄宣讲团”,通过发挥老干部亲历者、见证者的独特优势,深入校园、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主题宣讲,累计举办活动50余场,覆盖受益群众超万余人次。在“九一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左权县广大离退休干部通过纪念碑前庄严宣誓、深情讲述革命故事等形式,生动再现了左权将军的英勇事迹、十字岭突围战的悲壮历程以及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瞬间。老干部张基祥等还热情接受左权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现场采访,结合历史事件与左权红色资源,有效传承奋斗薪火,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铭记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目前,由老干部发起或参与的红色志愿者组织4个,群众性社团4个,公益性协会3个,合计开展活动30场次,显著拓展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激活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培育爱国情怀、赓续精神血脉奠定了坚实基础。高静

来源:老友导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