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劳模工匠宣讲员在市新闻传媒中心淬炼传声新技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0:06 1

摘要:9月23日上午,德阳市新闻传媒中心迎来一批特别的学员——10名德阳市劳模工匠宣讲团。他们中既有扎根重工业数十年的工匠,也有长期在学界一线的教师,还有深耕茶叶生产的研究员。他们放下扳手、实验仪器、教案,接受德阳市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员培训。

9月23日上午,德阳市新闻传媒中心迎来一批特别的学员——10名德阳市劳模工匠宣讲团。他们中既有扎根重工业数十年的工匠,也有长期在学界一线的教师,还有深耕茶叶生产的研究员。他们放下扳手、实验仪器、教案,接受德阳市劳模工匠宣讲团宣讲员培训。

新阵地碰撞新课题

从做事到说事的突破

“当惯了技术员,站上讲台才发现,把0.01毫米的精度故事讲进年轻人心里,比攻克技术关口还难。”深耕索桥行业二十五载的全国劳模黄安明说出了学员们的心声。

德阳市新闻传媒中心主持人、一级播音员主持人、德阳市“十佳”主持人谢祠现场演示“钩子法则”:“把数据变成心跳,把工艺变成呼吸,这就是宣讲的温度。”在内容上通过构建“认知—情感—行动”三重冲击,让听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在稿件打磨模拟环节,一位宣讲员的初稿被谢祠标出关键:“文章这里加入您徒弟第一次独立操作时,您偷偷留在机床边的三盒创可贴。”这个细节让大家豁然开朗:“原来工匠精神不在云端,就在沾满铁屑的工作服口袋里。”

从故事到共鸣的升华

“你们用双手创造价值,用岁月沉淀匠心,你们的故事比任何剧本都精彩。我们今天的目标就是为这份精彩找到一个最好的表达方式。”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四川省青少年法治教育专家、西藏自治区特级教师讲师团专家组成员韩志敏的开场白直击核心。

针对工匠群体普遍存在的“重事轻情”问题,她通过宣讲内容的三维构建,即魂(为什么讲),核心精神与价值观;骨(讲什么),清晰的故事结构与逻辑;肉(怎么讲),生动的细节与情感,让故事住进听众心里。

在培训会上,叶林伟以8万吨匠心托举大国重器的案例被提及:从“蛋壳破,蛋膜不破”到“仅用一个月实现零基础蜕变。”韩志敏说:“用具体替代抽象,善用对比强化故事张力,这就是宣讲的灵魂。”

融媒实训解锁新场景

从讲台到全媒的跨越

演播厅变身实战考场。面对多机位镜头,宣讲员们培养镜头感,通过训练微表情和调整视线等方式,提升上镜效果,利用“取景框贴纸”标记站位,确保始终处于画面最佳位置。

种种细节让大家意识到:面对镜头就像面对机床,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精度要求。

匠心铸魂,声量致远

从制造强市到宣讲高地,这场在德阳市新闻传媒中心举办的培训会,不仅是传播技能的提升,更是城市精神的传承。

来源:德阳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