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福建省首个地级市足球联赛,备受瞩目的2025莆田市足球联赛自8月23日打响以来,不仅迅速点燃了全市的运动热情和经济活力,更以运动健儿绿茵场上的拼搏,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一座城市的奋勇争先、敢为人先,让充分发扬状元精神,争状元、当状元,拼第一、争唯一的氛围愈加
□百川
“周末‘莆超’的票,你抢到了吗?”
最近,这句话成了不少莆田人见面时的热门话题。
作为福建省首个地级市足球联赛,备受瞩目的2025莆田市足球联赛自8月23日打响以来,不仅迅速点燃了全市的运动热情和经济活力,更以运动健儿绿茵场上的拼搏,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一座城市的奋勇争先、敢为人先,让充分发扬状元精神,争状元、当状元,拼第一、争唯一的氛围愈加浓厚。
的确,秉持“全民参与+促进消费”的理念,“莆超”已超越体育赛事本身,成为一场全民狂欢、文旅融合、提振经济、凝聚力量的综合盛会。
“莆超”,“超”的定义,升腾着一种“打开”“冲出”“腾空”的精气神。
“莆超”的火爆,首先源于其全民参与的“草根属性”。仙游、荔城、城厢、涵江、秀屿、湄洲6支代表队,球员来自各行各业。“你行你上”,各县区选出“最佳阵容”,为“荣誉”而战。门票定价1元,让市民观赛几乎零门槛,每场开票即“秒光”。为满足市民热情,赛事还开设第二现场同步直播。让不少人意想不到的是,“莆田足球文化和氛围不够浓厚,群众基础相对薄弱”的固有看法,被“莆超”打破了。
“莆超”的举办离不开“敢”字当头,敢闯、敢试、敢冒。面对鲜有举办大型足球联赛的挑战,“敢担前人未担之险”,破除“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躺平哲学,把脚踩在泥土里、踩到硬地上,以“有解思维”深入破题,用钉钉子精神落实细节。从“担心没人看、怕出安全事故”只开放5000个座位,到逐步增至8500个乃至过万个座位仍一票难求,背后是交通组织、安保调度、赛事运营等一系列系统化、精细化的扎实工作,凸显务实创新。
“莆超”由体育盛会,打造了展示地方文化、产业等特色的精彩纷呈的“大秀场”:仙游“仙锋”、荔城“少林”、城厢“福龙”、涵江“蛏霸”、秀屿“福鲍”、湄洲“湄好”。每支球队都将队名与当地“基因”巧妙融合,制造“热梗”,增加议题、引发关注。赛事不仅促进消费,还延伸产业链、提升城市形象、扩大文化传播等,释放乘数效应。如“莆超”顺势推出“票根经济”,凭借一张小小的门票就能在餐饮、景区、鞋服、汽车、酒店等诸多领域享受折扣优惠。还放送专属文旅福利,吸引游客“看莆超,逛莆田”。正如一位外地网友所言:“原来莆田这么有料!看完球赛更想去莆田景区看看。”这种“体育+”多元融合的运作模式,以“大众化”构筑赛事生态,以“本地化”激活赛事灵魂,以“经济化”叠加赛事价值,推动赛事效应持续发酵。
“莆超”赛场内外,拼搏精神与文明风尚交织,清风润莆田、传递正能量,构成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场上,球员们每球必争,展现拼搏者的风采;场下,球迷们文明观赛,既为主队助威也为对手喝彩,赛后自觉清理垃圾,“最帅捡垃圾姿势”等蔚然成风,体现了文明素养,彰显了城市品质。
“莆超”精神,是敢为人先的文化自信、全民参与的草根情怀、“有解思维”的创新胆识、促进经济的实践探索、拼搏奋进的竞技风貌和文明守礼的城市素养的有机统一。在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建设中,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挺直脊梁、崛起闽中”,一个更加宽容、博爱、进取、和谐的莆田,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此“莆超”,怎能不爱?
如此莆田,怎能不爱?
来源:莆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