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应对塑料污染,我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一次性塑料污染治理办法,其中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是依托于分阶段升级的塑料制品禁限目录(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以新零售业为代表的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塑料污染新品类也迅速增加,这对目录管理
为应对塑料污染,我国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一次性塑料污染治理办法,其中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是依托于分阶段升级的塑料制品禁限目录(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塑料制品目录)。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以新零售业为代表的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塑料污染新品类也迅速增加,这对目录管理模式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带来巨大挑战。
当地时间8月15日凌晨,在日内瓦结束的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续会(INC-5.2)上,对有问题塑料产品禁限目录的争论同样是焦点。塑料产品管控的禁限目录,经历了以带方括号的形式被纳入2024年12月釜山INC-5.1的主席案文,又在INC-5.2期间的主席案文中被拿出,等待下一轮谈判的命运。
令人惋惜的是,本次INC-5.2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共识,谈判暂入休会期。回望INC谈判所历经的两年,恰是我国新零售产业在AI驱动下迅速发展迭代的两年。新业态催生了新的塑料污染品类和流通方式,理解国际塑料条约谈判场内外对于禁限目录制灵活性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应对上述变化所带来的塑料污染治理挑战。
国际塑料污染条约谈判中被拿出的禁限目录讨论草稿(2024年12月1日版本)
现行政策:以禁限目录为重要施力点
自2020年以来,中国塑料污染治理以“限塑令”为主线,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牵头部署,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总体原则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聚焦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根据各地区、各领域情况分类管控。在禁限范围上,以超薄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实施以来,取得了诸多成效,例如,2023年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量超10亿件,电商平台绿色包装占比达75%。1根据《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2024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达到1950万吨,较2023年增加50万吨,同比增长2.63%,回收率超过30%。然而,塑料污染治理是一场持久战,伴随第一轮5年目标周期即将结束,中国塑料禁限令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又面临新的现实困难与挑战。
新零售业新挑战:迅猛发展与管理灵活度的平衡
当我们把实现从政策文件转向日常生活时,会发现,一次性塑料的“主战场”早已悄然转移到即时零售、餐饮外卖、外带和快递等场景。过去5年,盒马鲜生、美团买菜等电商平台通过前置仓+即时配送,实现小半径高频配送。在很多家庭中,哪怕是不精通网购的老年人,也已经越来越习惯和热衷于买菜APP所带来的便捷生活。
在满足情绪价值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带有社交属性的生活消费方式,也通过社交平台形成共鸣与文化现象。不同品牌的新茶饮已经遍布街头巷尾,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038亿元,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扩张至2015亿元。2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显示,2024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量突破45 000家,超过麦当劳与星巴克,成为全球最大餐饮连锁品牌。
这些融合了线上、线下及物流配送为一体的新零售业态,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消费体验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一次性塑料污染。仅新茶饮行业在2023年就产生了44.12万吨废弃物,其中超过97%为塑料(包括石油基和生物基塑料)或含有塑料的复合材料,已相当于中国一个9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一年产生塑料生活垃圾的总量。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年产生的总废弃物量将达到124.10万吨,达2023年的2.8倍。3
饮料杯、一次性餐具、调料小包、快递外卖包装袋、生鲜复合保鲜包装等伴随新零售而产生的典型塑料垃圾,具有迭代快、形式复杂、增长迅速的特点,难以及时纳入现有禁限目录,导致监管滞后。这种快速扩张的新业态,使探索一套针对此类塑料垃圾的监管机制,变得更加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循环经济图景下:面向未来的灵活禁限目录探索
从INC-1到INC-5.2的谈判历程中,塑料产品管控禁限目录的设置始终是一大焦点。北欧理事会提出的问题性、不必要、可避免的三类分类原则4,以及英国和巴西提出的基于决策树的产品分类工具5,都是为提升目录管理的灵活性提供方法学支持。在国内,也已有实践探索为我们提供经验基础。海南省分批发布了三轮禁塑目录,不断扩展覆盖范围并配套信息平台与监管机制,显著提升了政策的适应性与治理效能6。
邮政快递行业同样展现了动态目录管理的示范效应。据估算,该行业年塑料废弃物产生量约180万吨,并持续增长。针对不同场景制定差异化的可降解、可循环替代方案,并通过“试点—推广—强制”三阶段逐步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顺丰对胶带、胶纸、贴纸、封条等8大类物料进行减量化、标准化、场景化的创新研发,减少塑料使用约15.5万吨7。这一实践表明,结合行业实际制定减塑目标与禁限目录,不仅可行,而且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其他行业也完全可以借鉴这一思路,在自身领域探索更加精细化的塑料治理路径。
方向:构建与产业同步发展的塑料污染治理模式
塑料污染治理道阻且长,数字经济所带来的新业态发展更加剧了挑战。但正如海南省和邮政快递行业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动态禁限目录管理、分阶段推进,以及行业主导制定针对性政策,正在为解决难题提供新的可能。
面向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录更新的频率和覆盖面,积极吸纳行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决策,构建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治理机制。与此同时,还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消费者习惯转型,形成政府、企业与公众共治共管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零售业乃至更多新兴业态带来红利的同时,把塑料污染的代价降至最低,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作者:邓萍,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美国)驻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春华,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美国)驻重庆代表处无废城市项目经理;罗丹,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参考文献:
1、生态环境部. 对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945 号(资源环境类 074 号)提案的答复 [EB/OL].(2024-07-29). https://www.
mee.gov.cn/xxgk2018/xxgk/xxgk13/202411/t20241125_1096639_wh.html#tdsub.
2、太平洋环境组织. 解锁奶茶新“ 绿” 意——中国新茶饮行业减塑路径研究报告 [EB/OL]. (2024-09-03). https://www.pacificenvironment.
cn/newsinfo/7543502.html.
3、太平洋环境组织. 解锁奶茶新“绿”意——中国新茶饮行业减塑路径研究报告 [EB/OL]. (2024-09-03). https://www.pacificenvironment.
4、Nordic Council of Ministers, Secretary of the Nordic Council of Ministers. Global criteria to address problematic, unnecessary and
avoidable plastic products[EB/OL]. (2024-01-31). https://www.norden.org/en/publication/global-criteria-address-problematicunnecessary-
and-avoidable-plastic-products#tdsub.
5、Barrie J, Schröder P. Criteria classification decision trees for problematic and avoidable plastic products: A briefing report for
the INC-4 informal, technical dialogue[EB/OL]. (2024-04-04). https://circulareconomy.earth/publications/criteria-classificationdecision-
trees-for-problematic-and-avoidable-plastic-products#tdsub.
6、海南省禁塑三周年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EB/OL]. (2023-12-08). https://en.hainan.gov.cn/hainan/zxxx/202312/8eae8ab6f1464f3
7、国家邮政局. 邮政快递业在发展中守护绿水青山 [EB/OL]. (2025-08-15). https://www.spb.gov.cn/gjyzj/c100201/202508/d200d55136
作者丨邓萍,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美国)驻重庆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春华,太平洋环境资源中心(美国)驻重庆代表处无废城市项目经理;罗丹,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
编辑丨邓茗文 dengmingwen@sdg-china.net
来源丨《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5年8月刊
图片由AI生成
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合作推广、投稿、转载可在后台留言,:sdg-china)联系我们~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