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百姓话,春风化雨润人心;讲身边事,传播文明新风尚;唱好声音,让主旋律更高昂……从县城社区到乡村广场,从机关单位会议室到企业车间大讲堂,永昌县开展各类基层理论宣讲活动的场景随处可见。
说百姓话,春风化雨润人心;讲身边事,传播文明新风尚;唱好声音,让主旋律更高昂……从县城社区到乡村广场,从机关单位会议室到企业车间大讲堂,永昌县开展各类基层理论宣讲活动的场景随处可见。
今年以来,永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一步创新宣讲模式,从中心到各所站,构建起“分众化、互动式”宣讲体系,通过“庭院课堂”“文艺宣讲”“云端宣讲”“实践转化”四大载体,奏响理论宣讲的“永昌旋律”。全县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400余场,直接受众超过8万人次。
唱响“基层+传播”主题曲,让传播的“根”扎进群众心田
永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破“满堂灌输”传统宣讲模式,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乡音乡情讲活大道理。高效打造庭院小课堂、小板凳“宣讲”、红心向党大讲堂等一批接地气的“理论课堂”,既把理论讲透,又要像“拉家常”一样把道理说到群众心坎里。在河西堡永河路社区,“庭院小课堂”文明实践品牌项目让党的政策理论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群众生活。“天蓝云淡,暖洋洋的风吹过,坐在小区院子里,我们就能听到党的新理论好政策,方便了我们这些老年人,这感觉和氛围太好啦”!金铁玉河家园的老党员胡奶奶笑着说。
全县整合党校教师、致富能手、“百姓名嘴”等多元力量,选拔87名优秀人员充实“1+6+N”理论宣讲矩阵,推行理论宣讲“从基层再入‘基层’”,依托“四区一堂一院”及农家书屋、日间照料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乡村大舞台等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常态化开展基层宣讲活动。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队始终以“党群协同”为抓手,筑牢宣讲根基,率先垂范,提前组织宣讲队员进行学习培训,确保宣讲内容既紧扣理论核心,又贴近居民生活,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通俗易懂。新城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彩礼‘降温’为幸福‘加码’”等接地气的活动宣讲政策,被村民誉为“听得懂的广播”,有效拉近了干群距离。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接地气”“有生气”的方式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群众从听懂了到理解了,再到认同了,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持续有效打通,全县上下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奏响“文艺+传播”交响曲,让传播的“声”走进群众脑海
积极推广“文艺+”宣讲模式,让新思想、新理念、新政策、新风尚、新生活与本地传统文化形式相结合,通过小戏小曲、快板、说唱、念卷等文艺形式展现出来,编排《礼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开得好》等一批群众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文艺作品,以“文艺活动”“新词新曲”等形式宣传宣讲党的理论政策,让群众切身领会到党的最新理论的核心意义。
为打破传统宣讲“你讲我听”的单一模式,各社区宣讲队积极创新宣讲形式,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竹板一打响连天,全国人民笑开颜,春风送暖三月天,两会召开喜事连……”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城关镇宝山苑社区“微光”宣讲团队员们化身“文艺宣传员”,将理论知识融入快板词、情景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中,朗朗上口的台词、生动活泼的表演,引得群众阵阵喝彩。
弹响“云端+传播”奏鸣曲,让传播的“势”延向群众身边
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实用高效的特点,积极打造线上宣讲平台,把宣讲课堂安在“云端”、讲在“线上”,实现宣讲无时差、全覆盖。先后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改革新实践”“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等专栏,创办“语润永昌”微课堂,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设“小北在线”“云上南龙”“小水滴在线”“星火微课堂”等特色宣讲栏目,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走进群众,持续深化理论传播效能。在《张大妈的幸福生活》里,张大妈用接地气的永昌方言、有趣的台词表演把移风易俗“大道理”化作贴近生活的故事“小情节”,群众在欢声笑语中,也开始思考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意识到摒弃大操大办,树立科学婚恋观、倡导婚事新办,不仅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让社会风气更加淳朴和谐。
据了解,线上宣讲矩阵成立至今,已累计制作发布理论政策、红色文化、预防网络诈骗、移风易俗、好书推荐、普法等“小而精”的宣讲视频800余个,移风易俗H5页面200余个、线上发布文明祭扫等倡议书5000余份,点击浏览量达18万人次,不仅构建了强大的线上宣讲声势,更在潜移默化中凝聚起共建美好社会的共识与力量,为持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云动力”。
吹响“实践+传播”圆舞曲,让传播的“情”融进群众生活
将宣讲现场变为民情收集点、政策落实点,形成“讲—学—做”闭环。焦家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宣讲中同步收集民意,耐心向群众讲解“两癌”筛查救助、妇儿维权等民生政策,切实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红山窑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为主阵地,党员和志愿者化身“宣讲员”,深入村社、深入群众,用邻里小故事阐释党的好政策,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让宣讲温暖直达人心。
“天然气入户后,生活成本能降不少,天然气做出来的饭也更香呢!就盼着工程顺顺利利!”城关镇天绣苑社区通过召开1456定期会,邀请燃气公司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居民代表等,围绕天然气入户工程推进难题展开讨论,直面问题、逐项回应,全力打通清洁能源入户“最后一公里”。
永昌县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理论实践贯通的分众化、互动式宣讲体系,以乡音乡情聚民心、以指尖云端拓阵地、以实干惠民验成效,成功将党的创新理论从“纸面”落到“地面”、从“耳边”传入“心间”,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来源:盛世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